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叙事,不如苦练基本功!(5商260完结)
【5分钟商学院】-刘润-学习摘要(持续更新)
刘润:中国最贵的商业顾问
(微软(中国)公共事业部战略合作总监)
260全年总结:从基本功,到格斗术
概念:全年总结
第一,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其商业逻辑
商业的本质,是交换。商业篇是用产品,交换用户的财富;管理篇是用财富,交换员工的能力;个人篇是用时间,交换自己的能力;工具篇是用方法,交换前三者的效率。
用交换的第一性原理,去理解整个商业世界,你就会发现: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其商业逻辑。
第二,你以为的顿悟,可能只是别人的基本功。
一定要学好这些经济学、管理、商业大师用顶级的智慧,和一生的经验教训,为你总结的基本功。记住,思考,无法代替学习;要懂得用学习,省去你瞎琢磨的时间。
第三,巨人过河,是不需要策略的,踏水而过。
不管创业还是打工,你干得那么辛苦,可能真是因为基础能力不够。悲情叙事,不如苦练基本功。
小结:5商第一季结业典礼:
1)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其商业逻辑;2)你以为的顿悟,可能只是别人的基本功;3)巨人过河,是不需要策略的,踏水而过。
259工具篇总结:不要做装备派,要做个装备精良的实力派
概念:工具篇总结
第一,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把那些看似飘忽不定,不可说的道,变成可执行的术,提高结果的确定性和品质的稳定性。
第二,不要做装备派,要做一个装备精良的实力派
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才能变通使用兵器,不让兵器伤到自己。
小结:回顾整个工具篇
工具篇:1)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要参悟道理,也要善用工具;2)不要做装备派,要做一个装备精良的实力派。不仅要懂得工具,更要真正理解工具背后的逻辑,以及具备使用这些工具的实力。
258个人篇总结:所有问题,最终的最终都是个人的问题
概念:个人篇总结
第一,最可怕的能力,是获得能力的能力
用高效可怕的勤奋,把时间换成能力,就是获得能力的能力。
第二,人与人最大的差别,是认知的差别。
人最大的悲哀,是在低层次上早早形成了自己的逻辑闭环;
小结:回复整个个人篇
个人篇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组兵器,因为我相信,所有的问题,最终的最终,都是自己的问题,都要从个人身上找原因。
257战略大于组织,组织大于人,一错全错
概念:管理篇总结
第一,所有企业与员工,本质都是合伙关系
雇佣关系,只不是合伙关系的一种形式。你激励员工,就是围绕这四点,不断调整相互的比重。
第二,一切管理问题的思考顺序都是:战略、组织、人。
人,是一切管理问题的根本。但恰恰因为此,在思考管理问题是,人,通常是最后才应该考虑的因素。战略大于组织,组织大于人。一个错了,就全错。
小结:回顾整个管理篇
在管理篇我与你聊了管理的五个基本理论,聊聊选育用留,聊了激励,聊了从员工到经理,从经理到总监,从总监到ceo。
如果要从中升华出两个核心的话,我认为是:1)所有企业与员工,本质上都是合伙关系。注意,工资、奖金、股权、价值观的不用用法;2)一切管理问题的思考顺序都是:战略、组织、人。
256商业篇总结:商业世界的左脚、右脚,一步一步,从不踏空
概念:商业篇总结
第一,传递价值,就是利用效率的手段,降低定倍率
传递价值,就是在传递这三件事: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今天商业世界的很多新现象,你就会豁然开朗。所以,所谓的新零售,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
第二,创造价值,就是用创新的方法,提高定价权
所谓创新,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我就是摇做出一个你做不出来的东西。你做不出来?那我就卖1万元,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小结:回顾整个商业篇
回顾整个商业篇,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创造价值,是用创新的办法,提高定价权;传递价值,是用效率的手段,降低定倍率。创造价值和传递价值,就是商业世界的左脚和右脚。一步一步,永不踏空。
255基因技术:如果你能活120岁,你打算如何规划人生?
概念:基因技术
随着对出生缺陷的预防,肿瘤基因的治愈,人类的寿命将会越来越长。
运用:关注以下几个趋势
第一,人类的生命周期,越来越长
如《百岁人生》所说,未来,你很可能拥有多段人生。读书一段时间,工作一段时间,在读书一段时间,再工作一段时间。
第二,产业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
唯有不断学习,才是唯一正确的策略。
254奇点临近:据说2045年,奇点将要临近?
概念:奇点临近
人工智能分三种: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和超级人工智能。库兹维尔提出,科技的发展是符合幂律分布的,前期发展缓慢,后面越来越快,知道爆发。
运用:我们今天应该做些什么?
第一,保持健康;
第二,努力赚钱;
第三,关注科技;
253人工智能:你的工作,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
概念:人工智能
四件事:语音识别、视觉识别、数据挖掘和极其学习。
运用:建议创业者关注几个领域
第一,金融
第二,医疗
人工智能,在X光片识别、准确判断、个性化医疗、甚至手术,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生活
大部分人需要思考5秒以下的事情,都可以由人工智能代劳。
那些领域人工智能还做不到?下面这7个领域:1)跨领域推理;2)抽象能力‘3)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4)尝试;5)自我意识;6)审美;7)情感。
252零边际成本社会:未来会不会所有商品都免费?
概念:零边际成本社会
边际成本就是每多买一件商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加。
整个工业革命,就是一个降低边际成本的革命。机器人技术、流水线管理,都是降低边际成本的努力。设备、机器人不断取代人的体力劳动,导致商品越来越便宜,人类财富爆发式增长。
运用:脑洞打开的网络游戏
人类的劳动有两个作用:创造财富和分配财富。当不需要创造财富时,分配财富就是关键。
小结:认识零边际成本社会
随着科技的发展,商品的边际成本越来越低,最终几乎为0.
