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而伟大》: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
《隐秘而伟大》从小警员顾耀东的视角出发,以解放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上海形形色色的人真实的生活。
这其中,有以顾耀东为代表的新一代青年共产党员的成长,有以夏继成(白桦)为代表的老一代地下工作者的坚守,还有无数在隐秘的角落里,我们看不到的人,他们为新世界的到来作出的努力。
大时代下的芸芸众生
福安弄,这个上海最常见的弄堂,安宁,温暖,有人情味,底层的人们,他们不太关心政治,他们只要日子过得舒坦。
在这样的氛围下长大的小警察顾耀东,就像夏继成说的,这是一个底色干净的人。他心思单纯,一心只想做个好警察,保护想保护的人。
这或许也是夏继成看中他,并把沈青禾托付给他的原因。他勇敢,坚强,有原则,心中有正义,即使处于那样的环境下,他也会为了心中的良知忤逆上级。
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永远生活在阳光之下,以自己真正的名字生活着。
那是夏继成永远不敢奢侈的梦,那是年轻时候夏继成的样子。
在国统区的上海,冷漠,阴森,恐怖的氛围笼罩着大街小巷,所有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终将只是泡影。
十三岁的福朵没有等来他的父亲,一辈子勤勤恳恳做事的杨一学,被当做“替罪羊”枪毙了,正像他说的,“我们不是百姓,我们是蝼蚁”,临死之前,他的眼镜破碎了,至死,他都没有看清楚杀死他的人的样子。
暮色垂垂,小黄狗站在泔水车下,目睹老汉死在街头,不由发出哀嚎。
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之下,个体生命是无奈和凄凉的,面对时代给予他们的创伤,这些小人物只能努力地接受,自我化解这些悲痛,然后艰难地活下去。
这部剧刻画了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赵志勇,一方面他只想当个普通人,他很清楚自己只是一个无权无势的小人物,另一方面,面对着顾耀东被重视被关照,他心里面的欲望又被激发。
新任的钟处长看中了他的这种矛盾心理,利用他想要有所“抱负”的野心和家庭的重担,一步一步把他引向地狱。
在这个过程中,他有无奈,但他最终选择了妥协,良知最终为现实让步。我并不赞同“人人都是赵志勇”的说法,我理解这个人物,也同情这个人物,但他确实是错了。
一心想要脱离家庭,追求独立的丁放,上海滩特立独行的女作家“东篱君”,为了自己的父亲,放弃了救出杨一学的最后机会,也彻底放弃了自己爱慕的莫干山上的小警察顾耀东。
她说,“我并不喜欢我的父亲,可我不得不救他。”尽管,她的这个决定会让一个十三岁的女孩从此失去了父亲。人性的自私和软弱在最关键的时刻,显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人物和他们的命运,同样让人动容。
黑暗底片下的一抹亮色
这部剧并没有采用“非白即黑”的概念化单一化的人物塑造,没有采取主角的眼光来看待其他人物和事件,也没有用阶级,用政党去捆绑人性,固定人性。
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之中,而互相间不发生融合。
国统区上海警局内部的小人物,他们性格鲜明,思想独立,有着自己的立场和生活逻辑。
王科达领导下的刑警一处,表面上看上去是警局的中流砥柱,他们服从命令,尽心尽力地完成每一次行动。
让人唏嘘的是,他们为之服务的政府和政党是腐朽的,在无法抗拒的环境下,注定他们只会慢慢被同化,被稀释掉内心最后一点善良,他们看到的希望,最终把他们拉下了深渊。
而夏继成潜伏的刑警二处,表面看上去碌碌无为,整天游手好闲,其实,这未尝不是夏处长的一种保护,保住了他们的良心。
我愿意称之为这是黑暗的警局内部唯一有光亮的地方。
这里有喜欢织毛衣的李队长,有大大咧咧的小喇叭,有又傻又呆其实心里特别明朗的顾耀东,有嘴巴刻薄的肖大头,有喜欢吃烧鸡,表面不思进取的夏处长。
当个人的良知和黑暗的时代相违背时,这些警察们,默许了这种消极的对抗。
谁年轻的时候,不想当个好警察,匡扶正义,保护百姓?可是时代,不给他们这样的机会。
