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之情,文中之气
2019-05-07 本文已影响2人
东十八月
过于修饰、过于精致的文词,反而会损伤文气,达不到极天然的状态。
文章高低,往往不在文辞,而在于性情与气魄。
如陈子昂的一声叹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没有韵,没有式,却传千古。
还有荆轲的“风萧萧兮易水寒”!
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
王勃的: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李白的: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汉代乐府《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都是如此。
心中之气,心中之情,心中之志脱口而出,千载之下却让人一触便知,如在近前。
一时慷慨,出自此心,遂成千古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