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串”桐下读吧“七年之氧”

2021-06-07  本文已影响0人  水韵琴心

“桐下读吧”和“桐下写吧”是自发组织的两个学习共同体。“写吧”的活动规则是连续坚持21天有主题的写作挑战,中间不能间断,一旦间断就宣布挑战失败;而“读吧”就是开展共读书目的活动,坚持每周一次读书分享交流。从制度建设而言,“读吧”相对于“写吧”比较自由民主——来了就读,不读不来。

“写吧”的活动我曾成功完成了两期的挑战,但“读吧”的活动,我只是偶尔“客串”一下。客观原因是每天工作事务多,无暇参加分享活动,其实这是自己给自己找理由,真正主观原因是不想受团队阅读进度的约束,喜欢随性阅读——有时间的时候就多读几页,没时间的时候就少读或者不读。原本我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虽然没有正式成为“读吧”的成员,但随时都在关注“读吧”的活动进程。上周末,听闻有读吧的周年活动,活动中邀请了大咖做阅读指导,于是就在今天下午“客串”读吧活动。

大约4点,主持人简单开场后,被邀大咖郝晓东老师就开始了《关于教师专业阅读的八个追问》的主题交流。郝老师提出的八个追问分别是:1.是先读再做,还是先做在读;2.是读经典书,还是读畅销书;3.是依兴趣读,还是按需求读;4.是自己找书,还是他人推荐;5.是一个人读,还是共同体读;6.是读得多好,还是读得深好;是机械记忆,还是理解性读;8.是碎片化读,还是整体性读。

针对这8个问题,郝老师一一做了深度解析,并结合他自己的阅读体验,提出自己的主张——

一是“先做再读”,用行动带动阅读,输出倒逼输入。所谓做,就是要去写作,要去演讲,要去实践。

二是要读经典的书。能读懂的书价值不大,如果需要根本性的提升,就需要读经典书。

三是要按需求读书。按照兴趣读书容易带来认知的偏识。比方说语文老师把课上不好,对学科知识不精通,就需要读语文专业书籍;班主任管不住学生,就应该去读儿童心理方面的书籍;老师讲课讲得清楚,学生却听不懂,就需要去读与教育心理学相关的书籍;能把课上得好,但科研能力弱,就需要去读科研专著……

四是跟着高人读书。因为阅读能力大、阅读面广的大咖,有自己积累的成熟的专业书籍推荐,如果你需要读哪方面的书,这位阅读高手就会给你一目了然的阅读目录。

五是专业阅读,需要有共同体。

对于郝老师的指导,我深有感触,觉得每一条都很在理,仿佛都很适合我。比如郝老师提倡“先做再读”,我感同身受。每个6月的到来,就意味着我们又将迎来新一届新生入学登记,随之而来的就是新生入学课程的推进。回顾去年的新生入学课程,有许多内容需要完善改进。今年,学校针对新生入学课程也提出了新的期望。我这个人是一个喜欢提前规划和行动的人,特别不适应临时抱佛脚,也许这是后进生的特质。这几天一有空闲,我就会思考如何完善这个课程,除了能够从表面上做一些简单地补充完善外,还没有新的思路,自己也觉得思考的深度不够,有“自己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自知之明,可没找到困境的突破口。

午饭后,想到下午要在读吧活动中分享阅读,就拿起这几天我正在读朱雪晴老师的《走,我们去找好教育》翻阅起来。按照阅读进度,今天该读第九章“缔造完美教室”。翻开第一小节,题目是《开学第一周,我们“不上课”》。朱老师先描述了一个名叫“泽泽”的孩子在上一年级的第一天,逃出学校在大马路上哭着追着他妈妈车子的情景。泽泽小小的胳膊、小小的腿以及沙哑的喉咙,在奋力逃离学校的那一瞬间,朱老师看到了一个恐惧学校生活的孩子的无助,于是就萌发了做入学课程的念头。我被这个开头吸引住了,继续往下阅读,把朱老师为什么做入学课程、怎样做入学课程的思想及具体措施了解个透彻。我非常赞同朱老师的思想,他把“消除恐惧与建守秩序”定位为课程总目标,与全学科融合,借助吻合孩子年龄特征的美妙诗歌童谣、有趣的绘本故事以及经典的动画影片瑞泽他们的心灵,同时在此基础上跟进规则教育,有目的地对孩子进行行为习惯的导引与训练。

这一篇文章好像一场及时雨,这不正是我所思考的新生入学课程的需要吗?仿佛久旱逢甘露,我一看完这篇文章就丢下书,去百度朱雪晴老师的儿童课程,因为这篇文中仅只是课程的冰山一角。朱老师的这个课程在全国新教育第十二届年会上进行了推广,全国各地不少学校参与课程培训,并付诸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既然这是经过试验认可了的课程,我们也可以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参考改进,进一步完善我们的新生入学课程。看完后,查阅资料后,思考后,觉得很受启发。只是没想到在下午郝老师的阅读指导中,才发现原来我中午在家的阅读思考正好对应着郝老师的“先做再读”的观点。看来,学习与生活的链接,不会无缘无故的存在,也不会无缘无故的消失。如果我错过了今天的读吧活动,也就没有我与郝老师的体验的契合。与其说是一种认同的契合,不如改为这是学习的收获。多学习,多阅读,就能打开生活中的困扰“瓶颈”!

听完郝老师的课,接着读吧的小伙伴们开始分享自己的阅读故事。在分享故事前,先抽一张“幸福卡”,卡上有一个问题,答完问题再分享阅读。我抽到的问题是“说说你对左右两个小伙伴的印象”。我左右一看,分别是两个年轻妹妹,一位是数学老师,一位是美术老师。我心里咯噔一紧,为啥呢?因为学校有200多位老师,虽然平时经常见面打招呼,但要说非常了解,还真没底。好在问题是说说印象如何,虽然谈不上过多的了解,但这两位妹妹我都有深刻印象。我的左手边的妹妹身为数学老师,却浑身散放着文学味儿,学校的演讲比赛、读吧写吧活动,参与积极性最高。我右手边的妹妹,平时接触不多,但3月份时跟我一组参加最美教室的环创比赛评比,她是最认真的,工作一丝不苟,严谨负责。

我的问题回答没超过5分钟,这个问题看似也非常简单而微小,但却给了我警示——如何建立同伴关系?如何跟不同学科老师建立关系?如何跟年龄有代沟的年轻老师建立关系?明明每天都可能见面的同事,看似很熟悉,为什么要说出具体印象时却觉得并不容易呢?可见一个人数较多的单位,是多么需要做好团队建设!

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杨绛)今天,我算是比较幸福地“串门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