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在意 越自卑

2018-02-05  本文已影响0人  模糊的世界

曾经有位老人说:越在意的地方,你就会越自卑、自卑。

有时候我们总会太在意别人的看法。


一件事情,我们觉得选A对选B也可能对,但是不知道该如何抉择,结果别人帮我们选了A,答案并非A,我们就非常后悔;

有时我们满心欢喜充满积极性的做一件事,自己很开心,结果别人一句的埋怨和否定,自己就莫名感到十分孤独和失落。

我们总觉得自己心太软,太在意别人的想法,总会去为别人考虑,为了一些可以做出牺牲,少了“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勇气。

利人利己者把生活看成一个互利共赢的经济体,并非一个非死即伤的斗角场。一般人看事情:非强即弱,非胜即败。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之地,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有时候他人之得不必就视为自己之失。

有这样一个故事,同是两根竹子,前一支做成竹笛,后一支做成晾衣竿。

晾衣竿不服气地问竹笛:“我们都是同一片山上的竹子,凭什么我天天日晒雨淋,不值一文,而你却价值不菲呢?”竹笛说:“因为你只挨了一刀,而我却经历了精打细磨。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所做的所有的事别人都会认为你是正确的,就像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我们总是太在意别人的想法,在乎那种所谓的别人给我带来的心理感受,而从未思考过,为什么她们会不接受我所做的,自己为什么不去坚持、用平常心来看待别人对自己的指指点点。

有的人在孤独中不断堕落,为了逃避孤独,每天过着空虚的生活,而有的人在孤独中渐渐找到了真实的自我,内心变得越来越淡定和从容。

大部分的人在乎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问题产生的情绪和附加值。

他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所坚持的本以为对的东西,而做出相反的选择。

有些事利大于弊就是好的,若弊大于利则是不好,

问题和事情的本质永远只有一个,看是否有利于我的健康成长。

别人的看法,只是一种意见和态度,如何用辩证的角度正确的分析事物,不断促使自己从心理上的到正确的答案,不再为是是非非而烦恼,才是我们在生活所遇到的一系列麻烦中该思考的。

我们过去的每一天并不都是晴天,未来会有雨季和凛冬,就像在大海上航行,有时会风平浪静,有时却会是惊涛骇浪,学会欢笑,学会坚强,学会在狂风暴雨的洗礼中仍不忘理想,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