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第二(10)

2020-10-14  本文已影响0人  妙行如涣
25

【原文】: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章旨】:本章是孔子论观察人的方法。

注释】:以:当“做”解。由:由来。安:心的所安,意的所乐。人焉廋哉:焉,副词,作“如何”解。廋音搜,隐匿。言观人如此,去哪里隐藏其情呢!

【语释】:孔子说:“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考察他处事的动机,了解他心安于什么事情。那么,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

 【释义】:

这一段话是教导我们知人的方法,在“学而篇”里,孔子讲,“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我们不了解别人。知人非常重要,这一章讲的“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是孔子教我们识人三部曲即视、观、察,三者浅深递进。

第一步,“视其所以”。朱子在《集注》里说,“以,为也”,“视其所以”的“以”当为字讲,就是视其所为,他干的是什么?是为善还是为恶?朱子说,”为善者为君子,为恶者为小人“。这是直接从做的事来判断,如果做的事是善的,那么就是符合君子的行为,而做的是恶的行为,那么就是小人的行为。这是第一步,从他的造作、行为去观察。但他究竟是小人还是君子,还不能马上定论,还需要看他这个行为背后的意图、发心。此外,古注中,如何晏的《论语集解》把“以”当“用”字讲。皇侃的《注疏》里说,“即日所行用之事”,即日就是当日,近在眼前的,今天做的事情,近期做的事情。也就是日用寻常之事,看眼前的事,从近处看人。结合起来,就是看眼前,直接观察得到的他在干的事情。这个比较容易见到。但是眼见不一定为实,要多方面,更长时间,更大范围的去观察,从而能发现他行为背后的发心等。这便是第二步,“观其所由”。

第二步,“观其所由”。朱子讲“由,从也”,当从字讲,从哪来的意思。“事虽为善,而意之所从来者有未善焉,则亦不得为君子矣”。从事上来看,他的所为是善,可是他的念头,他为善的意念从哪来?是真正为了民众,还是为了自己?是公还是私?要看他的背后的意图是什么,来判断他这个善的真假。公者为真,私者为假。假如他的所作所为,出发点是为了自私自利;,那就不善。以不善的存心、意念做出来的善,虽然是有利于大众的,但只能说这个事情是善,不能说他这个人是善,他“不得为君子”。换句话说,他是个伪君子,做出一个样子在行善,其实他的意念还是自私自利,从自己出发的。可能是为了自己的名闻利养,可能是为了别人的恭敬赞叹,说他是一个好人,是君子、大善人,他图别人的赞叹,这不能称为君子。所以看一个人是善还是恶,是君子还是小人,真要仔细去观察。

在明朝,袁了凡先生有一篇家训——《了凡四训》,就讲到善有真假、大小、偏圆等等,讲了十个方面。我们应该认真地细细地读,读了之后,才晓得如何去观人之真善还是假善,这里讲的“观其所由”,从这里判断。

在清朝末年有一个官员,他有很多钱,后来退休了,在家乡做了很多好事,修桥补路、周济贫苦,整个乡都称颂他是善人,可是最后没想到他暴病而亡,不得好死。他的夫人想不通,为什么自己的先生是个大善人,最后还不得好死?后来辗转问到,原来他先生过去曾经做了大恶,在他当官的时候,朝廷有一次赈灾,由他负责发放赈灾款,但是他昧着良心,把赈灾款贪污了。导致很多人因此而饿死。这个事情除了最亲密的几个朋友知道以外,其他人都不知道,连他夫人也不知道,后来是他的一个朋友讲出来的。原来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他昧着良心得到这一笔赈灾的巨款,拿出一小部分出来做慈善,怎么能抵挡、弥补他的罪业?所以为善,有阴有阳。所谓阴是别人看不见的,不为人所知的;所谓阳是为人所知的。阳善是你做慈善,大家都赞叹你,说你是大善人,大慈善家。要知道,名也是福,你出了名,就把福给享完了。他的这个福不仅没有留住,他的恶还是阴恶,他从来没有告诉别人,积在内心深处,而天地鬼神明了,所以最后报应现前。就像孔子在《论语》里讲,“吾谁欺,欺天乎?”你欺骗谁?你难道还能欺骗上天?

