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亲子教育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

为什么“奖励”孩子没有用?——教育中的行为塑造

2017-10-17  本文已影响0人  天一读书

前言:有家长经常哭诉,本来是听“专家”的,要用鼓励和奖励的方式养成孩子做家务的好习惯,所以每次做家务的时候都给予奖励,刚开始倒是挺好,但是后来孩子不仅不再积极做家务,反倒让做事情的时候会问“有奖励吗?”这让很多家长都非常头疼。

在班级管理中,很多老师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想培养孩子一个良好习惯,比如读书。所以,在班级中建立的积分制度,读的越多积分越多,积分可以换奖励。刚开始孩子积极性挺高,但慢慢的孩子不再感兴趣了,读书越来越少。

为什么我们的“奖励”没有用呢?本文从心理学行为塑造的方面来解答:如何有效的奖励孩子,以达到培养孩子好习惯的目标。


一、说说什么是行为塑造:

行为塑造是源自西方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目标在于通过这一方式来减少或者增加某些行为。一般用于矫正不良行为或者培养良好行为,因此被称为行为塑造。

行为塑造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方式:强化法;惩罚法;代金币法;消退法等。

上文的家长奖励就是一种正强化法;而老师建立的积分制度是一种代金币法。

虽然,这些来自西方,但是作为文明古国,这些方法源远流长。“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个典故其实就是一种正强化。

行为塑造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阳性强化法(强化法的一种)。所谓阳性强化法简单讲就是我们说的“奖励”,孩子出现我们希望的行为之后,我们予以奖励。

看似简单,但是,实施起来有很多细节是容易被忽略的,最终导致没奖励成功,反倒养成了孩子要奖励的毛病。那么,咱们可以从阳性强化法的正式的流程来看,我们经常在哪里出问题。

二、阳性强化法的流程:

首先声明:并非所有的行为都需要刻意塑造。

原因一是:很多问题可以通过良好的家庭分工(班级规则)达到效果。比如,家庭(班级)就是规定了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只要父母(老师)不越界(替孩子做事),一般都不会有问题。(详见笔者另一篇关于“家庭界限”的文章)

原因二是:培养孩子某些行为是有关键期的,比如在孩子3-6岁是极其重要的培养孩子主动做事的习惯的。这时候如果被父母剥夺了(不让孩子参与家务),那么长大再培养,其实难度挺大的。

原因三是:孩子某些问题表现在行为上,但是其实是某种心理需求的表现,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行为也就随之改变。

步骤一:明确目标行为

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目标行为,这个目标行为就是我们需要改变或者建立的行为。比如自己收拾物品的习惯。

具体要求:

1、目标要单一:目标单一是为了能够逐个击破,达到更好的效果,目标多了会造成混乱。比如上面要培养孩子自己收拾物品的习惯,那么就培养这一件事情。如果再加上其他方面,就要慎重了。特别是与上面同一时间发生的习惯不能随意加。比如,一天可以分开培养物品整理的习惯,读书的习惯,有客人来问好的习惯等等。但是,如果你想在睡前又培养快速收拾习惯,又培养物品整理那么可能难度比较大。

2、可以量化:可以量化目的是方便操作。培养读书的习惯可以量化成读书时间,读书笔记的量;物品整理习惯可以量化成物品整理的次数、速度等。但是,我们说培养孩子文明的好习惯,那么什么是文明?怎样的举动是文明呢?这些孩子就无法理解,也就更难说我们定义孩子是否做到。

常见问题:

1、想改变的太多:想改变的太多除了上面讲到的一次定太多目标,还有一个是“顺带”的想法太多。培养孩子物品整理习惯,发现地上挺脏,所以就让孩子擦地,不擦就觉得习惯没养成。这个就造成孩子觉得目标达不到。

2、一次要求太高:要求太高主要原因在于(1)不了解目前基准水平;(2)没和孩子商量。一个从来没有收拾物品习惯的孩子,希望一下子每天都任何物品都能收拾到,难度太大。最终不是鼓励孩子,只能是挫败孩子的内心自尊。解决方法很简单,一个是要看孩子水平到底是什么样,再一个和孩子商量他希望到什么程度,什么时间能达到。

步骤二:监控目标行为-确定目标行为基准水平

这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我们从感觉上觉得孩子做的不够好,但是具体到什么程度,不清楚。

具体要求:

1、频率:目标行为发生的次数;

2、强度:目标行为发生的强度

常见问题:

1、靠感觉,无量化记录:我们的感觉容易出错,而且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到最后反倒让孩子觉得不公平。

