2018:感恩遇见
图文/子诺不离
记得有位先哲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提。
转眼就到2018年的最后一天了,原本不想复盘,因为年初制订的一些目标没有完全实现,感觉写出来不够励志。可刚才翻看了一下手帐,却发现一年中还是有很多的东西值得回忆和记录。
一、最开心的
1. 搬进了梦寐以求的新家
2017年初的时候,曾写过一篇《想要这样一个家》,记录了我对新家的向往。今年元旦,终于梦想成真,搬进了新居。
我的家不大,但简洁、雅致、温暖,是我梦想中的样子。虽然住进新家已经整整一年,可偶尔还是会有一种不真实感,也许是因为太喜欢的缘故。
我喜欢新家的一切:小区环境整洁优雅,楼群管理员热情负责,家中的设备现代智能,看着喜欢,用着顺手。
每个周末,我都爱宅在家里,做我最喜欢做的事——读书、写字、画画,或做家务。累了的时候,就静静地眺望窗外,放松身心;或者闭目冥想,感受那美妙的音乐,从头顶泻下,贯通全身,宁静而喜悦……

2. 为原来的房子找到了新主人
这次搬家工作持续了将近大半年,因为搬离一个住了近20年的房子,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有大量的整理工作要做。
整理,其实不只是整理物品,更重要的是整理自己的内心,整理自己的过去。老房子中的每一件物品,都有着岁月的印记,曾经伴随我度过最美的年华,见证我一路的成长和喜怒哀乐。
记得去年底,当我每天晚上欢天喜地往新家搬运东西、再回老房子休息的时候,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我似乎感觉到老房子的不悦,因为我把它无情地抛弃了。
所以我对老房子说,我依然爱你,感谢你一路相伴,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会把你打扮得漂漂亮亮,重新为你找一个爱你的主人。
于是有段时间的每个周末,我都会到老房子里做整理,仔细擦洗锅台、地板、物件,做得比我自己住的时候还要用心。
终于有一天,老房子在我的亲手打理下,变得焕然一新,明媚动人。新主人第一眼看到,就爱不释手,因为她感觉到了这个房子里满满的爱。

3. 父母第一次来我家小住
父母家住农村,离我住的城市不到2个小时的车程。可不知道为什么,我结婚30年,父母却从来没有到我家住过一段时间。
也许,最早是因为外婆需要照顾走不开,后来是因为我工作忙没时间,最后来可能是因为他们身体弱爬不动我住的高楼……
10年前,父母曾相继住院动手术,身体变得十分虚弱。庆幸的是,这些年,父母慢慢走出了生命的低潮,重新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所以今年国庆期间,我竭力劝说父母来我们新家小住几天。看到母亲很喜欢我们的新家,愿意以后也经常来住时,我心里真的好开心。
说来惭愧,这短短的几天,竟然是我大学毕业30年来,与父母相处时间最长的假期。当然,这个假期,也是我这些年来过得最快乐的一个假期。
在这个假期里,我与父母朝夕相处。每天,我早起磨豆浆、煎蛋饼、做早饭,然后规划一天的行程,或短途旅游,或逛街购物,或家中闲聊,其乐融融。
父母也慢慢习惯了小区的各种智能设施,俩人经常自己单独外出游玩,逛遍了小区内外的角角落落。看到母亲开心的笑脸,听到父亲爽朗的笑声,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感觉幸福满满。

4. 历时360天的自我挑战成功
英语听力和口语,一直是我的弱项。去年5月份起,我参加了“懂你英语360天训练营”,规定学满180小时、学习效率与平均得分达90即可获得1200元奖学金。
原本以为,每天学习半小时英语,这个压力应该不大。没想到,想要达到学习效率与平均得分90,每天30分钟远远不够,许多小伙伴每天都读100分钟以上。真是入坑容易出坑难!
去年下半年,因为忙于装修新居,有许多天中断了学习,所以今年上半年不得不加倍补上。苦干加巧干,终于挑战成功,也是一件欣喜的事。

