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精品文章收藏散文婚姻育儿

大自然的魅力——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

2019-01-08  本文已影响53人  梅拾璎

 为什么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对热爱自然的人来说,这压根儿不是一个问题,就好像人天然就应该亲近大自然似的。然而,一些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里呆久的人,他们往往忘记了真正的森林、广阔的原野、潺潺的溪流、林间跳跃的松鼠……心灵渐渐干涸,变成一个可怜的人。那么,孩子呢?

如果我们能明白,任何一个孩子,假若从小有适宜的机会,有合理的引导,让他对自然产生感情,在与自然不断的接触中增长悟性,长成智慧的脑和善良的心,我想,那对他一生一定是非常有益的。

大自然的魅力怎么可能一一枚举呢?因为那太广太深了,一首诗太简略,一本书又太累赘,我不得不采取一个蠢笨的办法,列举几点我认为主要的给您欣赏。

走近自然,是人类热爱自由的开

喜欢自然,在我,几乎是一种本能,我知道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满月的钱小雅和钱小能,当我第一次把他们抱出户外,我马上看得出他们神态的惬意,他们的小手慢慢伸出来,他们欢快地蹬腿,他们眯着眼睛享受清凉的风。我知道,那是他们第一次感受自由和广阔天地产生的欢悦。此后,他们每天都用动作表示要出来,要到太阳照耀的地方去,要到有风有小朋友的地方去,即便天下着雨,他们也想出门,哪怕在雨里淋一会儿。

就在这最初的舒展和广阔里,他们大概体验到自由意志的发挥,得到了身体和精神的舒适,于是,自由作为最美好的种子被埋进他们的灵魂深处,他们将用一生的力量去追寻。

大自然孕育着人类最可宝贵的想象力

怎么?有的人可能会迷惑不解,大自然不就是那些树呀,云呀,山呀,湖泊呀,动物呀,旷野呀,日月星辰吗?人类的想象力怎么会跟这些简单的天然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是的。想象力是一种宝贵的直觉,是形象的延伸,是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想象力人人都有,但有的人丰富,有的人匮乏。想象力丰富的人对宇宙万物充满好奇,通过细密的观察和联想,可以提炼出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形成智慧并创造出伟大的作品。绝大多数的人之所以缺乏创造力,领悟不到宇宙的秘密,是因为他们习惯于将自己桎梏在眼见为实的牢笼里,遗忘了星空和旷野,失去了尽情想象的能力,不会大胆假设,从而掩盖了想象和直觉的光芒。

人们总是认为科学、美学、人文、艺术才是有价值的,却忘了大自然才是诞生它们的温床与母腹。

所以,当两个孩子还在妈妈子宫中安睡的时候,妈妈便带他们到自然中去,让他们熟悉大自然的声音和呼吸。等他们出生后,妈妈推着婴儿车,或抱着他们,走进林中,在河畔漫步,听小溪的鸣唱和瀑布的轰响,凝视水罂粟上面的蓝蜻蜓,抚摸野菖蒲涩涩的叶子……让他们把手伸进清澈的湖水里,感受春日湖水的清凉。

大自然对孩子的浸润总是不动声色的。等他们大一点的时候,他们看过的花,踩过的冰,摸过的树,爬过的山,都能为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让他们成为想法独特的孩子。我还清晰记得,钱小雅学到初中地理海陆等温线分布时,她居然跟我解释为什么仲冬湖上的冰是中间薄边缘浅,而冬末是中间厚边缘浅了。因为她在那样的湖中走过不止一次,等时机来到,便可以把看到的现象和学到的原理联系起来。或许是因为见识过数不清的树和各种各样的动物,钱小能学生物如鱼得水,兴趣盎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极其微妙,只有经过后才能觉察它的神奇。

我总是怀想冬季带两个孩子看雪的图景。看大雪纷纷落在离家不远的湖面上,湖边的松树上,青褐色的树杈上,乌鸦瑟缩着翅膀一动不动,啄木鸟和麻雀都不见了,万物寂寂,只有雪落的声音,身体仿佛同宇宙融为一体。非亲身历经,是无法想象那苍茫而邈远的意绪,彼时让人产生过怎样恢弘的想象力。

春天雪霁的午后,你一定带孩子到野外去。你趴在湖边被雪水洗净的干草地上,听听湖面上冰的声音,把你听到的一切告诉孩子,你信不信,他也会伏下来听冰的炸裂声,顺便,他或许能感受到大地的脉搏,万物的静寂,或者附近冬眠红松鼠的呼吸。放心吧,大自然的奇妙一定会深埋他的心底,对自然界无限的好奇会催生出美妙的想象力。

一位心理学家说,一切卓越都来自人类内心最细致的感受和最敏锐的触碰。我想,哪怕我们的孩子不能卓越,那些细密的感受会让他不虚此生。

大自然养成人类审美的眼睛

没有摸过树的皮,闻过花的香,没有走进过大自然,没有穿越过一座古城,没有在清晨逛过市场,那么,一个孩子如何能成长呢?

