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尽力而为变成顺其自然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主题征文第73期“顺”专题活动。
恍恍惚惚,又是一年过去,匆匆数来,人生已过大半。
回首往昔,人生半哀乐,翘首前路,天地有顺逆。
迈过了不惑之年,依旧有无数困惑,看过无数励志视频,总是找不到改变的可能性,在感动和反复中浪费着时间,却假装自己也曾努力过。
要让努力成为习惯,顺其自然才能彰显出它应有的意义。
从元旦初始到今天一共52天,一天不落,在简书购买的笔记本上留下了《诗经》和《道德经》的抄写。简单的形式上的努力我总是可以完美完成,不需要动脑筋的事情,我总是可以做到最好,既可以在本子上留下痕迹,又可以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努力,这样的工作最得我心。以前还想过要每天背一首诗歌,可是这项工作重复之后发现背过就忘,如果累积起来,这样的工作量实在太大,而且不能被别人看见,于是就舍弃了。
抄写和背诵有意义吗?我不能确定,语文的学习效果总是不能得到及时体现,这一点也是教学生涯中最大的困惑,如果努力可以及时被看见,那么我的教学是不是也能更高效?总是说日积月累,可在及时行乐的今天,有多少人能忍受冷板凳的煎熬。
想到贾玲大火的《热辣滚烫》,有感动有诟病,可是有一点没有人敢抹杀,那就是贾玲是实实在在去做了,而且她的努力被记录,被看见。想到了曾经火过一段时间的网络自习室,一个人一盏灯,几本书一支笔,把一个人以小时为计的努力浓缩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内展现在网上供人点评,获得无数认同,为什么认同,因为自己做不到,于是看别人的努力当做自己的努力。
春节假期,读完了一本书,《刺猬的优雅》。读书一向是所爱,只是最近读书总是急躁,功利心较重,没有以前从容,可以花更长的时间去揣摩其中滋味,也会摘录更多文章中的语句,做好读书笔记,如今读书好像是在完成任务,总想着一个月一定要读完两本书,至于在这两本书中学到什么,似乎可以把这部分内容放到稍微后面一点去。
想要很多,总想在读完一本书后有所得,可事实上多数的时候压根就是无所得,甚至很多内容都是边读边忘。在《刺猬的优雅》中有几只刺猬来着,是两只还是三只,我不确定,在文本中还是找到了一些共鸣点,我和门房一样喜欢躲在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不要被太多的关注,又特别渴望得到关注。
还不如刺猬门房勒妮在她的门房中依旧有精彩的一片天地,她读书,她读巴尔扎克、马塞尔·普鲁斯特、列夫·托尔斯泰、司汤达,她读过并能引用《德意志意识形态》《追忆似水年华》《邦斯舅舅》《茶之书》《茶泡饭之味》其中内容,而我,什么都做不到,连刚读过的《刺猬的优雅》也记不住其中多少论断。
有人聊假性努力,或者我也是其中一个,还是要尽力而为,“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让自己的尽力而为成为顺其自然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