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指标出炉了,恒大率先促销原来另有隐忧!
关心买房的人,应该都注意到了最近的一条劲爆消息:中国房企前三甲的恒大降价促销了!
最早发布“恒大降价促销”消息的是“财联社”,其报道全文如下:
随后,很多媒体围绕恒大究竟是全国打折还是局部打折展开了论战。但这些都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我们只要认定一个事实:恒大确实在大力度打折促销!
作为媒体人,我更关心的是:恒大为什么急于开始打折促销?
是销售业绩出现拐点吗?显然不是!
2017年,龙头房企前三甲全年业绩均突破5000亿,其中碧桂园全年累计完成销售金额5500.1亿,锁定第一。万科和恒大分别实现销售金额5239亿元和5131亿元,分别排在二、三位。我们从数字看,其实前三名的业绩差距不大。
而且2018年1月,三家龙头房企销售都取得了,销售额均超600亿元。碧桂园销售额已经接近700亿元,万科为679.8亿元,恒大是643.6亿元。
那是因为恒大的财务状况出问题了吗?这也说不通!
恒大前几年公司负债率也一度达到119.8%的惊人程度,许家印当时激进的扩张战略也饱受争议。但房地产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有时豪赌扩张也是一种战略。直到拉出一条血路后,2017年,恒大成功引入三轮合计1300亿战略投资,推动恒大净负债率较2016年年末大降超六成。
那我们可以大胆猜测,推动恒大打折促销的最大原因是:2018年的楼市大环境不容乐观。
俗话说,春江水暖,鸭先知。恒大之所以这几年突飞猛进,不仅因为这只鸭子胆子肥、跑得快,更牛的在于它对温度变化更敏感。M2数据就是楼市的水温。
人民银行2月12日发布了2018年1月信贷数据,新增人民币贷款、M2(广义货币)增速等多项指标超出市场预期。
1月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6%,增速比上月末高0.5个百分点;1月2.9万亿的信贷增量创历史峰值。
我们知道楼市的景气度和M2数据是正相关的。M2是衡量市场资金流动性的主要指标,央行发的钱多了,当然大家买楼的积极性就高。
这个数据一出来,有的媒体就立马开始唱多楼市了,什么房价拐点论、刚需抢房潮等等报道就来了。
但我想提醒诸位的是,单个月M2的数值不能代表1年的走势。看看M2近一年的走势,你就知道在去杠杆的背景下,今年M2数据突破两位数是小概率事件。
央行在解释今年M2数据时提到,1月新增贷款创新高,部分原因是因为去年底的贷款顺延至今年初进行投放,而去年12月新增贷款是5844亿元。
股市有句话叫:利多出尽就是利空。所以我们要反过来解读1月份的M2数据:在金融继续去杠杆大背景下,8.6%有可能是今年M2数据的高点之一。在后面的日子里,央行的钱袋子还是管得很紧的。
1月份信贷数据创历史新高,那到底有多少钱流入了房地产呢,这才是房企最关心的。
1月份,个人贷款尤其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占新增贷款的比例均大幅下降。1月住户部门贷款增加9016亿元,占新增贷款的比重从去年12月的56%降至31%。居民房贷增加5910亿元,占新增贷款的比重从去年12月的53%降至20%。
住房贷款的环比下降幅度超过了一半,这才是房企最害怕的地方。
楼市需求分为投资性需求和刚需。我们分两部分看:
在严厉的楼市调控下,楼市短期投机需求开始退场,特别是在限售严厉的一二线楼市,限售期至少在三年以上,资金量不够的炒家,基本上离场了。环京地区二手房价格暴跌就是很好的证明,这种情况今年会陆续在其他一二线城市出现。因为北京是住房投资的风向标。投资性需求是买涨不买跌的。
再看刚需(包括改善性需求)。去年刚需接盘,很大程度上是借助消费贷,副作用就是居民负债水平提高很快。刚需的特点就是,房企收割一个少一个。当刚需的负债率达到一个临界点时,债务就没法扩张了。
数据显示,中国居民部门债务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2006年时的18.5%暴涨至2017年8月的77.1%。还有多少举债的空间呢?
我们再从政策面看,其实中国现在楼市现状,恰好是政策调控的结果,而高层已经明确表态,2018年楼市调控不放松。
1月25至26日,银监会召开2018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部署了10项工作。十项工作中,有两项都与房地产有关。
第二条,控制居民杠杆率,打击消费贷、透支信用禁,直指各种违规融资购房,尤其是投资投机性购房,显然是在落实“房住不炒”的最高指示。
第九条,遏制房地产泡沫化,说明管理层很担心泡沫扩大,所以要严查各种违规融资,既包括上述的个人需求端融资,也包括开发商的供应端融资。
显而易见,房地产是防风险、去杠杆的重要阵地。所谓“去杠杆”,就是个人房贷和开发商贷款都要降下来。
所以恒大明显是感觉到了2018年楼市的寒意。如果连恒大都开始率先出招自保,那其他小房企处境之艰难更不用讲了。
2018年,我们将见证中国楼市格局的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