这可能导致所有商品都将免费,商业社会的基本功能,从创造财富和分配财富,变为只需要分配财;而分配财富的方式也许会是:打游戏!
251去中心化,商业的世界,必须要有一个中心吗?
概念:去中心化
利用互联网的连接效率,去掉了一切中间环节,去中心化趋势。
延伸:区块链和比特币
区块链对商业世界的本质价值是:去中心化。比特币,就是基于区块链技术上的,去中心化的货币。
小结:认识去中心化
在连接效率不高的时代,中心化的星状结构,是组织资源的最有效结构,但到了连接效率突飞猛进的互联网时代,去中心化的网状结构,逐渐变得更加高效。
250刘润五本书:希望只是给你启发,求知过程给你更大启发
概念:刘润五本书
第一本,《2012,买张船票去南极》
第二本,《人生,就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旅行》
第三本,《传统企业,互联网在踢门》
第四本,《互联网+,小米案例版》
第五本,《趋势红利》
249工具书籍:刻意练习,人人都可以是自己的ceo
概念:工具书籍
第一本,艾森·M·拉塞尔的《麦肯锡方法》
第二本,张维迎的《博弈论于信息经济学》
第三本,吴军的《数学之美》
第四本,弗雷德里克S西里尔《数据、模型于决策》
第五本,安德斯·埃里克森《刻意练习》
248个人书籍:个人升级,最重要还是认知升级
概念:个人书籍
第一本,刘慈欣的《三体》
第二本,凯文凯利的《失控》
第三本,克莱舍基的《认知盈余》
第四本,德内拉梅多斯的《系统之美》
第五本,古典的《拆掉思维的墙》
247管理书籍:MBA中,没有一门课教管理
概念:管理书籍
第一本,彼得德鲁克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就是把使用经济资源的效率,由低转高的那群人。同样资源,用创新的方法组合利用,创造更大价值。无高效率,不企业家。
第二本,陈春华《管理的常识》
最接近管理的课,其实是《组织行为学》,这是管理的基本常识。
第三本,彼得圣洁《第5项修炼》
学围棋,可以训练面对未来的博弈思维,这是一种加上时间轴的战略思考能力;学编程,可以训练搭建系统架构的能力,这是一种基于信仰规律的系统思考能力。
第四本,《战略创新者的十大法则》
第五本,肖星的《一本书读懂财报》
学会基本的财务知识。
246商业书籍:商业不是一蹴而就,商业是一路走来
概念:商业书籍
第一本,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的窘境》
第二本,杰里米·里夫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三本,克莱舍基的《人人时代》
第四本,陈威如的《平台战略》
第五本,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
245我的一天: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经验:我的一天
善于利用一切工具,提高个人效率!
244休息运动:如何最高效地休息,和运动?
概念:休息运动
第一,白噪音软件:relaxio
第二,跳绳
243协同软件:如何避免与懒惰握手言和
概念:协同软件
运用:使用协同软件提高团队的协作效率
第一,自动化的PDCA
建立好任务内容、执行者、和截止时间
第二,强制化的smart原则
第三,可视化的scrum
看板,做成scrum冲刺板,实时看到进度
使用协同软文,解决的5个问题:
1、人工管理成本高,工作反馈有误;
2、口头布置工作,理解不透彻,容易遗漏,无据可依,无法问责;
3、工作分解,多人执行,无法追踪;
4、无法理解间接下属的工作情况;
5、计划赶不上变化,过程不可控。
好的协同软件:teambition,trello,worktile或者tower。
242邮箱日历联系人:把基本功,耍得虎虎生风
概念:邮件、日历、联系人
第一,邮件
希望记住两点
1、作为商务人士,千万不要用免费邮箱。
2、保留所有历史邮件。
第二,日历
第三,联系人
241搜索工具:人生80%的问题,早就被人回答过
概念:搜索工具
人生中有80%的问题被人回答过,剩下的20%是需要你自己解决。
运用:如何进化为搜索高手
第一,掌握搜索技巧
最简单的搜索技巧就是-减号,克林顿-莱温斯顿,就可以只搜到克林顿的信息。
减肥|瘦身|减重,能同时搜索出包含这三个关键字的信息。
如果价格intitle,关键字出现在标题中才算数。
第二,善用关键字
掌握搜索工具的技巧,还是不够,真正自己拿的核心,是选对搜索的关键字
240云服务: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通过任何设备,访问任何文件
概念:云服务
简单来说,云,是把数据托管在可信赖的,随时随地可取的第三方。
运用:随时随地访问的云服务工具
第一,随时随地访问文件
第二,随时随地访问照片
第三,随时随地访问一切
239知识管理:用软件帮助收集蓝“大肚能容”,吃尽知识
概念:知识管理
运用:几种信息收集工具
第一,手机扫描仪
比如微软的,office lens
第二,名片识别软件
第三,其他各种收集器
238电子书:你每年读的书,有100本书吗?
概念:电子书
运用:阅读电子书的两点建议
第一,能读电子书,不读纸质书
看个人习惯而定,没有绝对的好坏!
第二,选择好的电子书阅读器
如kindle
小结:认识电子书
越是在碎片化时代,越是要系统性读书。
237移动办公:整个世界都是你的办公室
概念:移动办公
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移动办公
运用:常用的几个移动办公工具
第一,带手写笔的平板电脑
平板电脑创造白板的环境
第二、大屏手机+蓝牙键盘+手机支架
第三、蓝牙耳机手环+电话会议音响+主动降噪耳机
236白板:如何随时随地思考、无边无际地思考?
