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那些年的“大智若愚VS自作聪明”
关于那些年的“大智若愚VS自作聪明”
大智若愚和自作聪明这两个词已然是我们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常用词了!
但我想每个人心中的这两个词的定义多少有所不同。比如说大智若愚,
A:有的人认为大智若愚是傻人有傻福的性格体现,因为这样的福报是基于偶然因素所致,回报与付出是极度不对等的;
B:有的人认为大智若愚就是一种揣着明白装糊涂,或者干脆就是为了隐藏个人才智而迷惑旁人的手段。
C:再比如说自作聪明,有的人认为自作聪明就是在一些没有必要的事情上,故意去突显个人才智,往往遭到其他人的反感;
D:有的人认为自作聪明是怀着一颗好心去帮助他人时。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事情为果,而弄巧成拙。
也许还有各种各样的不同定义,在这里我就不一一举例了!
我们且不用对错来评判这些定义的正确性,从这些例子中不难看出有的人乐观看待世界,有的人悲观看待世界,可能总结起来只是每个人的视角不同,但是这样的视角带给我们的信息量实在太少,我也不想把教科书搬来指导大家,所以我给大家带来一点不一样的定义,大家看是否有那么三分道理!

大智若愚:应是三观健全或完整的人生认知所产生的自然选择
对人生有完整的认识或正确的三观是大智若愚的基本条件,那么在这个基础之上,人当然就有非常明确的人生走向,那么人生道路的取舍自然在心中会有个衡量,比如有的人一生事业占到整个人生的主导地位,那么他对事业的规划与追求必然将使精力大量投入其中,但有可能他对人情事故的关注就相对随之减少 ,那么人情世故上的欠缺既是“若愚”的体现,再比如说,有的人看到路边有人因为家中遇难临时乞讨,他施以援助,你可能会说现在太多职业乞丐,这样的同情是无知的,可是对于他来说,行乞者若是真有困难那便应当施以援手,若行乞者家中没有困难,那便更好,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盼着别人家里出事呢?对于他来说,释放善意是一方面,而善意本身更重要,在善意本身和那一点小小的得失之间他觉得善意本身更加重要,因为他知道善导致人格引发的良性循环是人生宽度的沉淀,所以大智者所表现出来的“愚”是理智选择下的产物,而非盲人摸象!
自作聪明:一只狂妄的井底之蛙
三观极度扭曲或不健全是他们的根本病源,他们与老实人稍有不同,他们对信息的获取往往有着一定的认知渠道,他们有着一定的进取心,但这种进取心的驱动力却来源于他们迫切想证明自己的存在感,所以他们很难对自己获取的信息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所以构建的认知总是极度片面,缺乏完整性,甚至有时候完全背道而驰,这也就不难理解他们的人生总是遇到这种“弄巧成拙”的尴尬局面了!
总结:
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相是什么,但只有不断的完善我们的人生,我们才有可能离这个真相更近一点,再近一点!让自己的思维处于盲区之中,这不是一种忽略,而是一种自我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