大约是几年前看见龙应台女士这段话,自然而然地记住了。她用极为形象化的语言揭示出一个孩子的审美应该先从接触大自然开始。

我最喜爱的儿童文学作家罗尔德·达尔在他的童年故事里描绘他的父亲:

“他对如何在孩子们心中培养美感有一种古怪的理论。每次我妈妈怀孕,到最后三个月,他会向她宣布,’美的散步’必须开始了。这美的散步包括带她到乡间极美丽的地方去散步,一天大约一个钟头,为的是让她能够吸取这环境的美。他的理论是,如果孕妇的眼睛一直观看自然之美,这美会传到她子宫里尚未出生的婴儿的心中,这婴儿就会长成美丽事物的爱好者。他所有的孩子在诞生前都享受过这种教育。”

这样的理论古怪吗?当然不,我倒是认为这是一个智慧的父亲的美的直觉,这是他发自内心的对尚未出世的孩子的爱!

梭罗说,美的趣味最好在露天培养。

一位优秀的艺术教育家也一定不会把学生囚禁在狭窄的室内,而是把他们带出去,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提高对生活的感受力,产生动人的情感,然后才表现动人的作品。

有人说,我怎么没发现自然的美呢?那是你从小没有被锻炼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审美需要直觉,也需要浸润和练习。

一年四季,春风的温和,夏雨的浓烈,秋叶的斑斓多彩,冬天的寂寥凛冽,让人感受到四季循环之美。每一刻,每一时,每一天,阳光、云朵、树叶的颜色,鸟雀的声音都是不可重复的,每个瞬间的美都转瞬即逝。这,就是大自然的灵性!活泼,生动,不可仿模。

所有的美无不来源于自然生活;所有的艺术家,没有谁的灵魂可游离于自然之外,没有不痴爱大自然的丰沛而瑰丽的。自然界,令艺术不朽!

“你要尽量多的出去走走,要保持你对大自然的爱,因为这是愈来愈深刻地理解艺术的正确道路……谁要是真心热爱大自然,谁就能随处发现美。”这段话是凡高语重心长写给他的弟弟提奥的。

是的,当我带着亲爱的孩子前往郊野的河岸,在开满红花、玉莲、玫瑰、紫罗兰的宁静月夜,听河水潺潺涛声,享受大自然爱的欢悦、憧憬幸福的梦…… 听细碎流金般的溪水流过心田,让孩子的心温柔舒展,感受大自然静谧安详的浪漫气息的时候,我的灵感会纷至沓来,它们如潮水一样在心中激荡,那种愉悦简直无法言喻。

是的,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养成一双审美的眼睛,可以为生命的质量增添多少福祉。

大自然养成人类温柔敦厚心灵

一个人能观察落叶,羞花,从细微处欣赏一切,生活就不能把他怎么样。

不知道你如何理解毛姆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一个能从小亲近自然,能从细微处欣赏世界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里,会一生保持他的天真和质朴,变得多情善感,温柔敦厚。哪怕遭遇艰难困苦,不得不踏进遍地荆棘,看见一簇野花也能心生爱意,就算他们的人生路途无比顺遂,也能记得璀璨的星空,时时对它保持一份朴素的爱恋和纯真的向往。他们由此产生的激动、震撼和热望将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大自然反复而无穷的变化,树林,湿地,野鸭,繁星,孩子在与它日复一日相处中,心灵的土壤日益肥沃,美,爱,自由、淳朴的种子在这里潜滋暗长,会对世界报有永恒的希望,他们非常满足,他们将天然抵制污秽、战争、残忍等一切人间的邪恶,人类的未来才越来越好。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后代,不再把花从枝头上撸下来,而是抬头仰望它,并懂得把浑浊的汗水滴进泥土。如果我们的孩子看见野生动物能不再起贪婪之念,能用温厚的眼神跟他们坦然相对,那么,我们从自然开始的教育就成功地归还了自然,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受到神的祝福。

正如毕淑敏所说:“你必得一个人和日月星辰对话,和江河湖海晤谈,和每一棵树握手,和每一株草耳鬓厮磨,你才会顿悟宇宙之大、生命之微、时间之贵、死亡之近。”

于是,生命从此洗刷了对自然的傲慢,产生了高贵的悲悯。人不再凌驾于万物之上,而是与万物和谐相处。不会再有上世纪征服自然的荒唐,也不再一个运动接着一个运动。

我想,被大自然喂养的孩子,无论他长到多大的年龄,他的心灵都会像童年那样,纯真,好奇,对世界充满汹涌的爱意。

难道,亲近自然的意义仅仅为此吗,不,这简直微不足道。

清风吹拂的夜晚,四五月或八九月的天气,我带着孩子出门散步。我们在树荫下随意的走动,当一轮满月从树梢后缓缓移出,我们会突然被那抹“无与伦比的丰满与圆润,那缕圣洁与恢弘”感动得默默无语。那一刻,我和孩子大约都感到了大自然的神性,明澈的月光是上苍对人世间深情的注视,我们仿佛被神秘和纯美摄取了灵魂。

我想,这是一种虔敬吧,这才是大自然对生命最重要的馈赠。


照片来自《三联生活周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