5. 发现绘画小天赋
能用笔画出心中的美好,一直是我心中的梦想。
大学毕业后有一段时间,曾经想要自学水彩,还买了书和颜料。可惜那时候教育资源匮乏,自学没几天,一直找不到头绪,只得放弃了。
时间一晃过了20多年,这期间忙于工作和生计,早就忘了深藏在内心深处的、那个爱好画画的自己。
重新唤醒我绘画激情的,是不断在朋友圈和网络上看到的,那些绘画达人的作品。
“再不学画就老了”。有一天,我听到了内心深处的声音。
于是2年前我买了彩铅,从最基础的画起。但时画时断,感觉画功没有多少长进。
今年5月份开始,我坚持每周练习一幅彩铅或水彩画,半年来,感觉有了明显长进。
最关键的是,我很享受画画的过程。每次绘画,我都会进入一种忘我的心流状态;每次如愿完成一幅习作,更是成就满满,快乐满满。

6. 毕业30年大学同学再相聚
刚开始,其实我有些迟疑,并没有那么想参加,毕竟高铁单程要乘5、6个小时,太累。但想想许多海外的同学都回来了,自己在国内,不参加有些不好意思。
但见到老同学的那一刻,旅途的劳顿一扫而光。大家欢笑、畅谈,赋诗、合影,感慨30年弹指一挥间。
离别的那天早晨,我与同班的一些同学在校园里散步,边走边回忆往日的点点滴滴,心情放松而愉悦。其实,与30年前相比,我更喜欢现在的自己。

二、最感恩的
感恩我生命中的另一半,感谢你让我活成最真实的自己。
携手30年,我们一同走过生命的风风雨雨,一同经历生活的大悲大喜;携手30年,那曾经刻骨铭心的爱情,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化为至深的亲情;携手30年,就像左手握右手,平时没感觉,失去就会刻骨的疼。
所以我们约定:一起慢慢变老,直到老得哪儿也去不了,你我仍旧是彼此眼中的宝。
感恩我的家人。老爸总是清楚地记着家里每个人的生日,一大早里在微信群里送上红包和祝福;妹妹和妹夫时常回家照看父母,了却我许多的牵挂。想起那句话:所谓岁月静好,那是因为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感恩我的同事、朋友和那些从未见过面的网友。就像黛比·福特说的那样,没有人会无缘无故走进我的生命里,所有那些曾经与我有过来往的人——无论这种来往是积极还是消极的——都给我带来了独特的经历,让我有所收获。感恩所有的遇见。

三、最焦虑的
年初的时候,曾定下读50本书、写50篇文章的新年计划。刚才翻看了一下手账,发现今年竟然读了70多本书,读完的也有近50本。可我为什么没感觉到读了这么多呢,是不是真的知识越多越焦虑呢?
我想,最大的焦虑是因为只有输入,没有同等量的输出。许多书,读的时候津津有味,读完以后就放在一遍,既没有做笔记,也没有写书评,时间一久,感觉都记不清了。
为什么不愿做笔记或写书评呢?因为做笔记和写书评,费时耗神,哪有读一本新书来得更快乐、更轻松呢!唉,我的“本我”太好奇,我的“超我”太严厉,我的“自我”太无力。
“三我”没有统一,焦虑由此产生。
明年,我得好好管理这三个“我”,争取三者合一。

四、最亏欠的
讲真,我这辈子没有亏欠过任何人,我最亏欠的就是我自己,嗯,正确的说,是我的身体。
一直来,我把身体当仆人,只知索取,不知报答。
刚开始的时候,身体隐忍着不说;慢慢地,它开始抱怨,甚至罢工。
我一直在想,我这个人也算自律,为什么对健身一直会不上心,总是拖延呢?
后来我总算想明白了,凡是拖延的,一定暗合其中一条原因,我把它总结为“三无”:无价值、无乐趣、无及时反馈。
健身的重要性当然毋庸置疑,但健身的乐趣我似乎从来没有体验过,健身的好处也不可能马上体现。
二个月前我终于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开启了“习惯打卡”模式。因为要打卡,我不好自己欺骗自己,所以每天会至少做一次简单的瑜伽拉伸。
慢慢地,我感觉到腰酸背痛腿发麻的症状在缓解,但锻炼的强度总体还不够,明年得继续加油,最好练一个马甲线出来,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