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吃喝的讲究美食

田野是把猪饲料 | 催肥篇

2016-08-31  本文已影响55人  顽童小逗豆

在德昂山做田野时,为我们做饭的大姐曾在瑞丽市德昂厨艺比赛中得第一名。于是,田野一开始就跟吃紧密相联。

大姐去过很多地方,知道各地口味差异。她跟我商量,学生刚来时,要给他们做城里的菜,慢慢增加德昂口味。结果,不知不觉间大家越吃越开心, 一顿饭要添两三次菜。

德昂菜以辣,酸,苦为主。除辣子外,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竹笋。新鲜笋清甜,腌制的酸而微涩,就着干饭,让人停不下筷子。撒撇(米线)也经常出现,配各种蘸料凉拌。蘸料很讲究,有鱼肉的,烤鸽子肉的,橄榄的...口味最重的是牛撒撇,混合牛大肠中未完全消化的草,苦而诡异,很挑战人的味蕾。

“可惜现在很多东西都不好找了,不然可以做给你们吃。”好几次,大姐很遗憾地说。

近十年来,政府在山区扶贫,把山地分给村民种植经济作物和经济林,如坚果,咖啡,西南桦,橡胶等。几年时间,郁郁葱葱的亚热带雨林都换成了整齐单一的经济林,复杂的生态日趋单调,物种共生模式也被打破。动物纷纷跑去缅甸,很多植物,可做药和食物的,直接消失不见。人们腰包里钱多了一点,饭桌却越来越依赖市场。

为给我们做她的获奖大餐,大姐爬了很多山路,找一种藤条。把藤条,牛肉干和新鲜辣子一起舂成粉,黑乎乎的,杂着红辣子碎屑。入口粗糙,硬。慢慢嚼,湿木头和牛干巴的味道,由辣子的冲劲串起,每次咀嚼,味道都不同。

吃这道菜,要耐心,让时间来调味。

村里老队长希望学生能全方位体验德昂文化。他认为我们来的时间不对。七月,什么活动都没有:“上不着天下不接地,你们老师这时候来,肯定是脑子进水了。”跟学生熟了之后,老队长为我的愚蠢决定愤愤不平。

德宏地处亚热带,每年分干湿两季。五六月进入雨水,到处潮湿泥泞,人们缩在家中,没什么事。到十月进入干天,人们进新房,讨媳妇,祈福,做生意,过德昂人的文化生活。

“昆明的老师就很聪明,干天带学生下来,有各种好吃和好玩的。”

我莫名躺枪。还好有大姐,尽量给我们做特色菜。没赶上泼水节,她专门做泼水粑粑,从山上找了泼水黄花,花瓣碾成汁,与糯米粉混合,包在芭蕉叶中蒸熟。

村民也很关心学生。当地盛产水果,有香蕉,芭蕉,菠萝蜜,火龙果,芒果,菠萝... 大伙初到寨子,第一次见菠萝蜜树,高大挺拔,枝叶繁茂,一颗颗菠萝蜜就挂在枝间树干。我们默默站到树下,祈祷菠萝蜜赶紧熟,能让我们吃上。

没几天,村民都知道我们爱吃菠萝蜜。于是,每天早上或午睡起来,打开门,总能见到门口摆着两个菠萝蜜,或一串香蕉,好心的大哥大姐给我们放下就走,做好事不留名。菠萝蜜吃完,籽籽烤吃,或煮熟,吃起来像烤洋芋,很符合云南人的口味。

当地火龙果个很小,紫色,极甜。火龙果树像长手长脚的仙人掌,一开始,我们惊讶这里的仙人掌开碗口大的白花,人们居然还成片地种。看见树上的火龙果,我们才恍然大悟。第一次到田里摘,有人一口气吃下六七个,牙齿,舌头,嘴唇,都紫了,甚至整张脸都是。

田野进入正轨后,每天都很辛苦。白天七八个小时的观察访谈,四处奔波,晚上有小组讨论,写田野笔记。我要求学生完成一个条分缕析的信息文本,记录各种地方性知识,和一个故事文本,叙说触动人心的事和物。每天,学生都写到凌晨,感觉身体和心灵都被掏空了。

村里人看在眼里,心疼这帮孩子:“你们每晚都被老师关在宿舍,上课,写作业,像蹲监狱,被软禁了。”

现任队长跟学生玩得好,私下评论说:“我觉得你们老师不活泼!”