但是,这个人背后的意图,真正的用心怎么能观到呢?何晏的《论语集解》还有一个解释就是把“由”当“经”字讲。皇侃解释说,“从来所经历之事”,从过去所经历的事情,来观察这个人,观察他一贯的为人、行事风格、动机等。或者也有老师解释为“路径”,他做这件事的整个过程,在过程中也可以发现一些真实的动机。比如一个经常做慈善的企业家,大方的把他企业中利润的一部分拿出来做慈善,但是发现他这个利润的来源并不纯粹,很多偷工减料以及偷税漏税等。或者做慈善的同时,拼命的请记者等给他做好事的行为大肆宣传,唯恐天下人不知道。所谓,善恐人不知,不是真善。通过观察更多他做这件事的全过程、细节,就能观到其真正的意图、发心。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观其所由”比“视其所以”更加深入。

观人识人切记不要轻易下决定,多点时间去观察,多点范围去观察,除非你有极高的修为,或者一些易术,可以直接“下载”到信息。

第三步,“察其所安”。“察”是比观更详细的观察。朱子讲,“察,则又加详矣。安,所乐也。所由虽善,而心之所乐者不在于是,则亦伪耳,岂能久而不变哉?”这是更深入了,看他的所安,安当乐讲,他乐于做什么事情。孔子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真正乐之的事情,才是所安的事情,如颜回的安贫乐道。他是真把心安在道上。所以,处处以道为第一乐。这样才会有,“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行为。因此,“察其所安”是观察他内心真正的存心,所安之处,所乐之处。很多时候,表面上真在做的事情,也许并不是他真正喜欢,而是迫于无奈,看到别人行善,自己不行善不好意思,勉强为之,就不一样。或者在这样的位置,必须做出行善的事情。比如孟子讲的那些“以力假仁者霸”。霸权者用武力扩张侵略,而又粉饰以仁道,想骗得善良的百姓的归顺或者他国的合作等等,这便是“假仁假义”。非真好善,好仁,是把仁当一种术了。而那些偶尔为之善,勉强为之的,因为不是内心真的乐,偶尔发了慈悲心,去做做公益,布施自己的钱财,但是只是做了几次。做久了就不肯干了,觉得亏了。比起这个无私的帮助他人,还是更爱自己的享受、拥有。也有发心来学道修道的,也是一开始受了身边人的影响,去学了,还口口声声说要立志学做圣贤。可是没过几天就没影了,还是追逐名利或者娱乐享受了。因为名利财富才是他内心最想要的,学道修道不是内心最想要的,能安自己的。

所以,这个“察其所安”的确比“观其所由”还要更进一步。皇侃的《注疏》里讲,安是“谓意气之归向之也”。他的意念所归向,也是内心真正的志之所向。与朱子说的“乐”有相似之处。而要观察到对方这个内心隐微的存心,必须要“沉吟用心忖度之也”,细细的揣摩,用心的思维这个人的存心是什么?是一个立志于圣贤之道的人,还只是嘴上说说,实则还是喜欢这些世间的财色名食。而事实上这个内在存心,别说是观察别人,有时候看自己都看不清。我们很容易自欺欺人。自己觉得自己很高尚。其实背后的那些小心思自己都没察觉出来。自己把自己给骗了。这个就需要很高的心性修为真诚的内心,并在很清静的状态下去体察。

所以,“视其所以”是看当下、近期所做的事情,直观便能看到;“观其所由”是看所做事情背后的起心动念,出发点,全过程。要调查、研究、分析。观比视难度要大。“察其所安”是看他真正的存心,他的本性,他的志向。这是更加深隐的内心深处的种种念头,至隐至微,要细细的去察看,感受。

孔子教我们的这个识人三步,层层深入,要掌握精熟是需要一番功夫的。而这个功夫的核心还是修炼自身的清静,并从观自己开始。

道德经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往往我们首先要能先看清楚自己才能看清楚别人。因为毕竟明自己的心更容易,保持完全的真诚,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不断反观内省,但求诸己。从自己日常的行为、造作去反省。看自己每个行为背后的起心动念是为大众还是图名闻利养?如果有不好的存心,要细细地去洗涤干净。让自己的心地纯净纯善,然后就能观人了。观人也能很准确。为什么?这是自性中本有的智慧。六祖坛经中慧能大师证悟时道,“何期自性本自清静!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本自具足的清静本性,就像能照见一切的镜子一样。人人内心都有这样的明镜,不需要到处攀缘追求。只需把覆盖在镜子上的灰尘擦拭掉,镜子照的功能即刻恢复。这个灰尘就是我们的那些妄想、烦恼、尘劳。比如我们对一些人有偏见、憎恶、嫉妒或者有过度的亲爱、怜悯、畏敬,那么去“视”、“观”、“察”的时候就像带了有色眼镜,看不到本来的样子了。因此,我们只有先“视”、“观”、“察”我们自己,把自己看透,把自己的这些贪嗔痴慢统统看透,并磨掉,恢复到明镜本有的照的功夫,我们才能看到别人的贪嗔痴慢,起心动念。甚至当我们心清静到极处的时候,完全无我的时候,只要看一眼对方,就能感受到对方的起心动念,前因后果,过去未来。就像佛能一下照见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之心。

学修思考:

(1)请用自己的语言讲解孔子给我们传授的识人三法。

(2)如何才能修炼好这个识人三法。

妙行2020.10.14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