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的分寸感--灰度服务
空姐深夜被滴滴顺风车司机杀害的新闻震动社会,滴滴公司成为众矢之的,其中一个指责点是,滴滴明明是一个出行解决平台,却在其中增加了不必要的内容,车主可以点评乘客身材衣着,使得乘客的许多隐私信息被不必要的暴露,使得乘客和车主之间瞬间形成信息不对称,增加了乘客的安全隐患。
为什么滴滴公司要提供和服务核心不相关的内容呢,主要因为大数据所带来的权力的诱惑,大数据能给企业带来的好处和长期收益怎么高度评价都不为过,大数据的特点是无远弗届,企业往往采取广种薄收的数据搜集策略,只要能够得到的数据,有可能都先获取,即便现在用不上,一旦在未来某个场景中可以用上,就相当于在原有的普通数据山脉中发掘了一座金矿,而且这种金矿可以持续使用。这对企业来说有着致命诱惑。
所以,我们看到手机里面的应用越来越庞大,各种看起来不搭的功能都堆在一起,而且默认申请获取你手机的各类权限(通讯录、短信、电话通话记录和定位信息等),不管这app实际是否需要。最夸张的是在几年前,一个仅仅能实现把手机屏幕变成手电筒来使用的小软件,也申请读取和上传通讯录和地址定位信息,可见某些企业在获取客户信息方面,手段和范围的考量方面毫无节制和节操。
非社交软件搭上社交似乎是国内APP的下意识动作,但所有尝试切入社交的尝试都躲不开”原罪“--性。早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支付宝的“校园日记”事件让支付宝从一个专业理财工具,沾染上粉色灯光,变得暧昧起来。这实际上是对支付宝形象的巨大伤害。好在支付宝及时调整策略,不再生硬切入社交,而是围绕支付、理财和公益等方面做轻度的社交尝试,维持专业性和良好口碑之余,维持APP的日活指标。这也说明一件事情,一个企业若想基业长青,就要时刻警惕变成招黑体质,那就不仅是解决客户的需求痛点,更重要是在提供的服务过程中要有分寸感,提供服务的边界观感要和客户的感知一致,开疆拓土需要润物无声,而非强行切入。
回到滴滴软件这件事,作为一个服务平台,为服务牵线搭桥的同时,提供服务各个环节的评价评分是提升服务所必须的,但这里需要明确哪些关键内容和评价方式,还需考虑这些评价的开放范围和程度。在开展服务之前,基于审慎原则的服务渠道和服务的边界确立是做好服务的基础。对滴滴顺风车来说,安全、准时、舒适、计价以及对体验影响较大的几个关键要素。当涉及到对乘客车主人身的评价,应设置为封闭方式的评价(下拉选择),即便提供开放评价在审核前则不应面向车主或乘客开放,对于非流程优化必须的内容,则应一概舍弃。这样做,不容易在评价方面导致各方的异议。另外标准化的评价闭环流程,对于发现和解决各服务环节的问题也更有效和快速。
联想到摄影师彼得森,他以黑白照片的拍摄获得IG上100多万的粉丝,他说:“对我来说,我的照片根本不是黑白的。我试图捕捉人类的情感,让观众感受到一些东西,黑色和白色有助于把注意力集中在那种情感上。” 我很认同他的说法,他的作品也做到了这点。
其实,我们服务人心中也应该坚守和秉持这样的理念:让服务质量体现在服务过程的完善上,服务中想要传递的情感和企业形象,让客户自己去感受去还原。在内敛的服务过程中,让客户一直感受到专业,让客户一直可以聚焦到服务本身,而不是服务者自以为是的引导或对服务边界不恰当的洇染。
在我看来,国内大部分企业的服务就如同大红大绿,色彩过饱和的画像,自以为提供的服务够丰富,应用技术也够先进,但实际的客户体验,往往是用力过猛,吓到客户。另外,在服务营销一体化的今天,服务和营销的边界逐渐变得模糊,更多更具侵略性的服务策略的应用,使得客户往往在不需要服务的时候被强行“享受”服务。在客户和企业相处的氛围中,客户感受不到从容和舒适,只有被动的退却和下意识的拒绝。
一个能提供灰度服务的企业,也是一个能真正提供以客户为本的企业,也是有自信能在内敛服务流程中提供给客户丰富感受的企业,也将是能真正走入客户内心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