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之路,入门了…
以前觉得修行是个很高大上的东西,现在发现修行就是日常生活。修行,修行,修正自己的行为,修的就是自己呀。
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要我们带着觉知,就会发现处处是成长,处处是修行。
就像今天我家宝贝已经吃完一根冰棒了,好想再吃第二根冰棒,我不愿意给他吃,于是他就哭闹,是那种歇斯底里地哭,甚至还会动手抓我来发泄他未被满足需求的愤怒。若是以前我早就吼他了,甚至对他冷暴力,可是今天带着觉知和理解看他哭泣,我没有吼他,我理解他为什么哭,我接纳他的哭泣,接纳他的愤怒,只是静静地陪着他,一会儿,他就不哭了,还跟我说:“妈妈,现在不能吃,那就下午吃吧,晚上吃也行。”,然后就自个儿去玩了。
其实这个期间,我有无数个念头:我有愤怒,生气他抓我;我有焦虑,他现在这么不讲理,以后会不会是个不讲理的孩子;我有担心,他一直这么吃肠胃受得了吗?甚至还有揍他的想法。
可想而知,我当时创造了多少个念头,也可以说是剧情,都是自己的头脑在自导自演。我每看到一个念头都会说知道了,安住于当下,我就会细细去体味孩子吃不到冰棒那种伤心愤怒,我就理解他为什么哭了。我坚持不给他吃,但同时也接纳他当下的所有。
孩子因吃不到冰棒哭只是当时的一个实相,他哭完,这个实相就没有了,他也不再是当时那个他了,为何就要以他这个小体验来定义他什么呢?我在恐惧什么、担忧什么?都是我内在的呈现。
对于自己想要却得不到的东西,我从不敢像这样去哭泣和宣泄情绪,哪怕小时候也不敢,因为大人会说我这样很不乖、不懂事、无理取闹等,所以我将自己的恐惧担忧投射给孩子,我觉得不好的事情,孩子也不能做。其实就是“我执”太深,我觉得怎么样,你就要怎么样。可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呀,我有我的角度,孩子有孩子的角度呀,放下“我”,就可以理解接纳孩子了。
我想我现在才算真正开始走在了修行路上,落实到自己的生活中,用心去感受一切,安住于当下,时刻保持觉知,关注自己的念头,念起念落,来了,走了,不纠缠,只有当下的这一刻才是真实鲜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