概念:白板
白板有三个实际作用,1、相对于office软件,更加随心所欲;2、相对于A4更广阔;3、相对于翻页纸更容易擦。
运用:正确使用白板进行思考、发散、创新的几个建议。
小结:认识白板
看上去平淡无奇,其实不断创造神奇的工具,可以把我们从结构化的思维、有边界的思维、不能错的思维中解放出来,帮助我们随时随地,无边无际地思考。
235作战指挥室:外部越是剧烈变化,内部越要集中办公
概念:作战指挥室
基于不断获得的军情,讨论、推演、随时做出决策
为什么不一定要有作战指挥室?这是VUCA,也就是易变、不确定、复杂、模糊的战争局势,对沟通效率的变态要求倒逼。外部外部越是剧烈变化,内部越要集中办公。
运用:作战指挥室的三个建议
一、专用的作战指挥室
墙上最好贴满项目机会、最新数据、客户反馈等资料。最好让大家搬进去办公。
二、专设的快速作战组
不让谁进去快速作战同样重要。不让旁观者和粉丝入队,她们会浪费时间;不让无关的高层入队,他们会徒增压力。
三、专业的信息展示板
在小公司或小项目组,你至少要有足够多的白板,把最新的数据贴在上面。
234视觉会议:让右脑一起来开会
开会时,试着在白板上,把会议的内容画成图,让另外半个人,右脑也参与进来,开一场著名的视觉会议。
概念:视觉会议
视觉会议,同上去是个很有意思的沟通工具。可我不想每次都专门请视觉记录师,我自己可以画玛?当然可以。
运用:10种常见的视觉图
逻辑解构视觉图;
当你想表达事情之间的逻辑关系时,可以试试:利弊图、二维四象限图、分布图、系统图。
利弊图,是把好处和坏处用两列表示,比较权衡;

二维四象限,用对立统一的方法,讨论两个概念组成的四种可能;

分布图,是把数据放在图标中,寻找它们的关系;

系统图,是画出要素间的相互左右,寻找规律。

时间顺序视觉图
甘特图、流程图、历史图;
甘特图,是把任务列表放入时间轴,看清它们的关系;

流程图,注重任务的先后顺序,和相互依存的逻辑;

历史图,是在时间轴上表明关键事件和节点。

发散思维视觉图
思维导图、鱼骨图、曼陀罗图。
思维导图,帮助你从一点出发,发散性地拓展思维;

鱼骨图,帮助你从结果开始,发散性地寻找原因;

曼陀罗图,帮助你从核心开始,发散性地拓展到外围;

233scrum:死磕精神是种精神,但更是种方法
自律地效率工具,scrum。是橄榄球比赛种争球的意思,你可以脑补争球时的敏捷、激情和你争我抢。我今天将的scrum,就是取义于此,广泛应用与it界的一套项目管理工具。竞争没有不惨烈的,只有低水平的惨烈,和高水平的惨烈。
概念:scrum
它是由三个角色(产品负责人、scrum专家、团队成员)、四个仪式(冲刺计划会、每日站会、冲刺评审会、冲刺回顾会)和三个物件(产品积压、冲刺积压、燃尽图)组成的一套项目管理方法。
冲刺,是一次竭尽权力的都安排,scrum的核心,是把整个项目分成若干个冲刺,每次2-4周,冲万一次再来一次。
作为产品负责人,召开冲刺计划会,定下三件事:
1、冲刺目标;
2、冲刺方法;
3、分配任务;
我把目标、方法、分配,画在看版上,作为团队最重要的工作台。
接着,每天早上,要举行每日站会。
团队成员站在看板前,引导大家说三件事:你昨天做了什么?今天打算做什么?有什么困难?
此时不讨论素材质量,会后讨论。
小结:认识scrum
scrum是一套项目管理流程,包括:三个角色、四个仪式和三个物件。scrum的本质,是把一次漫长的长跑,分割成一段段全力以赴的冲刺,通过流程提高效率。
232罗伯特议事规则:如何用十二原则六部法开好一个会
概念:罗伯特议事规则
第一步,动议
动议,就是行动的建议,必须包括时间、地点、人员、资源 、行动、结果。
比如,我动议:投入50万,调拨12人,3个月做出独立app。先动议后讨论,无动议不讨论。
第二步,附议
只要有一个人说:我附议,就可以进入议事流程。
第三步,陈述议题
主持人清楚陈述一遍议题,让大家明确到底讨论的靶子是什么。
第四步,辩论
主持人宣布,开始发言人要先表明立场,再说明理由。
第五步,表决
主持人说差不多了,说:表决把,然后举起了手。
第六步,宣布结果。
小结:认识罗伯特议事规则
为了最高校地获取会议地结论价值,你可以试试罗伯特议事规则。这套规则非常详细,但我希望你记住最精华地十二原则六部法。
十二原则:动议中心、主持中立、机会均等、立场明确、发言完整、面对主持、限时限次、一时一件、遵守裁判、文明表达、充分辩论、和多数裁决。
六步法:动议、附议、陈述议题、辩论、表决、宣布结果。
231 1:1会议:请把和下属的1:1会议,放入日程表
概念:1:1会议
是管理人员定期与每位下属进行的,以对方为中心的一对一谈话。你用1:1会议的方式,把时间投资给他,可以收获更好的业绩,更高的绩效,和更大的忠诚度。
运用:有效进行1:1会议的几个建议
第一,严格定期沟通
提前规划好每个员工的会议,认真对待,而不是有空就聊。
第二,少说少问多听
这败诉后你的演讲会,要尽量遵守25/25/50原则分别为:问、说、听;这不是项目回顾会,不要上来就问。
第三,主动帮助员工
每个问题背后的终极问题都是:我如何帮你
第四,及时表达感谢
关心员工职业发展,询问最近情绪变化。但更重要的,是要对他做得正确的事情,表达感谢。面对员工,缓慢而坚定地,用5秒说:谢谢。
小结:认识1:1会议
1:1会议,是管理人员定期与每位下属进行的,以对方为中心的一对一谈话。公司里绝大多数沟通,都是从你到他,从上到下;而这个会议是,从他到你,从下到上的沟通工具。在员工身上投资更多的时间,可以收获更好的业绩。