2、发现新问题:当我们记录了频率之后,你会发现问题可能不是想想中的问题。比如,有家长跟我说,孩子不爱阅读,然后我观察之后发现,每天阅读时长大约在40分钟,已经很不错了。但是问题在于孩子读的书籍问题,主要是漫画、很少有名著。所以,我们在努力加大时长也没用。

步骤三:预设干预方案-明确阳性强化物

所谓的强化物就是指具体的奖励。这个奖励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可以是每次给,也可以是积累到一定程度,或者是随机给。虽然都可以,但是还是推荐:精神奖励是首选;随机奖励是首选。原因见下文。

具体要求:

1、与孩子一起设计:奖励务必要有吸引力,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所以,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参与更有好处。同时,多引导孩子向精神奖励,比如达到目标可以做哪些事情(比如去参加娱乐活动、可以自己自行管理自己一天等)

2、随时改进:

(1)奖品要随时更新,每次都是同一个奖品会导致孩子不再在意,达不到奖励的效果;

(2)奖励的内容要不断的提升要求,不能原地不动。随时根据孩子表现,不断商量下一个目标。

3、要有目标时间:与孩子商量的时候,尽可能确认在什么时间完成这一目标。时间限制要切实可行。

常见问题:

1、自行决断,不和孩子商量:这是很多家长和老师的通病,结果就是孩子并不配合或者不认可。

2、强化物不合理:过大,会刺激孩子更高的外部动机(坏处见下文);过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最重要的是对孩子有没有吸引力,不喜欢的就不是强化物。

步骤四:实施强化

具体要求:

1、立即强化:就是当孩子出现我们目标要出现的行为或者达到我们目标要求的时候,立即给予讲话。并且告知奖励的具体行为,以及以后需要继续保持的行为,并进行语言奖励。

2、逐渐消退:这是指不断减少物质奖励,增加精神奖励的内容。奖励次数也慢慢减少。所以,在设计之处,就不要和孩子说:你只要做到了我一定会给你奖励。这句话应该是:如果你按照要求完成目标将会有奖励。

常见问题:

1、只强化,未说明原因:因为有些时候,孩子做到某些行为并未有意识的行为,而是无意之举,纯粹的奖励让其无法理解那些事情做对了。另外,具体到某个具体的行为,会让孩子感觉自己更有价值,更让其明白自己具体哪些行为做对了。比如,“你真棒”比“你写的字非常工整,大小和间距都非常合理,在这一点上你做的非常好。”,后者更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做的好,而且知道好在哪里。

2、强化不及时:很多时候,家长或者老师都期望“更好”一点再表扬,其实大可不必。否则,反倒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让其不愿意在努力。

3、不消退具体强化物:“外部动机会损害内部动机”这是我们必须记住的。每个人都有“成就动机”也都有“自尊需要”,如果我们过多的进行物质奖励,对让孩子产生“外部动机”(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动机),这些动机会影响“内部动机”(有内部自身需要引起的动机)的产生,那就会造成了咱们上文讲到的现象。

那么消退具体强化物怎么做呢?

重点在于:我们要会表扬孩子。表扬孩子的重点在于:表扬具体行为。越具体越好,如上文讲到的,越能够具体到孩子自己的行为,越能让孩子觉得自己有能力。这会让孩子产生更高的成就动机。

步骤五:追踪评估

具体要求:

1、效果评估与目标要结合:

效果评估要根据最初定的目标来确定。老师和家长都容易犯的错误是“水涨船高”,永远没有尽头。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管多么努力,都不会有结果。那么结果就是挫败感。

目标时间达到了,那么就要和孩子一起来探讨:目标是否达到,如果没达到问题出在哪里,如果达到了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2、循环进入下个强化训练:根据上面的结果来确定下一个强化阶段。

三、失败的原因:

1、从流程来看,每一步的不合理都有可能造成强化的失败。所以,奖励这件事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2、除了以上问题,还有很多大干扰,也造成了强化的失败。

(1)对于老师来讲,主要就是家校的配合,而对于家庭来讲,主要是主要抚养者之间的配合。一旦有一方打破这个机制,结果就是没有效果。

(2)错误的强化。正如上文讲到的,并非所有事情都是需要用“奖励”来鼓励孩子的。一般孩子问题都可以用“立规矩”的方式来解决。(如何立规矩,请见笔者相关文章)最初的规矩没有定好,再多的表扬和奖励对孩子来讲都是问题,而不是鼓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