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转型:是长痛不如短痛 还是温水煮青蛙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一部分制造型民营企业得益于早期的劳动力红利,发展成为中等规模的企业,但其中许多企业仍旧是家族式管理或半家族式管理。服装智能制造精英俱乐部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是旧情难舍,老板带着亲戚和一帮忠诚的跟随者一步步将企业做大,出于感情和道义,不想放弃旧部,即便是明明知道有些旧部已经不合适未来发展;
二是新人难留,有前因也必有后果——即因旧部重权在握、手眼通天,新的职业经理人就算是有三把刷子,未等第一把刷子耍玩,就被排挤出门;
三是放不下的“团结心”,企业出现危难时,旧部们一定会团结一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而这种团结心更让老板不愿轻易冒险去代换旧部。

迫于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许多企业开始尝试推行精益生产管理,但大家却忽略一个重要因素:精益生产管理成功的前提是组织变革管理。这是一个新的生产管理模式,需要有创新精神和接受变革的管理组织。
服装智能制造精英俱乐部说,旧部组成的管理团队有以下几个特点:

1、帮派化
由于对未来的缺少安全感,往往喜欢抱团,比如把自己亲戚朋友介绍到企业中或提拔亲信,久而久之就在企业内部形成各种小帮派。
2、固步自封
过去的生产方式让企业生存和发展过,而他们也花费了很多年才对现有的管理方式了如指掌,不愿再轻易去尝试新的方式。
3、信仰计件制
多数制造型企业的薪酬管理都是计件制的,这样管理起来比较简单容易。这些特点对精益生产的推行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①“帮派化”与精益的“流程化”相克;
②“固步自封”与精益的“持续改进”相克;
③“信仰计件制”一直是精益后期推行“标准化作业”“质量管理”“单件流”等的天敌。

服装智能制造精英俱乐部总结说,若要取得精益生产的成功,老板必须要忍痛割爱重新建立新的管理组织。正如赵匡胤在杯酒释兵权中一样,长痛不如短痛,替换这些不愿变革的老臣子,补充职业经理人,让企业走向职业化管理,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或许会有些许倒退,但是这样的倒退的短期的,只要有足够的决心,管理得当,即使有些许倒退企业但是从长远来看企业会发展的更快,路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