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990

2020-04-29  本文已影响0人  Dhamma

鹿住经:本经叙述鹿住优婆夷之父,及叔父之行持都不同,然而都受同一果报,疑而问阿难,阿难又问佛,佛告以人各有所长。

(九九〇)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阿难晨朝著衣持鉢,诣舍卫城,次第乞食,至鹿住优婆夷舍ⓐ。

鹿住优婆夷遥见尊者阿难,疾敷床座,白言:「尊者阿难令坐。」

时,鹿住优婆夷稽首礼阿难足,退住一面,白尊者阿难ⓑ:「云何言世尊知法?我父富兰那ⓒ①先修梵行,离欲清净,不著香花,远诸凡鄙②;叔父梨师达多ⓓ不修梵行,然其知足③。二俱命终,而今世尊俱记二人同生一趣,同一受生,同於后世得斯陀含,生兜率天ⓔ,一来世间,究竟苦边。云何?阿难!修梵行、不修梵行,同生一趣、同一受生、同其后世?」

阿难答言:「姊妹!汝今且停。汝不能知眾生世间根④之差别,如来悉知眾生世间根之优劣。」如是说已,从坐起去。

时,尊者阿难还精舍,举衣鉢,洗足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以鹿住优婆夷所说广白⑤世尊。

佛告阿难:「彼鹿住优婆夷云何能知眾生世间根之优劣?阿难!如来悉知眾生世间根之优劣。阿难!或有一犯戒,彼於心解脱、慧解脱不如实知,彼所起犯戒无餘灭⑥、无餘没⑦、无餘欲尽⑧。或有一犯戒,於心解脱、慧解脱如实知,彼所起犯戒无餘灭、无餘没、无餘欲尽。於彼筹量者言:『此亦有如是法,彼亦有是法,此则应俱同生一趣、同一受生、同一后世。』彼如是筹量者,得长夜非义饶益苦。

「阿难!彼犯戒者,於心解脱、慧解脱不如实知,彼所起犯戒无餘灭、无餘没、无餘欲尽。当知此人是退,非胜进,我说彼人為退分⑨。阿难!知ⓕ有犯戒,彼於心解脱、慧解脱如实知,彼於所起犯戒无餘灭、无餘没、无餘欲尽。当知是人胜进不退,我说彼人為胜进分⑩。自非⑪如来,此二有间⑫,谁能悉知?是故,阿难!莫筹量人人而取人、善筹量人人而病人,筹量人人自招其患⑬,唯有如来能知人耳。如二犯戒,二持戒亦如是。彼於心解脱、慧解脱不如实知,彼所起持戒无餘灭。若掉动⑭者,彼於心解脱、慧解脱不如实知,彼所起掉无餘灭⑮。彼若瞋恨者,彼於心解脱、慧解脱不如实知,彼所起瞋恨无餘灭。若苦贪⑯者,彼於心解脱、慧解脱如实知,彼所起苦贪无餘灭……」秽污清净如上说,乃至「如来能知人人」。

「阿难!鹿住优婆夷愚痴少智,而於如来一向⑰说法,心生狐疑。云何,阿难!如来所说,岂有二耶?」

阿难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阿难:「善哉,善哉,如来说法,若有二者,无有是处。阿难!若富兰那持戒,梨师达多亦同持戒者,所生之趣,富兰那所不能知。梨师达多為生何趣?云何受生?云何后世?若梨师达多所成就智ⓖ,富兰那亦成就此智者,梨师达多亦不能知彼富兰那当生何趣?云何受生?后世云何?阿难!彼富兰那持戒胜,梨师达多智慧胜;彼俱命终,我说二人同生一趣,同一受生,后世亦同是斯陀含,生兜率天,一来生此究竟苦边。彼二ⓗ有间,自非如来,谁能得知?是故,阿难!莫量人人,量人人者,自生损减。唯有如来能知人耳。」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 「鹿住优婆夷」,巴利本作 Migasālā upāsikā。

