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张老师不是彼张老师
此张老师不是彼张老师
一大早就和邢教授电话上约了,中午一块吃饭。
邢教授原是统计学系的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
他去年退休后,仍时不时地蹭学校的班车从兴庆校区,来到雁塔校区,和我一起吃吃饭,聊聊天。
十点左右统计系主任小李来报帐,我知道他和邢老师搭档时,配合不错,便对他说:
“邢老师中午过来,你有时间,咱们一块吃个饭?我请客。”
“好啊,我也好长时间没见邢老师了,我来请。”
过一会儿,小李来电话:“中午咱们约上张老师一块吧。”
“好,我给张老师打电话。”
张成虎教授在电话里说:“中午不行,我不在办公室,在家,啊,不行,要给老婆做饭呢,你们聚吧,改天我请大家,谢谢”
看来请二级教授,一定要按礼仪提前一天邀请。
中午十二点,小李来电话:
“你和邢老师先去饭店,我和张老师现在也往过走。”
挂了电话,我就对邢教授说:
“搞错了,小李说的张老师不是张成虎教授,肯定是张慧芳老师。”
张惠芳教授是统计系现任的书记兼副主任,接的邢教授的工作。
看来今天是统计系新老班子成员的聚会了。
我和邢老师 菜还没点好,李小就走进饭店大门,旁边一个还有女的,咦,不是张惠芳,是胖妹张萍,学院办公室的,常和财务处打交道。
“咦,你咋来了?这该来的没来,不该来的咋来了?”我打趣道。
“这不是被帅哥教授叫来的么?”张萍接着说:“小李说你给我打电话,我一直没接到电话,正准备去食堂,他来办公室叫我。”
“我说呢,我就没叫你么?刚才你俩一进来,我还说,这张惠芳咋胖成这样子了?”我逗她。
“滚你的,多亏你没给我打电话,你打了我也不会来”她笑着说:“不是小李这么年轻的教授这么帅的哥去办公室叫我,你以为我会来?”
小李接着道“我说呢,我到了办公室去,她和大家说话,没一点反应,我出来给张老师打电话才叫出来。”
哈哈,此张老师不是彼张老师。
菜很快上了,中午不能喝酒,本身这几个人也都不喝酒,只要了四个菜一个汤,四个人吃足够了,再说现在不是提倡光盘行动吗?
大家吃着聊着,气氛很融洽,很高兴,无尴尬。
我怕小李买单,借上洗手间之机,结了帐,123元,苏福记果然果然好实惠。
最后,关于这次误会,做如下说明。
一、误会的原因
1.我和邢教授,张成虎教授,还有崔教授有时会凑在一起吃个便饭,谁有好事谁买单,都没好事谁高兴谁买单,都不高兴谁爱买单谁买单。这大家都知道,我想小李也知道。
2.我和邢教授吃饭,有时也会叫上张萍,有时我也会和张萍一块去吃饭,所以,小李以为给我说张老师,我会知道是张萍,其实,小李不知道我从不叫张萍张为老师,我一般直呼其名,有时还会开玩笑叫胖妹,所以他说张老师我根本没想到是张萍。
3.当我知道不是张成虎老师后还没想到是张萍,除过上一条原因外,还有个原因是,在这之前,我和我们办公室另一老师约了张萍几次中午吃饭,都被以给老公做饭,外孙女在家等有原因拒绝,我以为她和院长一样忙呢。
二.这次误会的教训
1.在人际交往中,讲述者一定要表述准确,不能传递迷糊信息,容易产生歧义的信息,不能出现你以为受众会理解你的表述 。难道学院就一个姓张的吗?
2.受众在接收到模糊信息时,要向讲述问明准确信息,不能想当然,同样不能你以为。
3.奥,先就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