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种“打开方式”
文/王小乐
所谓打开方式就是每个人的“出场”方式。
比如:
“啊,此情此景我想 吟诗 一首”不用报名,我们就知道是宋晓峰。
再比如:
“啊~五环你比四环多一环” ,
“我打你个龟孙” 没错,就是小岳岳。
……
这种属于他们自己的出场方式,都已经代替了他们的名字,属于他们另一个“特有标签”。
我只能说他们聪明,懂得换一种打开方式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假如,每次演出都说,“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感谢大家热情的掌声”我相信这种千篇一律的开场白,观众都懒得听他到底是谁。
当然打开方式不只限于明星,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换一种打开方式。
像相声新势力卢鑫,玉浩说的,小区门口那个卖包的,一遍一遍重复着“自家皮革厂倒闭,原价一百多,二百多,三百多,现跳楼价通通20元。”
从早播到晚,像念经,路过的人们看都懒得看一眼。
如果老板肯动脑筋换一种打开方式,结果可能就会大相径庭。
卢鑫是这样表演的,一边跳着迈克的舞蹈一边唱着“自家皮革厂倒闭了,哦啊哦,全部精品皮包,原价一百多,二百多,三百多的,现通通20元。速来瞧,哦啊哦,速来看,哦啊哦……”
相信这样的开场方式会吸引很多人的眼球。现在的人们好像更注重能够吸引他们的方式。
买不买,要看吸引力够不够?现在的人们好像很认同这一点。
有特别的经营理念,新的开场方式,生意没办法不好。
还有平时我们的说话方式,也要注重“开场”。
像劝捐员。
劝捐员全称“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
他们每天奔走在各个医院劝那些生命即将结束的人们,希望他们可以献出一份爱心,能够接受捐赠健康器官,让更多的人延续生命,神圣感自不必说。
只是现在还是有相当一大部分人接受不了,都认为“死无全尸”好像是对死者的大不敬。所以,劝捐员的工作非常危险,每当他们说出自己的来意,家属接受不了的,自然出口不逊,严重的拳脚相加。
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的劝捐员都没有放弃,因为他们其中有很多人都是受捐者,懂得珍惜生命,懂得感恩社会,甚至全家人都已签了捐赠器官的合同。
张信哲一家人就签了这样合同,他说现在的他全身上下已不再属于他自己,让我肃然起敬。
敢问,我有这样的勇气吗?你有吗?你们有吗?
言归正传,说起劝捐员有说不完的话,理解我吧。
如果做劝捐员这个工作,更要注重自己的开场方式,如果进门就是“你好,我是一名劝捐员,希望您能够献出一份爱心,签一份捐赠合同。” 不挨揍才怪好吗?
聪明的劝捐员都是提前做好多准备,被劝捐对象的姓名,年龄,职业,爱好,家有什么人,生的什么病,很多很多,都要了如指掌。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拟定一份劝捐方案,找到适合他们的开场方式,要不断的更换自己的打开方式,这样成功率就高些了。
多唠叨一句,劝捐员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是:虽然您不能永远璀璨,但是您一定能够照亮那些原本黑暗的地方!
我们真的应该重新审视捐赠的问题,努力向这份大爱靠拢。
换一种打开方式,换一种思维,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是非常受用的。比如世界上最难相处,矛盾最多的婆媳关系,如果双方都可以换一种打开方式,婆婆就不会说媳妇又懒又馋,媳妇就不会说婆婆老奸巨猾,家庭肯定会更加和睦;比如员工和老板,如果肯换一种适合自己的打开方式,员工不会说老板天下乌鸦一般黑,老板不会说员工只拿钱不干活了。最后却都能双赢。
每个人只要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打开方式不对,注重灵活的把握开场方式,主动换一种属于自己标签的打开方式,我相信,天空立刻变晴朗,生活即将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