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涅卡可曾害怕过无聊
我的朋友,你说塞涅卡说了这么多大道理,最后在哲学家的名册里面始终找不到他。即便是死亡他也在演戏,他的虚荣最后能够落在哪里?
你这样的毒舌肯定不利于你借鉴他人的经验,或者有人对你有好感也会离开你十公里。首先,在哲学家的名册里面,估计没有几个人能够留下来。大多数人都是有着系统的,惊艳的思考,才能够在哲学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至于他的演戏,或者如同那些得道开悟之人一样,又有谁不是符合自己的期许,满足自己的角色扮演呢?就是你自认为的真实,其实也不过是一种不真实而已,因为你在做的事情,很难说不是为了满足某个设定。
譬如在对照他的作品,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煎熬,但是如果说,在公元63年到65年,近70岁高龄演员梦,这也是一种励志的梦,比起大多数横卧竖躺的人,比起那些漫无目的的人来说,要好的多。不信,你在这个岁数拿起电脑,写上一部《道德书简》?让你清晰的思路和流畅的文笔在2000年后感动他人?
他其实也真正的病过。这种病世间无药可医。
他是这样说的,事实上,病症可以有无数种表现方式,但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对自己不满。这种不满源于精神上的不稳定以及让人恐惧的、未实现的欲望。当人们不敢或是未能得到所渴望的,他们能够抓住的就是渴望本身了:他们活在不平衡和反复无常中,这是处于悬而未决状态中不可避免的结果。
于是,他们试图利用一切手段来实现心愿。他们说服自己、强迫自己去做不光彩和难以成功的事情。一旦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他们就会被失败的耻辱深深折磨。让他们悔恨的并非犯下的罪恶,而是欲望的受挫。他们后悔已经做过的尝试,担忧未来的挑战。他们的心灵开始不安。这种不安无处排解,因为他们既不能控制又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
未来生活的不确定让他们不知所措,希望的消失让他们感到灵魂停滞。痛恨自己付出辛劳却依然失败,他们又变得碌碌无为,或是转而将精力放在闭门做研究上。可是,这显然又是向往公共事业、热衷社会活动、缺少心灵寄托而性格不安分的人无法忍受的,于是进一步造成了他们原本症状的恶化。
结果就是,当可以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快乐被剥夺时,原本忙碌的人们开始坐立不安——他们无法忍受待在家里,面对四面围墙的孤独感和远离社会的隔离感。无聊和不满应运而生。他们变得心神不宁、郁郁寡欢,痛苦地忍受着所谓的闲散生活。更糟糕的是,他们还不愿意承认引发这些情绪的原因。羞耻感让痛苦越藏越深,欲望被囚禁得无法释放,这种感觉让他们窒息。
接下来就是阴郁、悲伤以及不安心灵的患得患失——希望出现就欢欣鼓舞,希望消失就萎靡不振。再接下来,他们开始越发厌恶闲散,抱怨自己的无所事事,忍不住去嫉妒别人在仕途上的成就。毕竟,毫无建树的安逸常常会滋生恶意。自己无法成功,于是希望别人和他们一样失败。
在这个状态下,有人打破了无聊闲散,找到了为未来工作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