ⓑ「难」,大正藏原為「虽」,今依据前后文改作「难」。

ⓒ 「富兰那」,巴利本作 Purāṇa。

ⓓ 「梨师达多」,巴利本作 Isidatta。

ⓔ 「兜率天」,巴利本作 Tusita。

ⓕ 大正藏原无「知」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 「智」,圣本作「知」。

ⓗ 「二」,元、明二本作「一」。

[註解]

①富兰那:优婆塞名,和梨师达多是兄弟,都是波斯匿王的大臣,常供养三宝。参见卷三十第860经。

②凡鄙:世俗粗俗恶劣的行為。

③然其知足:然而他知足、少欲望。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知足於自己妻子」。

④根:根基;根性。

⑤广白:详细告知。

⑥无餘灭:

⑦无餘没:消失而没有剩餘,在这裡特指犯戒的事件已完全过去了。

⑧无餘欲尽:欲望终止而没有剩餘,在这裡特指犯戒后欲望已消退、事件已完全过去了。这全句是说在犯戒的事件已完全过去了、欲望也完全消退后,这个人不能契合真理地了知解脱。

⑨退分:属於退败的那类。

⑩知有犯戒,彼於心解脱、慧解脱如实知,彼於所起犯戒无餘灭、无餘没、无餘欲尽。当知是人胜进不退,我说彼人為胜进分:要知道,有的犯戒的人,在他犯戒的事件已完全结束、完全过去、欲望已完全消退后,契合真理地了知离贪的心的自由、智慧断除烦恼的自由。应当知道这个人是向前进步的,我说这个人是属於向前进步的那类人。按,犯戒时心智是被欲贪蒙闭的,不可能如实知,在犯戒的行為及欲望已完全结束后,才能藉由懺悔及进一步的修行而如实知,因此经中有「彼於所起犯戒无餘灭、无餘没、无餘欲尽」的前提。

⑪自非:假如不是。

⑫有间:间:缝隙。差别之意。

⑬莫筹量人人而取人、善筹量人人而病人,筹量人人自招其患:不要打量人们而评断别人、爱打量人们而指责别人,打量人们是自找麻烦。其中「人人」同於「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当中的用法,「取人」同於「以貌取人」当中的用法。

⑭掉动:即「掉举」,心躁动不安。

⑮彼所起掉无餘灭:他的心躁动不安的状态已完全结束。

⑯苦贪:重贪。这裡的「苦」字如同在「苦读」中的用法。

⑰一向:一直以来。

译文

九九〇、鹿住经:本经叙述鹿住优婆夷之父,及叔父之行持都不同,然而都受同一果报,疑而问阿难,阿难又问佛,佛告以人各有所长。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尊者阿难,在于早晨,着衣持钵,诣舍卫城,依次第而乞食,乞食到了鹿住优婆夷之舍宅。

鹿住优婆夷遥见尊者阿难,就快速的敷一床座,俟尊者来到时,就说:「尊者阿难!请坐下来。」那时,鹿住优婆夷,乃稽首礼拜阿难之足完了,就退坐在一边。然后白尊者阿难说:「为甚么说世尊乃了知法呢?如我的家父富兰那,先修梵行,离欲清净,不着香花,已远诸凡夫鄙俗之事。而我的叔父梨师达多,并不修梵行,然而他乃知足。二位均已命终,而现在世尊乃俱记说二人同生于一趣,同一受生,同在于后世,会得斯陀含果(一来果),往生于兜率天(喜足天,第四层天),最后一次来此世间,就会究竟苦边。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回事呢?尊者阿难!如修梵行,与不修梵行,会同生于一趣、同一受生、同其后世吗?」(后世得同一果报吗?)