230二维四象限:太极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概念:二维四象限
时间管理矩阵图,不把轻重和缓急,对立起来,而是把他们统一起来,从而生成了四个象限:重要且禁忌,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不紧急也不重要。
这就是二维四象限法,把自己从非此即彼的二分法里解放出来,用两个对立统一的重要属性作为依据,画出四象限,分别讨论情况,逐个解决问题。
运用:使用二维四象限法提升思考能力
小结:认识二维码四象限
二维四象限法,就是把自己从“非此即彼”的二分法里解放出来,用两个对立统一的中套属性作为依据,画出四象限,分别讨论,逐个解决问题。
运用该法,会让思维更完整,更辩证。我们学过的时间管理矩阵,风险管理模型,乔韩窗口理论,波士顿矩阵,等等,都是用这个基础工具打造出来的高级工具。
229:5WHY法:追问5个为什么?
概念:5WHY
5why法,字面意思时:追问5个为什么。
从问题出发,不断追问为什么,告别直接原因,路过间接原因,最终找到根本原因。
运用:用好5why需注意两点
第一、提出正确的问题
提问题,要一直面对根本原因。
第二、区分原因和借口
要区分客观原因,和主观借口。
小结:认识5WHY法
5WHY法,就是从问题出发,不断追问为什么,告别直接原因,路过间接原因,最终找到根本原因。我们用5W2H找到问题,用5WHY分析问题。
5WHY法听上去很简单,但使用时一定要注意:第一,提出正确的问题;第二,区分原因和借口。
228:5W2H法:集齐七个问题,让思维更缜密
概念:5W2H
是英文中最常见得七个问题:why、what是什么、where、when、who、how怎么做、how much 要多少
运用:5W2H的三种用法
第一,用5w2h找到问题
下属反应:前员工 俱乐部最近不温不火,要搞明白这个问题,你可以试着拿起5W2H检查板:
what:前员工俱乐部的互动越来越少;
where:减少的是微信群里的发言数量;
when:最近三周,尤其 是一周减少的特别快:
who:都不怎么发言;
how much:多少人的群?500人
why:这可能是因为群里水平高低不齐。
第二,用该法变革创新
第一层深入:因为要保持和前员工的联系:
第二次深入:为什么要保持和前员工的联系?
第三层深入:有更合适的实现这些目标的发方法。
第三,用5w2h法分配人物
我说会议结束时一定要带着3w离开。
小结:认识5w2h法
流程并不复杂,却是步骤化、清单化管理思想的典型代表,帮你更缜密地找到问题,变革创新,分配人物。
227思维导图:你是用它记笔记,还是把它当作思考工具
概念:思维导图
他研究发现,人类的思维方式,不是线性的,不是表格的,而是放射性的;从一点出发,烟花式绽放。他提出了放射性思维的概念,和基于概念的思考工具:思维导图。
运用:使用思维导图的三个建议
第一,先从目标开始
找个足够大的白板,把目标写在正中间。
第二,不被导图限制
不要被层次限制。有任何的想法,立刻写在纸上,不必先把第一层mece了,再想第二层。
第三,善用各种工具
试试巨大的白板、或者白板贴;
226头脑风暴:用数量带动质量,用点子激发点子
概念:头脑风暴
四大原则:自由思考、延迟批判、以量求质,结合改善。
运用:头脑风暴的四点原则
第一,自由思考
权力和威望,会影响自由思考。一旦有人的观点,被认为比另一些人的更有价值,有些大脑就会被关闭。
第二,延迟评判
禁止批评,禁止评论别人的想法。
第三,以量求质
真正的创造力很多都出现在第50个想法之后。
第四,结合改善
讨论尽量要缩小范围;任何时候只能有一个人发言;不可以交头接耳开小会;把前面的想法都贴在大白板上,激发更多新想法。
小结:认识头脑风暴
个体大脑,是知识的子集。子集坐在一起,并不会自动拼成全集。
225MBTI:是算命、娱乐,还是性格测试?
概念:MBTI
人的性格有4个基本维度:
1、心理能量;
2、信息获取;
3、决策方式;
4、生活态度。
运用:MBTI的参考意义
第一、了解自我
了解自我,做最自然而然的事情,更容易在前进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第二,知人善用
用适合的方式,和适合的人沟通,做适合的事,事半功倍。
小结:认识MBTI
这是迈尔斯和母亲布里格斯创立的一套性格分类工具。他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向E--内向I,实感S--直觉N,思考T--情感F,和判断J--直觉P4个维度,以及衍生出来的16类性格。
224复盘:把所有的经验教训,都变成组织的能力
概念:复盘
不凡曾经犯过的错误,从即将结束的项目中,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这就是:复盘。
分为四个步骤: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规律。
运用:复盘的四个步骤
第一,回顾目标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的里程碑有那些?
