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发于本心
最近养成了一个习惯,随身带个小笔记本,以便把点滴的感悟及时记录下来。灵感这东西真是古灵精怪,稍纵即逝又难以捕捉,仿佛那朝花,待夕拾之刻,却已拾不起了。有些东西,错过了就再也无法触及,而错过自己的心,该是一件多么忧伤的事。
和童年好友聊起毕业以后的去向,她说打算考研,对于这个回答我并不感到意外,周围要考研的人着实数目不小,读到博士的也屡见不鲜。然而,有多少人作出这个选择时是发于本心的呢?记得专业课的老师在班上做过这样一个调查,让我们回答当初选定专业的原因和毕业以后的打算。统计的数字显示,当初误打误撞走入这行的同学,多半都选择了考研这条路。
弹指一挥间,迈入大学的门槛之前,我们已经不知不觉读了十二年的书。没有人过问我们的意愿,也没有人试图挑战游戏规则。于是,十八岁的我们当中,有很多人就这样迷茫地走进了大学的校门,而四年之后,再一次因为不知所措,匆匆加入了浩浩荡荡的考研大军。
那么,读研之后呢?接下来的答案或许就是找份好工作,结婚生子,淹没于生活的柴米油盐……也许生活就是至真寓于平淡之中,但我总觉得,因为迷茫而选择的考研,与为了生活而奔波的日子一样,都有些可悲。
我十分欣赏这样一条校训:做一个幸福的人。这七个字看上去如此简单,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曾经为了高考,我们牺牲了很多,书架被教辅独霸天下,文学让路给数理化习题。然而经历了高考的洗礼之后,我们依旧茫然地站在一堆花花绿绿的专业里,最终遵从家长的意愿走上了一条前途未卜的路。他们的理由,无非是好就业、有出路,可有谁问过我们是否喜欢,是否为当初的选择感到幸福呢?
人生本就是一场单程的旅行,既如此,为何不把日子过成自己喜欢的模样呢?在我看来,人活着最基本的权利,就是能够掌握自己现世的幸福。若想创业,就不必强迫自己读研读博;若有梦想,就不要等它陈旧了再拿出来晾晒。现在的我,在做一件事之前总要先问问自己是不是由衷地喜欢,会不会因为这样做而感到幸福。当然,你要确保是真正的喜欢,而不是惑于鲜亮的外表,或者对他人的选择趋之若鹜。
不过,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不等价于随心所欲。那种为了追求幸福作出的选择是基于理性的,是在看清利害、斟酌权衡之后勇于承担风险的行动。任何事情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你喜欢的事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再辛苦你也甘之如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换言之,这种不等价也可以理解为,你的选择是在当下与未来的幸福之间进行的权衡,因为两者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与矛盾。倘若你现在认为打游戏与追剧便是自己喜欢的事,可以提升幸福指数,那你就要为未来可能造成的不幸福承担风险。因为短视与放纵,你在年轻时疏于积累人生的资本,导致没有足够的条件去获得未来的幸福。若真如此,你就不应抱怨,因为你应当学会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
芸芸众生的命运,若是呈现在造物主的面前,大概是一张错综复杂的网吧。命是既定的,因为我们无法选择自己出生的时代与家世,但运是可以改变的,这取决于你心之所向,是何远方。众生命运的轨迹在这张网上集合与交汇,也许沿原本的命途波澜不惊,抑或因偶然的运转柳暗花明,若真有造物主站在无法企及的绝对高度上俯瞰这一切,他会欣喜还是嗟叹呢,又或是勘破众生后的一种平静与淡然?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幸福的人生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点滴感悟与大家分享,愿天下人都能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