阿难回答说:「姊妹啊!你现在且停止其说吧!因为你不能了知众生世间之根性之差别之事。唯有如来悉知众生世间之根之优劣等事。」说如是之语后,就从座起而去。

这时,尊者阿难,还精舍,举放衣钵,洗足后,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在一边。就将鹿住优婆夷所说的,广白世尊。

佛陀告诉阿难说:「那位鹿住优婆夷,怎么能知众生世间之根之优劣呢?阿难!如来乃悉知众生的世间之根的优劣。阿难!或有一犯戒的人!就对于心解脱,慧解脱,不能如实而知。然而将他所起的犯戒,灭除无余,没于无余,欲尽无余。

或有一犯戒的人,对于心解脱、慧解脱,能如实而知。他所起之犯戒,灭于无余,没于无余,欲尽无余。对于这些,而筹量(推测评论)的人说:『此也有如是之法,彼也有如是之法。这就应该俱同生于一趣,同一受生,同一后世。』他作如是之筹量的话,就会得长夜非义饶益之苦的。

阿难!那位犯戒的人,对于心解脱、慧解脱,不能如实而知,而他

所起的犯戒灭于无余,没于无余,欲尽无余的话,当应知道!此人乃为是退,而不是胜进,我会说那个人为退分。

阿难!有一犯戒的人,他对于心解脱、慧解脱,能如实而知,他对于所犯的戒,已灭于无余,已没于无余,已欲尽无余。则应知道!此人乃胜进不退,我会说那个人,为之胜进分。自己如不是如来的话,则谁能悉知呢?因此之故,阿难!不可筹量人人而取着,人如善于筹量人人的话,就会有毛病。人,如果筹量人人的话,就会自招其患。唯有如来,能了知人而已!

如二位犯戒之人那样,二位持戒的人,也是同样。他对于心解脱、慧解脱,不能如实而知,而他所起的持戒,灭于无余。如掉动(掉举)之人,他对于心解脱、慧解脱,不能如实而知,他所起的掉动(掉举),灭于无余。他如果是瞋恨(心所)的话,他对于心解脱、慧解脱,不能如实而知,所起的瞋恨,灭于无余。如苦贪(极重贪)的话,他对于心解脱、慧解脱,能如实而知,他所起的苦贪,灭于无余,秽污、清净,均如上说。乃至如来能知人人。

阿难!鹿住优婆夷,乃愚痴而少智慧,对于如来一向(从来)之说法,心生狐疑。你的意见如何呢?阿难!如来所说,岂为有二呢?」阿难白佛说:「弗也,世尊!」

佛陀告诉阿难说:「善哉!善哉!如来之说法,若认为有二的话,那是没有的事。阿难!如果富兰那持戒,而梨师达多,也同样的持戒,则所生之处,乃为富兰那所不能知的。梨师达多到底生于何趣?怎样而受生?怎样之后世(后世如何)?如果梨师达多所成就之智,而富兰那也成就此智的话,梨师达多也不能知道那位富兰那会当生于何处?怎样的受生?后世如何?阿难!那位富兰那,持戒为胜,梨师达多则智慧为胜,他们俱于命终的话,我就会说二人同生一趣,同一

受生,后世也同为是斯陀含,而生在兜率天,再一来生此世间后,就会究竟苦边。他们二人有间(不同),自然如不是如来的话,谁能得知呢?因此之故,阿难!不筹量人人!如筹量人人的话,自会生损减的。唯有如来能知人人耳。」

佛说此经后,尊者阿难,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

南传《增支部尼柯耶》集10〈愿品8〉第75经。

增支部10《75》经链接

[读经拾得]

*不宜衡量别人的优劣

本经表示不宜衡量别人的优劣,能否於心解脱、慧解脱如实知才是优劣的关键。而眾生的诸根差别(如来十力的第四力),与眾生往生何趣(如来十力的第九力),唯佛能知。

试将本经局部经文表解如下:

一个修梵行,一个受五欲,也可能有同样的证果成就

对照到《杂阿含、卷34、964经》,若对三毒、十善如实知,则受五欲的在家眾许多皆证二果斯陀含(或初果须陀洹)。而修梵行的在家眾许多皆证三果阿那含。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