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散谈笑着听(19)
第四个词:文化
第一章 自然实然文化
春天,景象万千,嫩酥婉丽,惹动生力喷涌,或风或雨、或云或霞,使用能量、动用生力,呼朋唤友形成自然实然,它们只有一个共同的介质——时间,都借时间来表现各自的自然。比如,就是在这个璀璨如幻的春天里,各自状态因然、依然、已然、未然……,假如,没有时间这个实然而无形的自然存在,自然的现实不知道会以怎样的状态存在,这个状态估计不会是人们能够想象出来的。有时候,我自己就冥想成盘古之前的洪荒样态……,想象着是自然、实然,但不会有时间的参与。时间的概念是“人”的“能量体现”的智慧,是人为定制,是人类向自然借用的物象,充分证明着人的慧根超然,并非强行作用于万物之形、之质,假如认为参与了状态的融合那肯定是人们的能动性起了作用,因为人们的潜意识里总是可以认为人是超能的——人定胜天,所以,在“自然实然”的样态里加入“文化”二字,明显的就是出现了“能动性”,这个“能动性”既固化了自然有“解放”了自然。自然的文化,它是无言、无形、无质、无知、无止……的。
第二章 虚拟实然文化
“虚拟实然”,与“实然课堂” 相对,“了然于胸”,可以借来表达“实然课堂”,假如用“了然于胸”概括了“实然课堂”,那就借用“释然于怀”来表现“虚拟实然”。蓦然间,我由刚刚的平静淡然忽然间就感觉到面目炽热,心跳加快、血液将要冲出来……,我知道,在我的记忆里留存着“实然课堂”与“虚拟实然”的角逐过程。这个过程是爸妈的眼神、是儿时环境的机缘、是血浓于水的情分……
这是个实然课堂:
时间:某年某月某日,
地点:在某村某地,
人物:某个人、某群人
起因:某个人倔强有加,不忍强势,某群人定要制服某个人。
经过:某群人对某个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实施着xxxx……,并……。
结果:某个人被xx,并被冠之以“相应”xx……
后续:某群人伪造了“实然课堂”证据,并被xxx实然的程序环节采纳……。某人的“实然xx”存于我的记忆——实际上,说“x”字可能放在这里表达不太准确,借用这个字,只是应和了实然社会的主流认知。说它是“实然课堂”,是因为我的亲身所见、亲身所感,这不是想象来的,有xx为证,我希望这个“实然”如同“x校长的言论”一样流传下去,并加上相应的证据和材料,流传下去,看一下“实然课堂”与“虚拟后的再生实然”的差距,用实然的科技手段流传下去……。
这样的实然经过“文化”的浸润,成了“神话传说”、“文学作品”、成了“鲜活的语言”、成了“有那么一天、有那么一件事、有那么一个人、有那么一群人、有那么……”,逐渐地,就变成了“释然实然”,成了可说、可传的文字,或者是无形无影的云烟,但是在我的记忆里只有固化了的“血衣”、声嘶力竭的“哭声”、孤苦哀叹、求天无门的奔忙乱投……,茶饭不思的憔悴……,我想到了“杨乃武与小白菜”的传说……。
在这里不知道是否有人明白了我“实然课堂”与“释然实然”的自解。只是“他人”的“实然课堂”不是“我” 的“实然课堂”,“ 他人”的“释然-实然”也不是我的“释然-实然”,无以解表,语灵就是有这样的奇妙作用,语境不同、位置不同它们的作用自然不同。仍沿用“应真实”的概念,取它广渺无迹的涵盖能力,融我心力,解我心结,通我上涌之血脉。如果“应真实”能够有生力,它能自解于我,我想那才是灵慧之光,我想,“应真实”将来肯定会有那灵慧之光的,因为,在“实然课堂”里的人们已经拥有了智慧之光。
第三章 文化了的实然是梦幻。
文化了的实然或许应该再冠之以一个名称,不过又怕打乱人们“有序”的思路,批评它杂乱无章、叙之无法,是人们不能接受,人们只接受“智者”、“成功者”,只有他们的成就才能被重视。一个平庸的的人只能仰望成功者,如果是想以 “成功者”的形象出现的话,那将要经历由平凡到成功的蜕变过程。不过,我在这里不能渴望成功的辉煌,本就是小草,任我怎么努力也长不成参天大树。况且,我这棵小草,还不是小草界的精英!被自己思绪整合了的“实然课堂”仍然以“应真实”的名字行走在人们的视野中。名实相符,有其名,自有其实,有其实,定留其形影、形态,名正则态雅,“应真实”的形态本该就是优雅的,因为自然万物是天作之合,自然成就,器形优雅曼妙,自不必言,每个物种、每个神态都是自然神奇的构合,至美无限、至美无痕,你想,我的心绪更是超越了自然,经过“实然课堂”的锻造磨琢,肯定是精品中的精品,那是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