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为明如亲、如友、亦如家——我与为明的故事

2019-03-07  本文已影响0人  黄松龄
【原创】为明如亲、如友、亦如家——我与为明的故事

2009年7月大学刚刚毕业的我,很幸运第一份工作就加入了武汉为明。从一个年少无知的小女孩到现在的为人妻、为人母;对于工作从刚开始的一无所知到现在的得心应手,感谢为明成就了我!我的每个重要时刻都是在为明经历的,为明就如同我非常敬重的一位亲人,在我不开心或不知所措时为明又如我的一位挚友,耐心的倾听,帮助我完成一次一次的历练;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为明就像我的家,当你回到家中,一切的负能量通通消失无踪。我很庆幸我人生的韶华之年是在为明这个大家庭中,十年的时间,虽然感觉大学毕业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但是时间已经就这样匆匆的流逝,过去的十年我有为明,我希望未来的十年为明有我,我和为明共同成长,绽放华彩!

下面是我来为明十年,班主任工作的一些体会和心得,也见证了我这十年的时光,其中有迷茫、有艰辛、有泪水、有成长的快乐、也有收获的喜悦。

十年来,关爱学生,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严于律己,班级教育教学管理成绩突出。2018年6月份被评为集团“十佳班主任”,在武汉学校也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等。我作为一名为孩子们服务的普普通通的班主任,以平常心做着平常事,犹如大路边一株清雅百合的存在,不为取悦偶然飘过的行人。只为那一张张充满天真稚气的笑脸。看着孩子们的成长变化,看着他们变得懂事成熟,那是一种特有的人生享受。

【原创】为明如亲、如友、亦如家——我与为明的故事

一、关心每位学生,奉献一片爱心

师德之魂在于“爱”,爱是师生交往中的粘合剂,作为班主任,要懂得热爱学生,因为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题,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教师对学生的爱和理解,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关怀,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总结多年做班主任工作的体会,我认为:教师的爱应撒在学生集体中,教师的爱应插在学生的心坎上,包括对优等生的培育,对一般生的促进,对特殊生给予的特殊的关怀,对后进生给予的偏爱。

我善于深入实际了解情况,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每接过一个班,我对学生的名字、爱好和特征等都很快了解得清清楚楚,学生的家庭状况也都了如指掌。这样,做起工作来,也就能有的放矢,得心应手。七年来,我所带的班级总是文明、整洁,各项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源于一个“爱”字——对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我把这平凡而简单的爱融于日常琐碎繁杂的工作中,全心全意地为每一位学生服务。

我现在所带的班级中有一名叫潘辰逸的男孩,这个学期初才转来的新生,在我的办公室里,孩子的妈妈告诉我孩子有严重的感统失调,情绪有时不受控制,语言表达没有先后的逻辑性,在原来的学校被老师和学生歧视,都说他是个傻子,老师也反复找家长让孩子转学,孩子每天回家都哭,很怕老师和学校。同事听了家长的话之后私下里跟我说,你还是想办法让他走吧,这样的学生是个麻烦。听到家长和其他老师的话,我内心很难过,作为班主任怎样才是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是所带的班级成绩优异?没有安全事故?没有家长投诉?这就是一个好的班主任吗?我觉得这些都不是必要条件,我觉得唯一不能缺少的条件就是要真正的爱孩子,如果你爱孩子,你怎么会说他是傻子,如果你爱孩子怎么会把孩子往外推呢,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呀!所以从他进班的那一刻起我就做好了心里准备,慢慢的引导他,我相信他会有变化的,我同时也教会班级的其他孩子要学会包容和帮助别人。所以每当潘辰逸在课堂上因为一点小事,小到橡皮不见了情绪失控大叫时,班上的其他孩子都会主动帮他找或是借他橡皮用,没有人去歧视他。因为我的班上没有这种歧视别人的示范,所以孩子们都很热情也很热心。办公室的老师们都说为什么你带的班级孩子嘴巴都那么甜呢?我总是笑笑不语,因为孩子的行为需要你的引导和示范呀!我常和孩子说,你为人处事要让别人觉得舒服就对了。对于潘辰逸这样的学生,我能做的就是比别人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让他慢慢的敞开心扉融入集体中去。一个月过去了,周四的晚自习放学,妈妈在为名广场接他,他当着妈妈对我说“黄老师我好爱你,我喜欢这个学校!”。他妈妈当时听了他的话都愣住了,妈妈说他从来就没有说过这样的话,真的谢谢黄老师。我知道我对他的爱他感受到了!对他们而言我不仅仅只是老师。孩子们叫我“黄妈妈”。