第二评估结果
通过同样准确、客观地描述结果,我们可以找到相对于目标的好的差异,和坏的差异。评估结果、描述差异时需要主义,不要忍不住分析原因,甚至提出解决方案,更不要忍不住指责、抱怨和撇清责任。
第三,分析原因
成功主要看客观原因;失败主要看主管原因;
第四,总结规律
把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关键一步。
小结:认识复盘
小事可以及时复盘,大事需要阶段性复盘,项目结束后必须全面复盘。
223PDCA循环:交待给你的事办完了,就不能回个话么
概念:PDCA
又称为戴明循环:plan、do、check、act处理;高质量,不是来自基于结果的产品检验,而是来自于基于过程的不断改善。
运用: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
第一,plan
一个戴明循环的计划会议,有四部:1、根据现状找出问题;2、根据问题找出原因;3、确定主要原因;4、针对主要原因,提出计划。
第二,do行动
基于计划分解,分配到每个人任务栏里的,有时间限制的具体任务。
第三、check检查
每一件交待出去的任务,就像一个扔出去的回行镖,最终必须回到你的手上。
第四,act处理
处理不是行动,而是总结成功经验、制定相应标准,或者把未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
222SMART 原则:有okr这把刀,更要有smart原则 这套法
概念:smart原则
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ttainable可实现的、relevant相关的、time-based有时间限制的。
运用:smart原则的刀法五式
第一招:specific具体的:一刀砍掉摸棱两可;
第二招:measurable可衡量的:一刀砍掉标准争议;
第三招:attainable可实现的:一刀砍掉不切实际;
第四招:relevant相关的:一刀砍掉无关目标;
第五招:time-based时间限制:一刀砍掉无限拖延。
221OKR:KPI是秒表,okr是指南针
概念:OKR
okr是 objective key results 就是整个公司、团队和个人,都要设立目标,和衡量这些目标完成与否的关键结果。
运用“实施okr的四个关键
1、目标要有野心,关键结果要可衡量。既然不考核,设立目标时,应鼓励大家挑战极限;
2、最多5个目标,每个目标最多4个关键结果。这样,才能聚焦;
3、目标从公司、到团队,到个人层层分解。从上倒下的okr,总体上是包含关系。下级也可自定义okr,但要与大方向一致;
4、所有okr公开、透明。大家要知道彼此在干什么,确保方向一致,也给目标过低、结果过差的员工压力。
小结:认识okr
okr是目标管理工具。如果说kpi是秒表,那okr就是指南针。它最重要的作用,是让一个无法用数字考核的团队,通过层层分解的目标、关键人物,向同一个方向前行。
220基于数据决策:决策,就是与这个世界的博弈
概念:基于数据决策
如果你能知道这个世界的底牌,就更有可能赢得比赛。这个世界的底牌,就是信息。更准确地说,是信息地载体:数据。
运用:看清世界的底牌的三种方法
第一,对显性数据的统计。
关于自身运营的显性数据,可以建立it系统;关于行业趋势的显性 数据,可以购买统计报告 。
第二,对隐形数据的调查
看用户怎么做,而不是看她怎么说。
第三,对全体数据的分析
过去,与这个世界博弈,你看不到他的底牌。但到了互联网时代,这个世界突然把底牌一摊,都给你看。他发现他面前摊开10万长牌,但只有14张有用。你突然明白,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博弈,从信息匮乏时代,走向了信息泛滥的时代。
所以,信息匮乏时代,你需要增加数据;但是,在信息泛滥的时代,你需要做的是减少数据
比如,开车交保费的例子,可以运用行驶数据来差异化定价。
小结:认识基于数据决策
决策,就是与这个世界的博弈。如果你知道这个世界的底牌,也就是数据,你的决策质量将大大提高。
信息匮乏时代,你可以用统计的方式,获得显性数据,用调查的方式,获得隐性数据;在信息泛滥时代,你可以用分析的方式,从大数据获得决策支持。这就是基于数据的决策!
219麦穗理论:如何选择人生中最大的那只麦穗?
概念:麦穗理论
满意决策论:一切决策都是折中,只是在当时情况下可选的最佳行动方案。为了满意,而不是最优,你的决策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确定下最基本的满意标准;
第二,考察现有的可选方案;
第三,如果有可选方案满足最基本的满意标准,就不再寻找更优方案;
运用:确定最基本满意标准的方法
第一个三分之一,观察,并把打雷麦穗作为最基本的满意标准;第二个三分之一,验证这个标准;第三个三分之一,采用西蒙的满意决策论,摘下打雷中的第一支,就不再寻找更优方案。
另外,指导生活的算法作者说,你可以用37%来确定最基本的满意标准,然后选择剩下第一个遇到满足这个标准的人,并不在寻找更优方案。
218KT法:把决策的艺术,变成一门技术
概念:KT法
第一,状况分析
什么是问题?问题就是应该的结果和实际的结果之间的差异。
第二,问题分析
首先,你可以用3W1法则(what、when、where、extent程度),对问题做:是/而不是”的描述。
对象:是杭州、南京的团队负责人,而不是无锡的团队负责人;
第三,决策分析
怎么调整?你用目标分类法,设定了调整的必须目标:同样努力的前提下,员工收入不能减少;
第四,潜在问题分析
KT是一套系统化、流程化的,用于分析问题、做出决策的方法。
217德尔菲法:70年前发明的高科技:人脑云计算
概念:德尔菲法
把专家的独立观点不断收敛,的一种预测方法。
利用德尔菲法的四步骤,邀请专家、独立预测、统计回归、分析结果,可以充分利用专家们的专业判断,在一些很难定量分析预测的问题上,实现热闹云计算,获得相对准确的预测。
216决策树:如何用决策树来选择相亲对象
概念:决策树
就是一种把决策节点画成树的辅助决策工具,一种寻找最优方案的画图法。不过,往往实际决策中会引入概率。又叫:概率树!
