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人物艺术之家

【晏殊:似曾相识燕归来】 - 温润如玉的太平宰相

2017-01-08  本文已影响649人  唐宋词美学评分


【诗词背景】

有言:君子比德如玉,温润优雅。

晏殊的一生,可谓如此,富贵优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即便在党争纷乱的时代,他也能置身事外,而清飨富贵。在北宋一朝,他是令人羡慕的。因为晏殊富贵,平生并未遭受太多的波折,所以,晏殊的词作,大抵没有特别浓烈的生死离合的情感,其词温润如玉,如其词集《珠玉词》的名字一样,需要安静的品茗,才可发现岁月从容之美。

本篇文章,选取晏殊的四首词作,一起感悟他温润如玉的生命和情感。

首先,说说太平宰相的由来。

公元1004年,14岁的晏殊走进京都,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晏殊表现出色,并深受宋真宗赏识。恰好也是在1004年,北宋与辽国签订“檀渊之盟”,檀渊之盟之后,北宋和辽国长达一百多年,基本没有战争,是北宋初期一段很长的太平盛世。所以,晏殊就在这样的太平盛世里,步入政坛,少年得志,意气风发。基本一生无战事,故称“太平宰相”。

只是,令人伤感的是,1008年,晏殊的父亲去世,此后不久,晏殊的母亲又离开了人世。看着至爱的双亲接连离开,在晏殊尚且年幼的心里,便留下了人生苦短的感慨。此后晏殊的一生,常以酒为乐,在诗词歌赋中活得潇洒。

由于晏殊一直担任重要的官职,直至后来成为宰相,晏殊的身份要求他必须是一个稳重沉稳的人,所以在晏殊所有的词作里,感情的表达往往都是有节制的,即便是悲,即便是愁,往往也都是淡淡的感觉。而词人的愁,大多数都是和时光相关的。

虽然,词人一生富贵,但他也明白,富贵终究敌不过时间,富贵终究敌不过生死。也许这种愁,是人类最深沉的愁绪。

词人一生行乐不自苦,不管是在京都,还是流放京外,都经常能看到他杯酒燕盏,日子快活潇洒。而这样的心境,也恰恰在他的词里表现了出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