我关心、爱护、尊重每一位学生,从不挖苦讽刺他们,请学生承担任务时,也采用询问、商量的口吻进行;教育学生要搞好团结,我首先和学生交知心朋友,使他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我为孩子们营造安全的说话环境,孩子们信任我,尊重我。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

【原创】为明如亲、如友、亦如家——我与为明的故事 【原创】为明如亲、如友、亦如家——我与为明的故事

二、培养优秀的班干部

班部的工作能力不仅需要时间的磨练,更需要班主任的精心培育。

1.锻炼和启发的学生班级管理的才能

在班级干部遇到问题时,我往往不是直接告诉他们具体解决的办法,我会问他们这样八个问题,让孩子们学会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一个问题是:“发生什么事情了?”第二个问题是:“你的感觉如何?”第三个问题:“你想要怎样?”第四个问题:“那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第五个问题:“这些方法的后果会怎样?”第六个问题:“你决定怎么做?”第七个问题:“你希望我做什么?”第八个问题:“结果怎样?有没有如你所料?”或是“下次碰见相似的情形,你会怎么选择”。

  2.榜样引路,树立学生典型,教师也要以身作则。

班主任需留心班干部中有特长的人,提高他们在学生中的威信。这对于提高班干队伍的素质能起到促进作用。班主任在平时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的言行,直接影响到每位学生,所以作为班主任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做学生的榜样,使学生从点滴小事中受到教育。

3.在对班干部班级管理中,应扶放结合,加强指导。

班干部的工作能力是长时间培养出来的,向班干部们传授工作方法是培养过程的重要一环。班主任应为学生干部提供取得成功的机会,从而使班干部能够放开手脚大胆管理班级。班级管理工作放手给班干部时,班主任要给予学生班干部信任和鼓励,要大胆放手,给他们提供创造各种条件,使班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从而完善自我。每当班干部顺利完成一项工作时,班主任应对完成任务作总结,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当班干部犯了错误时,班主任要满怀热情地帮助他们去认识并改正错误。

班干部是班主任工作的左右手,在对待班干部的时候,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应该热情爱护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培养教育他们,又要严格要求他们。不能一味苛求,过分的责备,更不能听之任之,不闻不问。我经常会和班上的班级干部说“你的权利有多大,监督你的人你就有多少!”

【原创】为明如亲、如友、亦如家——我与为明的故事 【原创】为明如亲、如友、亦如家——我与为明的故事

三、勇于探索班级管理新模式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勇于探索新的班级管理模式。从开始的满头雾水到后来的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到现在的班级自主管理。我勇于创新,不断完善和改进,已有了自己的一套管理方式。

1.班级管理采用异质管理。

原本班级的班干部划分是一名班长,一名体委,多名小组长等,但是慢慢我就发现了问题,班长的权利较大,慢慢的就变得很骄傲,不但成绩开始下滑,在班上也出现了以班长的身份欺压其他同学,甚至出现了一次班长拿扫把伤人的事,使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班干部的责任划分出现问题,所我及时的调整了方法,才用双班长的模式,即班级两名班长,同时管理班级,责任一致。虽然情况有了好转,但是慢慢的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两名班长由于责任一样,互相开始竞争,各自拉拢班上的同学,经常出现在管班的时候出现分歧,吵架,后来甚至互相拆台,互相找对方的缺点和老师告状。出现这些状况之后我发现,这样的划分也有的很大的问题,我开始陷入了困境,不知道怎样才是更好的解决办法。

