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书评2|“优点没有,缺点倒是一大堆”
一
上周开始了优势计划主题阅读,在开始之前做了份问卷,结果显示我的优势有:专注、成就、战略、学习、行动。前四周的阅读主题与”专注“有关,恰好手头上有本周的《做事的常识》的纸字书籍,这两周看的书籍跟我目前的工作状态很贴近,《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以及《做事的常识》很适合新入职场人士看。
《做事的常识》属于重读书籍,事隔一年,对于里面的概念有新的一番体会。全本书的中心思想就六个字——开始、坚持、重复。如果单看主题会觉得“假、大、空”,有了作者的一些实践经验以及细化的小节整体就有血有肉了。
”万事开头难“,很难开始可以分解目标,细分到最小单位,具体到每天,阿里巴巴的销售中供铁军也是靠着这个方式撑起了马云“每天赚一百万”;坚持的含义不是说非得每天做什么或者按固定得套路走,而是有颗前进的心,臣妾做不到像春上椿树每天四点起床写作四小时,也做不到每天锻炼半小时,但不影响我每天码字至少500,一周锻炼三次;坚持过后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不是止步,而是重新点击开启按钮,重新再来一次,当然你做成了,更可以通过重复来内练优势。
“开始——坚持——重复”是一个循环渐进过程,在开启写本篇书评时,脑海里出现频率最多的居然是“优势”这个词,索性围绕“优势计划”展开来写。
二
“你能各列举出三个自己的优缺点吗?”
“优点没有,缺点倒是一大堆。”
当时我在经理的对面办公,听到这样的面试回答心里不禁咯噔一下:“大哥,你对话的对象是面试官,不是你对象,何况你都工作三年了,累计的都是缺点的话,公司招进来难道是给你时间补短板的?”
“你有什么优缺点?”是面试官常见的把戏,这也是反应被面试者对自我的一个认知。不是回答“我优点没有,缺点一大堆”就会被认为谦虚,相反这种实诚的回答会让面试官看不到你的亮点,很难把你所需要的软硬件条件跟工作联系在一起,这样进入复试的门槛都会被拦截。
很多人的初高中时代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短板上面,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劝告自己要全面发展,弱项要全力强攻直到各项能力围成的桶不会流出水来,我初二时数学不再拔尖,在优秀边缘,班主任请喝茶时说你数学再提高几分就可以赶超某某了,作为一个升旗手要树立榜样啊------
本来我下晚自习的时间是跟着英语磁带练歌的,这班主任都发话了我就恶补数学,把订阅的数学班翻了个遍,当时脑子进水还买了本奥数做,压根就不会,我们这种小地方谁会去做奥数题啊,连老师都得花一节自习自我摸索。
后面数学还是不尽人意,其他学科综合水平也下降了,最后是险进重点中学。
“木桶原理”对我上大学后也有影响,我们学临床的在大一也是需要学高数、物理的,尤其物理中的天体运动,看到它我就想跑,这老师还组织比赛,且期末考试题目也来自于那场比赛,这不明摆着要收那几块比赛费吗?为了补这个短板,请江同学晚自习时间给我辅导,他在黑板上画大大的示意图,手舞足蹈地解释我还是大写的问号,辅导期间智商没上线,感情倒是升华了不少,对他的崇拜度蹭蹭地往上升。
三
年少时悟性不足,哪里有缺陷就跟着往哪走,还误以为这缺陷一天不修复好就将毁了前程,年纪渐长发现自己精力有限,实在很难把自己包装成万能之人,对自己不擅长、不感兴趣的东西无法专注。我在实验室呆一个小时去捣鼓那些瓶瓶罐罐我内心如麻,腿分分钟就想往外走,我也不喜欢在医院呆着,但我想表达、愿意表达以及崇尚商业之美,这些导致我没有继续从医。
“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才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当初不理解,刚毕业时面临选择时对这句话理解更深,不仅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需要勇气,连承认自己的优点也是需要勇气的,尤其是自己还没有做出什么被世人看见的成绩的时候。
周三经理培训的时候也给我们两个新入职的新人提出了对我们职场发展的建议,“玖哥,你有医学背景,跟医生交流不管从专业还是日常来说问题不大,我们平台有打造医生IP计划,你可以考虑往这个方向走------”结合自己的优势,这条建议确实很有建设性,有了这个建议职业发展方向确实清晰了些,前期还是需要“守、破”,最后“离”。
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优势上,期待自己的大进步!
这几天账号关注量猛地上升,受宠若惊,能告诉我你们是从哪关注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