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院电影漫谈

电影不必是每一个人的“神”

2019-10-17  本文已影响0人  JuneLim
I, Daniel Blake 海报

《我是布莱克》从一开篇的黑屏起就戳中了许多人的共鸣点。

布莱克申请就业津贴,需要回答工作人员的问题,可那些问题一直在兜圈子,布莱克称自己有心脏病,可以直入主题,但工作人员仿佛手机上的“人工弱智”一样,只会按照程序来执行。

《当幸福来敲门》里,主角喜欢用一些词来分别形容自己人生的几个阶段。

被命运逮捕

而《我是布莱克》用开篇的这段2分多种的黑屏,概况了100分钟里布莱克余生唯一的阶段,就是不断地被各个办事部门玩弄。

比如布莱克不会用电脑在网上填申请表,工作人员告诉他有一个帮助阅读障碍者的专属热线,但必须在网上预约。

从布莱克的体格,以及他的脾气来看,年轻时他应该是一条硬汉,如今却被繁琐的流程和更新迭代的科技折磨得苦不堪言。

硬汉并不代表欺凌弱小,相反他在凯蒂一家身陷绝境的时候伸出了援手,两人互相慰藉,结成了犹如《小偷家族》里那种没有血缘关系的羁绊。

宛若一家

布莱克在和凯蒂的儿子玩耍的时候,曾经出了一道题考他,问的是鲨鱼和椰子,哪一个杀人比较多?

布莱克给出的正确答案是椰子。设置这道题的用意其实比较明显,像布莱克这样的硬汉,遇到鲨鱼,或是洪水猛兽,都是不会惧怕的。

可是布莱克和凯蒂的现状却像是忽然掉落的椰子,在他们靠近的时候并未发现威胁,一旦砸下来,才发现这是致命一击,根本无力还手。

电影最触目惊心的场面,是凯蒂在救助中心领食物时,因为太饿,还未等意面送到,就开了罐头,将食物塞进嘴里,这并非发生在战乱年代,而是在号称福利完善的“太平盛世”。

因为失态而羞愧

布莱克和凯蒂均无法将对方当作救命稻草,因为他们同深陷沼泽,只能一同下沉。人们对他们的命运看法不一。有人会责怪他们为何要走进沼泽,有人则批判制造沼泽的土地。

导演肯·洛奇属于后者,《我是布莱克》上映时,他已80高寿,却仍像个热血青年一般奔走于底层社会,为他们发声,为他们战斗。

肯·洛奇凭借此片在第69届戛纳电影节中拿到了金棕榈,得奖免不了争议。部分影评人认为影片过于直白,缺乏电影性,或许也有一定的依据。

肯·洛奇将视角对准了底层世界,客观上封闭了部分其他阶层的视角,是相对“独裁”的一种做法。

正面刚社会

而肯·洛奇本人也游走于导演和社会活动家两重身份之间,导致他的电影兼具电影属性和工具属性。认为《我是布莱克》配不上金棕榈的,大概是觉得本片的工具属性大于电影属性。

但我个人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既然电影可以作为商业的手段,那么也无需苛责它成为社会活动的一种工具。电影不必是每一个人的“神”。

若从感性出发,其实希望《我是布莱克》能发挥它的工具属性,在社会层面取得反响。正如《熔炉》之于法律,《岁月神偷》之于永利街。这对于工具本身来说要比一座金棕榈更有意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