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500字每天写1000字文学共济会

谢冰莹:我念书、逃婚、当兵、上战场,我的人生自己做主

2019-01-03  本文已影响2人  雨热

​​​谢冰莹

出生于上世纪初

原名谢鸣岗,字凤宝

湖南新化是她的家乡

她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女兵

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兵作家

谢冰莹一生出版的小说、散文、游记、书信等著作

达80余种、近400部、2000多万字

代表作有《女兵自传》等

相继被译成英、日等10多种语言

其中《小桥流水人家

被选入2013年人教版实验教科书语文第八课

她长于富家地主

父亲知识渊博、致力教育

母亲精明强干、家教极严

谢冰莹10岁入私塾,周围全是男同学

爱学习、淘气、叛逆、顽强

12岁绝食斗争得以进入大同女校

后来就读湖南第一女子师范

异常刻苦,人称“书呆子”

1926年,武汉黄埔分校招女兵

此时家中正逼着谢冰莹结婚

为逃避封建婚姻

谢冰莹考入军校,当了兵

1927年,谢冰莹作为宣传队入伍参加北伐

随叶挺师长的部队讨伐军阀

她在行军间隙,将所见、所闻、所感

记录成文,寄给《中央日报》副刊主编孙伏园

一经发表蜚声中外

此为谢冰莹的成名作——《从军日记》

其中有爱国热枕,有革命激情

有女性解放,有自由与奋斗

得知其经历的罗曼·罗兰曾向她至信

称赞她是“努力奋斗的新女性”

大革命失败,谢冰莹返回家乡

立即被母亲关起来

原来早在三岁时,谢冰莹就被许配了人家

谢冰莹死活不从,三次逃婚,均告失败

第四次她假意顺从,来到夫家,拜堂成亲

却对丈夫摊牌,表明二人并无爱情,

必不得幸福,劝其放手

丈夫萧明亦是封建婚姻的受害者,知道感情勉强不来

在与萧明做了一段时间名义上的夫妻后

谢冰莹借去大同女校为由,

离家出走,与萧明登报解除婚约

1931年,谢冰莹留学日本

1932年,谢冰莹回到上海,淞沪战争爆发

白天,她救护伤员,晚上写稿,编辑《妇女之光》

1935那年,谢冰莹再度赴日学习

入早稻田文学院攻读西洋文学

1936年,伪满的溥仪赴日

谢冰莹因拒绝参加欢迎仪式

被关入狱中,遭严刑拷打

三星期后,由柳亚子先生声援,

驻日领事馆保释

谢冰莹才逃出虎口

回国后,谢冰莹在南宁高中教国文,

并编辑《广西妇女》

1936年,谢冰莹自传《女兵自传》出版

引起轰动,畅销中外

谢冰莹奔赴抗日前线

抱定“不灭倭寇,誓不生还”的决心

以“救一伤兵,就是杀一敌人”的信念

谢冰莹辗转各地组织教导救护队,参与战地救护

在抗日战争期间,谢冰莹发表近百万字的抗战作品

成为了珍贵的历史材料

田汉赠给谢冰莹的诗这样写道:

谢家才调信纵横,

惯向枪林策杖行。

应为江南添壮气,

湖南新到女儿兵。

谢冰莹有过三段感情

符号,黄埔同学

黄维特,教育工作者

贾伊箴,知识分子

最终与谢冰莹白头偕老的是贾伊箴

悲欢离合皆成过往,追求婚姻自主的精神才应铭记

谢冰莹之后定居美国

2000年1月5日

谢冰莹在美国旧金山逝世,享年94岁

她曾说过:“如果我不幸地死在美国,

就要火葬,然后把骨灰撒在金门大桥下,

让太平洋的海水把我飘回去。”

THE END

文/雨热  图片来自网络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多多转发,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