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经典的类型,建立读经典的视野。缺什么,补什么,活学活用
2019-10-24 本文已影响0人
抱朴讲堂泽溪

文:杜保瑞,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
本文导读:
为什么要知道经典有哪些类型?
建立视野,为我所用,而不是陷入深渊,不知身在何处,这样就不能为我所用了。
知道读什么,缺什么,要补什么,然后用什么。
读经典就是让古人带领我们成长的一个读书历程。

中国文化非常的浩瀚,传统的哲学经典也非常多。我现在讲的经典已经略去了文学的史学的艺术的这些经典,完全直接集中在思想类,哲学类经典上。即便如此,这些经典还是份量非常的多,种类非常的多。
所以我们要先谈一谈经典的类型有哪些?为什么先谈这个问题呢?
因为我们要建立一个读经典的视野。
读经典,经典是要为我所用的。
如果你是十几岁的年轻人,是由老师长辈告诉你要读哪一部经典,当然你就接受了。但今天如果你已经是二十几岁,大学本科毕业,三四十岁。在社会职场工作,五六十岁掌握社会资源,或者已经进入退休状态的生活,只是为自己而读书的话。
那么我们读经典就是要为我所用,所以你要建立一个视野,而不是陷入这么多经典的汪洋大海里面,结果不知道身在何处,你不知道身在何处,那么你所读的经典就没有办法为我所用。
所以我们要先知道经典有哪些类型,你读的是什么?你自己现在缺的是什么?你应该补的是什么?搞清楚后你就可以知道用什么。
所以我们读经典,就是要让古人带领我们成长。
这样便成了我们人生的历程,也就是读书的历程。

下期我们主要讨论经典所面对的问题:
个人修养(三教)、
社会应用(先秦诸子)、
国家政治(儒法)、
天地自然(道佛、列子、淮南子)、
生死健康(道佛)。
看现在需要什么,就好好读什么。
有任何建议或者想法,希望能够在留言区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