在一次次人性的拉扯中,是他们被政治束缚住的内心挣扎。
剧里有个场景,一处和二处一起去菜市场驱赶违法摆摊的百姓们,一处的警察们暴力执法,他们只顾着完成任务,而不在乎他们的警棍下面,是有血有肉的生命。
而二处的警察,明显更有人情味,他们督促着人们离开,顾耀东拼命地吹着哨子,李队长扶着年迈的,行动不便的老人。
抛开政治,他们未尝不是善良的人啊。
庆幸,故事的最后我们看到35岁的肖德荣选择重新开始,去解放后的上海公安局面试,因为他心中,想做一个好警察的梦想还没破灭。
那个不让他实现理想的时代去了,那个满腔热血的肖警官又回来了。
如果,夏处长看到,他应该会很开心吧。你看,他这束光照过的地方,曾经肮脏发臭的上海警局,还有一些人会在延续着他的事业。
他们会和新生的政权一起,在一个新的时代,匡扶正义,保护人民。
个人的理想终于与时代达成了某种契合,这是个人的幸运,也是时代的幸运。
浪漫的理想主义者
《隐秘而伟大》结束了,夏继成这个人物却永远活下来了,我想,这个人物就是这部剧的魂。
当雨过天晴,所有人都站在阳光下,白桦依旧一半扎根黑暗,一半迎接光明,即使枝叶被风雨吹打残损,也依旧挺立,依旧为树下的人遮风挡雨。
路易斯•格丽克在《野芝麻》中说:“生命之物并非同等地需要光,我们中有些人制造我们自己的光。”献给白桦,再合适不过。
结尾的那个镜头,空荡荡的左臂,布满伤疤的手,独自走在街头,他奔向另一个任务,解放的上海,热闹的人群,与他无关。
在万家灯火时,他要去最黑暗的地方继续潜伏。
那个没有说话的电话,是为了告诉顾耀东他还活着?还是如今残缺的自己,没有胆量去打破顾耀东心里面那个伟岸的处长形象?
这个时候,他才有了个人的情绪,担忧,自卑,骄傲,欣慰或者是其他?
可他究竟是谁?
让国民党官员闻风丧胆的共党白桦?在上海警局圆滑世故的夏处长?在国防部叱咤风云的中将?抑或是最后那个普通工人?直至结尾,故事都没有交代,他的真名究竟是什么?
沈青禾和顾耀东可以活在阳光之下,像上海所有的年轻人一样,他们可以逛街,可以争吵,可以相爱,可以老去。
可等待他的,只有黑暗,也只能是黑暗,因为他本身就是一道光,越是黑暗的地方,越需要他。
曾经的顾耀东需要他,曾经的沈青禾需要他,曾经的南京地委需要他,如今,需要他的或许是香港,或许是台湾,又或许是中国的某一个地方,而他,除了奔赴,别无选择,或者说,奔赴,就是他的选择。
剧中经常出现席勒一句诗“人要忠于自己年轻时的梦想。”,每到这,我总会想到另外一个人物———《亮剑》里面的赵刚。
赵刚和冯楠第一次见面时,冯楠问赵刚,“一个青年学生投身革命二十年,出生入死,百战沙场,我想问你,你在追求什么?为了什么?”赵刚的回答是,“我为了完善的,合理的,充满人性的社会制度,为了自由和尊严。”
与夏继成不同,他活在明处,他更容易看得清未来,可他们又一样,都是有着坚定理想的共产主义者。
理想主义者分成两类,一类是为了个人的理想,当个人理想得以实现的时候,他们就会满足。另一类是心中有着一个理想社会的蓝图,那会是他们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
这部剧并没有给我们塑造一个为了崇高而崇高的地下工作者形象,而是真实地表现了夏继成作为一个个体存在的价值。
在夏继成(或许我们应该称他为白桦)身上,我看到了为了追求一种更加合理的,人道的社会秩序,个人欲望让位于家国大义,理想信仰的伟大。
他压抑住自己内心的情感,因为他有更加重要的东西要去追求,他的心中有大爱,于是,自己便是可以被牺牲掉的那一个。
“我想和你一起生活,在某个小镇,共享无尽的黄昏,和绵绵不绝的钟声。”
当有一天,全中国,都不再黑暗的时候,如果他还在,他应该会有一个爱人,会养一条狗,像所有普普通通的人一样,有着一间向阳的房子,一张火车票,中国之大,想去哪就去哪。
正如剧名《隐秘而伟大》,隐秘的不仅仅是那些一次次隐匿起来的地下工作者,还有普普通通的,我们记不住名字,不知道样子的,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不断努力的人们,他们在黑暗的年代里面摸索前行,只为了给世界一点光,让世界呈现它本来的样子。
这部剧,让我们记住了他们,记住了他们在时代的洪流下的无奈,选择和牺牲,也让我们记住了那个并不美好但孕育着希望的时代。
故事的结尾,90岁的顾耀东坐在轮椅上,看着上海的天空,曾经的老朋友或许再也没有见到过,我想,70年前发生的一切,依然会清晰地记在他的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