运用:用决策树就行决策

215一报还一报:用惩罚回报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
概念:一报还一报
第一回合采取合作策略,然后每一回合都采取上一回合对手的策略。这也就是所谓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比犯人。
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博弈策略
第一,本性善良
最初总以善意待人。在没有欺骗之前,永远不要主动欺骗他人。
第二,以直报怨
但是如果对手选择背叛,必须立刻反击。
第三,以德报德
惩罚过后,继续善意待人。
第四,规则清晰
本性善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折伞步一定要毫无悬念地坚决执行,这样你的博弈策略就会非常清晰,容易被对手识别,激发对手的合作动机。
214零和博弈: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想着田里的
概念:零和博弈
你赢就必须我输的一种博弈,赌场里甚至会出现,负和博弈。
运用:如何避免零和博弈
第一,打开封闭系统。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想着田里的,寻求增量。
第二,确定存量分配规则,不容博弈。比如交通资源有限存量,,制定交通法。创业公司,已经获得的利润是有限存量,先分钱再赚钱。分钱逻辑确定后,不容博弈,大家才去想怎么创造增量。
213博弈游戏:有时也是吃人的陷阱
概念:博弈游戏
第一个游戏,叫做:拍卖美元
拍卖一张美元,出价高者得,但是出价次高者也得需要支付报价。这是庄家设下的博弈陷阱!
怎么跳出庄家的博弈陷阱?
1、不要参与。
2、在一定合理线的时候停止出价。
3、如果同盟很难结成,第一个人直接出价1美元。
4、失控时,直接给一个可以终止游戏的报价。
第二个游戏,叫做三分之二
212拍卖博弈:让时间最不值钱的旅客下飞机
概念:拍卖博弈
航空公司在不完全信息博弈中,用拍卖的手段,让时间最不值钱的旅客主动站了出来,给他们支付了最小的补偿金。
运用:几种常用的拍卖方法
第一,英国式拍卖
从一个底价开始,通过不断竞价,激发参与者报出越来越接近其心理价为的价格,最后价高者得的拍卖模式。
第二,荷兰式拍卖
这是一种降价拍卖,只有上一轮出价者,才能参与下一轮出价。
第三,密封式拍卖
请所有的竞标者,把各自的报价写在密封的信封里。上海的汽车牌照,式密封式的英国拍卖,由最高价中标,又叫暗拍!
第四,维克瑞拍卖
第二价格密封式拍卖:出价最高者竞拍成功,但是只要支付第二高的报价,而不是他自己的报价。
谷歌、百度、阿里的竞价排名采用的式维克瑞拍卖。
211不完全信息博弈:你有你的空城计,我有我懂得木马计
概念:不完全信息博弈
生活中信息的缺失,让你的博弈是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做出的决策
运用:有两招可以好好学学
1)通过制造信息不对称,获得策略优势;
2)故意制造信息不对称,模糊你对他博弈策略的预测性,吓退对手,不战而胜。
小结:认识不完全信息博弈
不完全信息博弈,就是指在不充分了解其他参与人的特征,策略空间,以及收益函数的情况下的博弈。
210重复博弈:诚信是一种与这个世界重复博弈的心态
概念:重复博弈
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就是把一次博弈变成了重复博弈。
运用:商业中的重复博弈
比如大众点评,建立评价体系。如果你是消费者告诉对方,你是本地人;对商铺?你的基本策略是:我家就住在旁边。
小结:认识重复博弈
当博弈双方是一锤子买卖的时候,大家很可能会选择损人未必利己的坏的纳什均衡。
诚信,就是把一次博弈,变成重复博弈;文明的商业社会,就是把有限次重复博弈,变成无限次重复博弈;而重复博弈,是治疗坏的纳什均衡的终极解药。
209公地悲剧:三根救命毫毛,为何只给孙悟空?
概念:公地悲剧
博弈的多方可能会达到一个稳定的均衡状态,但是这个均衡,未必是对大家都好的”帕累托最优“
运用:解决公地悲剧的两种方法
第一,私有化
通过私有化,公地悲剧中的坏的纳什均衡就被破坏了。
第二,强管制
有些公共资源无法实现私有化,那么就采取收费或者行政管理,来实现强管制。
当然你也可以制造公地悲剧的现象,反向利用。
小结:认识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就是虽然善用公共资源,可以为整体,和每个个体带来长远的收益,但是个体总会受到何不捞一把的优化,采取自私的短期策略,导致公共资源走向耗尽。
公地悲剧,是一个坏的纳什均衡。
208智猪博弈:不懂搭便车,你连小猪都不如
概念:智猪博弈
这是一个博弈论界非常知名的猪圈。猪圈很长,他的一头是一个踏板,另一头是个食槽。如果在这一头踩下踏板,那一头的食槽就会掉下10份猪食。猪圈里面,有一只大猪,一只小猪。不管谁去踩踏板都会消耗2份食物的能量,那谁会去踩踏板?
