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的故事》读后
昨天在得到上发现了一本小册子,叫做《新药的故事》,感觉写的挺有趣(也可以说可读性比较强),趁着今天休息,一口气读了一遍。
01
该书后记里说了这么一组数字。
据联合国统计,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了70亿,养育我们的地球母亲不堪重负,粮食、水、电、燃料及多种能源都已经或将要面临短缺。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的有这样一个想法,古人说过的“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那种生活状态,确实有它真理性的一面。
必须承认的是,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我们所谓的每一个“进步”,每一种“文明”演化,都不可避免地在对地球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直接的证据,可以用我们现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来体现。如果不是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也就没必要提这样的口号了。
地球,表面来看是没有生命的,是一个傻乎乎的存在,其实,本质上它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并且采取了实质性措施——疾病。
人类对大自然的永无餍足的索取,必然会带来大自然对人类的反击,并且反击的手段之强硬与无情,总是远超人类所能想到的最坏结果。
远的不说,一年前开始的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到现在也看不到缓解的迹象,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当然,就事论事的说,人类终将有能力战胜新冠疫情,对于这个说法我没有一丁点的怀疑。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人类对新冠疫情认识的不断深化,肯定能够战而胜之。
但是从一个比较长远的历史角度来看,人类能不能在地球不断实施的各种反击之下一直获得胜利,能够一直存续下去,就没有那么乐观了。
02
忘记是中学还是大学的时候,看过一篇文章,是那种科幻性质的。文章介绍说,人类随着科技的发展,最终会进化成一个球形——一个圆圆的脑袋。那时候的人类,只需要拥有智慧就可以了。
对这个说法,我越来越感觉其具备了可信度。按我的理解,动植物的进化,是大自然对它们进行的“被动选择”,而人类自从出现以后,就越来越脱离了“被动选择”,进入了“主动选择”的过程。
药物的研发,就是主动选择的方法。大自然本来是打算用“生病”来控制人类对它本身的破坏,人类为了进行对抗,于是研发出来各种药物进行治疗,或者根治,或者延缓,让大自然的进攻变成无效。
当然,人类很清楚,对大自然的索取必须遵守一定的条件约束,不然是没办法长期在这种“对抗”中不断保持优势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是基于这一思路的路径规划。
人类在这个对抗过程中,利用人类独有的“智慧”开始了自我选择的主动行为。
制药行业早就开启了分子时代,对DNA的编辑已经不是个别人的专利技术。于是,通过对人类的主动改造,以便“生产”出来能够更好的与大自然对抗的“人”,就成为了日后生物技术的发展方向。
作为个体的一个人,我当然喜欢这样的“技术进步”,可是,如果未来人类真的进化成了一个圆圆的大脑袋,并且这个脑袋的尺寸越来越小(就像cpu的演化),最终小到我们现在人类的肉眼无法分辨的尺寸,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绝对是一种悲哀。
再说,我们身边,是不是早就存在那种微小的圆圆的脑袋呢?写到这里,突然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现在我们所谓的微生物,是否也曾经是庞然大物?毕竟几十万年的人类历史,对于以亿年来计算的地球,真的只是一瞬而已。
03
不吓人了。
这本科普读物,让我们充分的了解了现代医药科技的进步过程,还是非常开阔视野的。
第一,任何能够上市销售的药物,都已经充分考量了其“毒性”对人类的危害,所以只要按照科学方法使用,不需要对它们存有任何的疑惑。
第二,药物作为一种商品在市场上销售,也仍然遵循着经济学的规律,只是它独特的用处,导致了它的“无形成本”过高,而这个“无形成本”,是普通人看不到的。所以我们平常对高药价的评判,掺杂了太多的非理性因素,大多数时候是不够准确的。
第三,“病从口入”的说法,其正确性是有条件的。比如那些细菌病毒一类的疾病,确实遵循这样的规律,但是许多分子层面的病变,跟我们的嘴巴,没有任何关系。比如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其实是影响胰岛素分泌的某种酶出了问题),跟吃什么没有任何关系。当然,如果已经得了糖尿病,跟怎么吃,就有关系了。
第四,就目前的医疗水平来说,有的病能治,有的病不能治,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比如癌症,虽然对于癌症的发病机理已经有了比较统一的认识,是因为人类本身存在一种自我免疫的“漏洞”。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漏洞是人类千万年自我进化选择的结果,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也是人类得以安全进化到今天的重要保障。虽然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不断延长,这一漏洞产生的危害——癌症越来越多,但是这个漏洞,并不能简单堵上就可以,何况,就算是想简单堵上,现在的科技水平,也还做不到。
第五,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延年益寿甚至长生不老,将不再仅仅是一个传说。当然,我们这代人是赶不上了。
04
缩小话题,拉回来整点现实的。
任何一种药物的发现或者发明,都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有的还是经历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最终成功的,但是,医药专家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努力,并且最终也都取得了成功。
我们虽然没有投身其中,但是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值得认真学习。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总是充满了荆棘坎坷。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是需要进一步反思的。
自己的工作性质,也属于研发,属于创造性劳动,也难免会遇到挫折。只有历尽坎坷不言放弃,才能达到最终的胜利。
这是自己目前最该有的体会,也是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