学校开展小组合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方法,我豁然开朗,为什么我不试试把这种小组的分组形式采用在班级的管理上呢,班级的管理也可以采用异质管理。这种模式是我在常规的班级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的创新。我把班级的班干部进行了重新调整,多位班长不同职责,管理别人的同时也受别人管理。例如:班长1:她领导能力强,性格比较强势,做事干练有效,负责集合、整队、处理突发状况。班长2:性格开朗,心细善于观察,负责记录班级上课状况、处理同学间的矛盾等。班长3:(卫生班长)负责班级内外卫生、个人卫生等。班长4(安全班长)负责班级财产、学生财产安全、课间安全等。这种模式很有效的解决了之前出现的所有问题。

2.班级“国家”管理模式

很偶然的一个机会我阅读了陈晓华老师的《班主任突围》这本专业著作,汲取“营养”。 这篇重在给班主任松绑,解放班主任,通过部落制团队的自由组合、自主管理,追寻创意突围,达到一日常规甚至晚自习都可以无人监管的境界。他在书中分享的班级自主管理体制使我产生灵感,使我对班级管理的研究信心倍增,决定要向班级的自主管理转型,要以学生为主体,把班级的管理交给学生。

一年前我开始我探究新的班级管理模式。班级就想一个小的国家一样,所以我把我班级管理模式叫做班级“国家”管理。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在推行过程中让学生实现了个体的成长。

班级“国家”管理,是指师生共同建立规章制度,在班主任的指导和帮助之下,以“省份”这样的团队形式参与班级日常事务与班级建设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最终达到学生的自我管理,让学生在为班级出力的过程中培养起集体的归属感。

班级“国家”成立了值得欣喜,但是如何经营好那就得费一番心思。从“国家”模式的建立、领导队伍的选拔、出台“省”管理细则到绞尽脑汁,攻克班级所遇难题 等等,可以说这个过程是艰辛的,班级“国家”管理模式要能运作得更顺利,较好地发挥出它的实效需要较长的时间。总之,班级“国家”管理模式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恰如其分地推行这一模式,考验的还是班主任的功力。虽然这样新的管理模式已开始运行一年多年,但是像这样的自主管理的探索没有休止符,我在前进中探索,在探索中完善,使之能更好的服务于学生,让自己所带的班级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新加坡植物园2017年暑假

四、收获颇多、一路感动   

回首十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我悟出一个道理:只要肯倾情付出,定能换来学生的真心回报。在德育工作中,我始终认为真心关爱,才是最好的管理方式,对学生多一点理解和尊重,给学生以自尊;多一点表扬和鼓励,给学生以自信;多一点耐心细致的教育,教学生以真理;多一点体贴和温暖,给学生以真情。   

记得那年因为有孕在身不能当班主任,竟然有好多学生家长跑到校长室说非要我当班主任,这对我的工作是多么大的肯定;再苦再累也心甘!考试时学生的一句“老师,我会成为你最棒的学生”,这对我是多大的安慰;家长每每的一句“孩子放在你手上我放心”,这对我是多么的信任……   

这么多年来,我最欣慰的就是每年的节日,我那忙碌的手机总能收到那么多的祝福和问候,一句“黄老师我爱着你,你辛苦啦!”足以激励我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我绝不是教师中最优秀的,我的学生未来也不一定是各个行业中最出色的,但我相信我的学生会是各个领域里最不惧失败的那个!

【原创】为明如亲、如友、亦如家——我与为明的故事

总之,我的班主任生涯中,最多的关键词不是苦和累,而是快乐和感动!我的生命因为孩子们而更充实!更精彩!我为学校,为学生付出太多,我既不图名,也不图利。我只是认为:作为为明的一份子,服从领导的安排,与学校荣辱与共。尽心尽力的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工作。作为一名教师,千万别误了别人的孩子。

教书育人是我人生的选择,做一名有爱心、有责任心的教师是我人生的目标,做一名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是我一生的追求。“倾一腔热血,铸不朽师魂”,这就是我一个班主任的真实写照。回顾过去,为培养学生,为教育教学工作,我付出了自己的心血,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感谢领导们对我工作的信任和帮助,我有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做得更好,也将取得更加突出的成就。

过去的十年我有为明,未来的十年为明有我,我和为明共同成长,绽放华彩!祝福为明的明天越来越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