第一,大猪小猪都守在食槽边,等着对方去踩踏板。这样谁都没得吃;
第二,大猪小猪同时踩踏板,然后同时跑向食槽,同时吃。大猪吃7份,实得五分,小猪吃三分,实得1份;
第三,大猪很懒不懂,小猪去踩;这时大猪独得9份;小猪只能吃到1份,实得负1份;
第四,反过来小猪不动,大猪去踩;小猪吃4份,实得4份;大猪实得4份。
大猪吃4份,小猪吃4份是稳定的纳什均衡。智猪博弈,居然出现了小猪明显占优的现象,最后的纳什均衡是大猪踩板,小猪不动的搭便车。
运用:商业中的启示
第一,小企业,要懂得合理的搭便车
搭便车,听上去和价格歧视一样,让人有些不舒服。但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搭便车,是小企业重要的占优策略,应该毫不手软。
第二,大企业,要懂得制约小猪心态
专利保护,就是防止小猪心态的制度设计。
踩踏板,一定要比不踩踏板吃得多。
小结:认识智猪博弈
商业世界中,除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囚徒困境,还有大量的智猪博弈。小企业要懂得合理搭便车,大企业要懂得制约小猪心态。
207求图困境:向香港电影学习如何破解”囚徒困境“
概念:囚徒困境
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用数学的语言表述,其实就是满足两个条件的博弈:
第一,背叛诱惑>合作报酬,在这里,合作报酬是判刑一年,背叛诱惑却是立即释放。
第二,受骗支付>背叛惩罚。在这个案例中,背叛惩罚是判刑8年,受骗支付却是判刑15年,这将导致都坦白成为稳定的纳什均衡。
运用:如何破解囚徒困境
第一,让合作报酬>背叛诱惑
用”有仇必报“的制度降低背叛诱惑。
第二,让背叛惩罚>受骗支付
香港电影中的黑社会,都在建设一种忠义文化,这种文化的本质,就是增加你心理上的背叛惩罚;你不讲义气?整个江湖大都会唾弃你。
小结:认识囚徒困境
什么是囚徒困境?背叛诱惑>合作报酬导致大家都想招供,受骗支付>背叛惩罚导致大家不愿守口如瓶,这种困境,就叫”囚徒困境“
怎么破解囚徒困境呢?我们可以向香港电影中的和黑社会学习:
第一,提高合作报酬,降低背叛诱惑,把都不坦白变成新的纳什均衡;
第二,提高背叛惩罚,降低受骗支付,打破”都坦白“这个原有的纳什均衡。
206纳什均衡:明明可以共赢,为什么他们损人不利己
概念: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就是一种博弈的稳定结果,谁单方改编策略,谁就会损失。必须设定 制度设计。
运用:生活中的纳什均衡
比如价格大战,寡头们都不讲价,收益最大。
小结;认识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就是一种博弈的稳定结果,谁单方改变策略,谁就会损失。
看不见的收,未必会把自私的力量,导向社会福利做大化。自私,可能会导致好的纳什均衡,也可能会导致坏的纳什均衡,关键是制度设计。
205商业模式画布:商业模式就是你怎么挣钱吗?
概念:商业模式画布
一个完整的商业模式,应该包括4个视角,9个模块。

运用:商业模式画布的4个视角和9个模块
第一,客户细分
零售作为一个渠道,其效率=流量*转化率*客单价。
第二,价值主张
熟悉的陌生人项目所能提供的价值。
第三,渠道通道
第四,客户关系
我们通过代理渠道,和门店建立商务关系;通过云端系统,和门店建立运营关系。
第五,收入来源
第六,核心资源
第七,关键业务
第八,重要合作
第九,成本解构
最后,你说“为谁提供,提供什么,如何提供,和如何赚钱。这就是我们的商业模式
小结:认识商业模式画布
4个视角:为谁提供,提供什么,如何提供,和如何赚钱;9个模块:客户细分,价值主张,渠道关系,客户关系,收入来源,核心资源,关键业务,重要合作,和成本解构。
204swot分析: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追到女神
概念:SWOT分析
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和threat。
运用:SWOT分析的四大策略
第一,SO:优势+机会
优势+机会的杠杆效应,会利用内部优势,翘动外部机会,让你闪闪发光。这种策略,叫:增长型战略。
第二,WO:劣势+机会
会压制你的优势,放大你的劣势。需要采取扭转性战略。
第三,ST:优势+威胁
这会体现出脆弱性,必须采取防御性战略,克服威胁,发挥优势。
第四,WT:劣势+威胁
采用多元化战略。
小结:认识SWOT分析
SWOT分析,就是通过对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的分析,产生四大场景,以及对应的四大战略的分析工具。
这些场景和战略:在优势+机会的杠杆效应下,采取增长型战略;在劣势+机会的抑制性场景中,采取牛转型战略;在优势+威胁的脆弱性场景中,采取防御性战略;在劣势+威胁的问题性场景中,采取多元化战略
203平衡计分卡:你想要鹅下蛋,还是吃鹅肉?
