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想法读书

提升生活信念

2023-02-04  本文已影响0人  晨恺悄然

      生活有时候跟做手术一样,你非得挨这一刀,非得流血,那些不愿意打麻药的人,他们什么都知道,但和不知道的人一样无能为力,既没法像普通人一样知足常乐,难得糊涂,又无法改变;既能感受到真切的痛苦,又喝不下缓解痛苦的心灵鸡汤。就像一个养蚕的农民一样,虽然生活比较清苦,但也是知足常乐,直到有一天她读懂了“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他就很难再真正快乐起来。

      越是聪明的人,解构倾向就越强。很容易思考,这有什么意义,那有什么意义?而人世间美好的东西一旦被解构,往往就会失去美感。美食有什么意义呢?不过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的不同配比。爱情有什么意义呢?不过是基因为了延续,设定的奖赏性激素在操控大脑。要是这样解构的话,你很快就会发现,人类的存在都没什么意义,就会陷入虚无主义。事实上任何一个幸福的人,如果反复对存在和意义进行解构,那么他最后一定会碰到一个边界,边界之外,要么交给信念,要么交给信仰,如果这两样都没有,就会陷入虚无主义。“古罗马思想家奥古斯丁”说过,人必须给理性划出一道边界,把边界以外交给神,才能幸福。而我们作为无神论者,只能把边界之外交给信念,但信念这个东西,还真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他的外在表现就是聪明人的某个特征。

      这句话你一定听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句话虽被很多人用来激励自己,但真正理解的人并不多,不是说你只要受了很多磨难,就一定会逆袭,走上人生巅峰。如果这样的话这个世界就没有穷人了,其实它的重点在最后两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正确的理解是:如果你经历过生活的苦难,也经历过虚无主义的迷茫,但你没有迷失,那么你就能从这个过程中,找到真正的信念,变得强大。30岁左右开始,一部分人就会在世俗中迷失,特征就是整个人开始变得油腻,一部分人呢,会在虚无主义里迷失,特征就是丧失斗志,每天混吃等死,他们可能永远都没有办法到达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一层。我们总是习惯说一个人聪明通透,但聪明并不一定就会通透,聪明只是通透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事实上只有极少数万中无一的聪明人能找到信念,变得通透。这部分人的特征就是他们永远都保持着少年感,内心柔软、丰盈,眼睛里永远有光。这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这就是所谓,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