平时,学生说我性格喜乐,上课都严肃不起来,没想一个田野把我搞得很不活泼。

为帮助学生,村民创造了很多活动机会:进山采野菜,挖竹笋,组织山顶野炊。德昂信小乘佛教,我们寨子的裝房(傣族和德昂族的佛寺)在山顶,曾是东南亚佛教圣地,现在虽然衰落了,但每年干天,总有人来山顶纳凉野炊。

爬两小时到雷贡山顶,我们和村民一起做竹筒饭,拌凉菜,吃手抓饭。遥望对面山的缅甸,思绪喷发,畅想自己一只脚在国内,一只在国外,并把国外那只染黑一点,以示区分。

也许我们想多了,归途就遇大雨,大家一路滑下山。据说,雷贡山很灵,每次有大活动,都会震动地脉,来一场大雨。

活动完,我继续让学生写笔记。学生也发挥活命技能,抓紧机会赶集,采购当地零食,从泰国和缅甸进口的,无添加剂。学生还认了村里卖水果的,亲昵地叫她水果姐姐,让她每天来宿舍门口卖,帮带各式小零食。走村逛寨卖豆腐花或臭豆腐的大叔也被学生圈粉了,定时来。

买了东西,大家随手往宿舍门口的桌子上一放,进屋换个鞋,出来就只剩包装纸了,渣都不剩。那桌子成为了我们“百慕大三角”,每个人都是让食物消失的神奇力量。田野后期,桌子旁放着给村民准备的告别礼物,每个人经过,都很用心地忍住不伸手去拿,心里很不甘。

随着田野的深入,我们也慢慢蹭遍各家饭桌,完全德昂风味的,酸辣且偏苦,更下饭。一同带队的邓老师,曾在村民家中连吃五碗,停不下来。

当然,也有些特殊食物难以对付,如烤牛皮,村民吃得嘎嘣响,享受咀嚼的快乐,我们怎么都嚼不烂,一顿饭吃完,它还梗在口中。

吃得多,烦恼慢慢也来了,尤其女生们,天天哭着要减肥。大姐性格开朗,拿女生开玩笑。吃完饭收拾碗筷,大姐摸摸女生的肚子,说“都吃大了呀!”

女生窘迫得双手捂脸,背过身,哭笑不得。

大姐不放过她:“胖一点好, 更漂亮。”

老队长经过宿舍,看着我们一天天的变化,实在忍不住,叮嘱说:“多吃蔬菜,少吃肉和饭,不要那么肥!”

可德昂人民太热情,我们控制不住。瑞丽市有七个德昂寨子,彼此都亲戚。田野期间,有两个寨子热情邀请我们去寨子联欢,顺带做德昂特色菜,还包接包送。

大姐很体贴,为帮助女生减肥,组织了几次广场舞。夜幕下,所有人在大操场上蹦蹦跳跳。受过舞蹈训练的,动作流畅舒展,其他的僵硬迟疑,看别人依葫芦画瓢。

“大姐太会养人,先做好吃的,让我们吃得壮实,再跳广场舞,让我们有劲道!”女生感慨说。

村里有个养猪专业户,养大大小小一百多头猪,经验丰富。他家在我们宿舍对面,有育肥猪舍,也有一台板秤。学生常去称体重。每次见我们过来,主人就把秤搬到院子,等我们上去。

女生不敢看数字,背着读数盘上去。主人站在秤旁,满脸微笑,为我们报数。每报一个数,他都默默计算,这一头该多少钱啊。

十多头一一过秤,主人的嘴角慢慢上扬,快乐压抑不住。

我们在育肥猪舍前拍照留念,我发了个票圈,坐实了养猪专业户的名头!

我们很骄傲,猪猪们身体壮壮,心理健康,有强大的山区生活能力,欢迎订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