概念: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是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特·卡普兰和复兴方案公司总裁戴维创建的一种战略管理工具。他们认为,传统的财务指标,比如收入、成本和利润,只能衡量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无法评估组织前瞻性的投资。
运用: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
第一,财务
关注每个病例的收入
第二,客户
一定要设定与客户共赢的平衡指标,中和对利润的贪婪
第三,过程
要设定与结果佑因果关系的过程指标,通过过程,控制结果。
第四,创新与学习
在产品、服务、人才、科技上的投入,就是用远近来平衡急功近利
小结:认识平衡记分卡
平衡计分卡,用共赢指标来平衡外部与内部;用因果指标来平衡过程与结果;用远近指标来平衡短期与长期,帮助ceo成为一个真正的思考者和执行者。
202趴下来仰视微观之前,先站起来俯视宏观
俯视宏观的战略分析工具:pest模型
概念;PEST模型
分别代表俯视宏观的四个角度:political政治法律、economic经济、social社会,technological技术。STEP
运用:PEST模型的四个角度
第一、政治/法律
环保制度、税收政策、国际贸易章程与限制、合同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政府组织、竞争规则、政治稳定性等等。
第二、经济
俯视经济的角度包括:经济增长、利率与货币政策、政府开支、失业政策,税收,汇率,通货膨胀率,商业周期的所处阶段,消费者信心等等
第三、社会文化
收入分布与生活水平、社会福利与安全感、人口结构与趋势、劳动力供需关系,企业家精神、潮流与风尚、消费升级、大健康,新生代生活态度等等。
第四,技术
新能源、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机器人、人工只能、产业技术、技术采用生命周期等等。
小结:认识pest模型
分析企业的战略,仅仅从围观看外部竞争和内部能力,有时候是不够的,你可能还要从宏观看浩荡大势。
201你细化倒钟型行业,还是尖刀型行业?
概念:正太分布&幂律分布
正态分布:正态分布是自然界,甚至商业界,最常见的一种分布。当影响结果的因素特别多,没有哪个因素可以完全左右结果时,这个结果通常就呈现正太分布。
但并不是所有的现象都符合正态分布,地球上还有一种常见的分布,叫做:幂律分布。
幂律分布:马太效应的显现,赢家通吃的局面会出现。
运用:现实中的商业世界
一个城市的GDP越高,它就会越高。越优秀的城市,就会因为马太效应,吸引更多的人,变得更优秀。
小结:认识正太分布&幂律分布
正太分布,就是因为边际交付时间等等因素导致的,好的少,差的也少,大部分企业趋向中间的一种倒钟型分布;
幂律分布,因为网络效应等因素导致,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200打不赢你,那我就怼死你
概念:通用电气矩阵
在波士顿矩阵的基础上做了两大改变:
第一,用竞争实力代替了相对市场份额作为横轴;用行业吸引力代替了市场增长率作为纵轴。
竞争实力,式包括了相对市场份额、市场增长率、买方增长率、产品差别化、生产技术、生产能力、管理水平等等这些指标的综合指标。
行业吸引力,是包括了产业增长率、市场价格、市场规模、获利能力、市场结构、竞争结构、技术及社会政治因素的综合指标。
第二,把2x2的四象限矩阵,扩展为了3x3
运用:看清业务后的战略选择
第一,发展战略
对于竞争实力,和行业吸引力都是中等以上的业务,应该采取发展战略,以投资、成长、收获为主。
第二,保持战略
对于竞争实力,和行业吸引力有一个明显弱,但所幸另一个比较强的业务,应该采取保持战略以收获、细分、玻璃为主。
第三,放弃战略
对于竞争力,和行业吸引力都是中等一下的业务,那就应该采取放弃战略,以剥离、推出、攻击为主。
小结:认识通用电气矩阵
第一,用竞争实力代替了相对市场份额作为横轴;用行业吸引力,代替了市场增长率作为纵轴;
第二,把2x2的四象限矩阵,拓展为了3x3的九宫格。用这个九宫格矩阵,能分析更加复杂的环境,做出动态的业务组合决策,比如发展战略、保持战略、放弃战略等。
199你不是没有重点,你是没有结构
概念:SCQA
结构化表达,SCQA架构:
S即情境situation
C即复杂性,或冲突complication;
Q即问题question;
A即答案answer。
运用:SCQA架构的另外三招
第一,开门见山式ASC,答案-背景-冲突;
第二,突出忧虑式CSA,冲突-背景-答案;
比如医生常用,诶哟你这病不轻,还好能治,就是有点贵;
第三,突出信心式QSCA:问题-背景-冲突-答案;
198你的公司有现金牛,明星,问题,和瘦狗吗?
概念:波士顿矩阵
波士顿矩阵的发明者,波士顿咨询的创始人布鲁斯认为:公司若要取得成功,必须拥有市场增长率和相对市场份额,各不相同的产品组合。于是他用这两个维度,画了一个二维四象限矩阵图,并给这个矩阵中的四象限,起了几个形象的名字,也就是前面你听说的:现金牛,明星,问题和瘦狗。
波士顿矩阵的二维四象限:

第一,现金牛业务cash cows
现金牛业务也被戏称为”印钞机“,它通常有很高的相对市场份额,但也因此市场增长率就显得低了,比如微软的windows 和office。
第二,明星业务stars
明星业务,通常是很有前景的新兴业务,在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占据了相对高的市场份额。比如亚马逊的卖书业务。一旦明星业务成为现金牛,公司就进入下一个爆发期。
第三,问题业务questions marks
问题业务,是一些相对市场份额还不高,但市场增长率提高很快的业务。比如谷歌在人工智能,无人车等。
第四,瘦狗业务dogs
相对市场份额很低,也看不到什么增长机会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业务,被称为瘦狗业务,比如微软的智能手机。
运用:波士顿矩阵的四种战略建议:
第一,发展战略。就是不惜用现金牛业务的收益,大举投入到问题业务中,以提高相对市场份额,尽快成为明星业务的战略;
第二,保持战略。就是不轻易投资新方向,好好养牛,维持市场份额,让现金牛业务产生更多的收益。
第三,收割战略。对强大的替代产品已经出现的现金牛业务,比如柯达的胶卷相机。考虑尽快收割,准备放弃。
第四,放弃战略。对于无利可图的瘦狗业务,果断清理、撤销、出售,把资源用在其他有前景的业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