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投资界金融·投资·理财

A股大级别周期(第332期)

2019-04-21  本文已影响5人  6961b4cb9c4c

上文中我们讲到,技术指标几百年历史,最多可以当做萝卜啃,不能当做“仙丹”磕。

今天,来一锅“群英荟萃”。

这是我给大家看的最多的一幅图,上证指数月线级别波动,长期看的波动,清清楚楚。

纵观A股市场较大的周期波动,最少要看月线。

A股感人的07年大牛市,14年大牛市,都有共同的特性。

月线级别的量能,月线级别的金叉。

我们很少谈论技术指标,所以这一次,切记,是啃萝卜,而非磕“仙丹”;完全是作为辅助依据。

可以明确发现,周期越长,指数越有味道。

按照月线周期为例,指标大部分都是钝化状态,仅在大的牛市行情中,会有金叉现象。

至于日线级别,那就算了,速度太快。

再来观察年线级别,味道最浓。

2005年,指标钝化,随后是07年的大牛市。

2013年,指标死叉,随后是14年的大牛市。

2018年,指标死叉,19年至今的上涨你们都知道了。

再次强调,本文仅仅是萝卜,而非“仙丹”。

我最想表达的是,曾经多次提到过的,熊市周期,指数估值。

不想多做解释,详见:https://mp.....com/s/p7RXYj-ass0ee9LI17PWjQ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