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律阅读写作营

学习日志-14.6 30岁专题小结-20190727

2019-07-27  本文已影响12人  幻雪美美哒

【100天崔律阅读营·Day95-14.6日志】

这是2019年7月27日“100天崔律阅读营”之“趣味30岁主题·《30岁,请痴迷于梦想》14.6主题小结” 的学习日志。

1.我今日课的收获:

1)回顾了14.5课 笔耕不辍的内容、小伙伴的思考及感悟。
2)回顾了30岁主题第14周的5节课的大致内容。
3)回顾了30岁主题第13、14周的结构。
4)一个与写作有关的答疑
崔律答:看写作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但不要为了字数而拼凑。
a) 如果是与自己的对话,写下今天的感受、对某件事的思考,即使只写800字也没问题。
b) 如果是写实录、写公众号文章,或者带着目的的刻意练习,最好还是写满1000字,因为800字很难把一个点讲透。如果不知道接下来写什么,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故事、例子,将内容丰富。毕竟如果是练习写作,能写多少字也是其中一个点。

2.我本周课程中的收获:

本周是《30岁前别结婚》一书的崔律领读。这本书的作者是陈愉,一位美籍华人,31岁时担任美国洛杉矶市副市长,后来成为全球顶尖的海德思哲人力资源公司负责人。
1)作者并不是一开始就那么牛,14.1课崔律就给我们介绍了作者从羞怯到顿悟,从顿悟到寄语的成长故事。
作者的寄语:力量从来不是靠别人给你的,只能靠自己去获取。我们无法选择出身,但每个人都拥有超乎我们自己想象的驾驭生活的能力。
2)陈愉认为努力和运气能带来成功。在14.2课崔律介绍了陈愉的三段重要经历,对她的发展路径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一些事和一些人。
如何克服羞怯?让自己对他人产生深深的好奇心,并长久地保持下去。
3)14.3课跟婚姻有关。作者告诉我们:不要自己将自己的梦想雪藏。要为事业全力以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完整的个体。任何其他人都不能让我们变得完整,而且把这种压力施加到其他任何人身上也是不公平的。人人都需要安全感,但真正持久的安全感只能来自你的内心。独立自主是亲密无间的前提。做盛女,而不是剩女。
4)14.4课是灵魂伴侣和八种朋友。
对于爱人,在深情对望的同时,不要忘了,面向未来,最重要的是两个人的眼睛要向同一个方向去望。如果你做好了两件事,婚姻会很轻松:1)嫁对了人;2)学会爱的技巧。
对于朋友,作者分成了八种类型,但是作者提醒我们:没有人能集所有这些功能于一身。而在处理各种关系的时候,我们常犯的错误是希望从一个人身上获得全部。
拥有不同种类的朋友能够帮助我们在不同方面发展,使我们成为更复合、更独立自主的个体。所以说,你的各种私人关系越深、越广就约好。
5)14.5课是笔耕不辍。这里的写写写指的是写出自己的想法,是与自己的对话,是与自己的相处,是在自己的生活中按下“暂停键”,让自己有一个独处的空间。

3.我在本专题两周中的收获:

第13周的书籍是《30岁,请痴迷于梦想》,作者是韩国人明在伸;第14周的书籍是《30岁前别结婚》,作者是美籍华人陈愉。在这些课程内容中,我感觉最触动我的是:
1)《30岁,请痴迷于梦想》的作者明在伸也曾因天赋平平、没有特殊背景而伤心过。但是后来,她会努力争取自己没有的东西;她发现了不能以同样的尺度比较不同的人,并且为自己至少没有生在一个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达成目标的旧时代而感到庆幸。她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是由自己开拓的。根据自己的才能、背景、能力来自己设计自己的人生。
《30岁前别结婚》的作者也是从羞怯到顿悟,通过让自己对他人产生深深的好奇心,并长久地保持下去,克服了羞怯,并且成为了一个被称为“网络人”的社交达人。
对此,我的感悟是精英人士也不一定从小就是现在的样子,人是可以成长的。一个羞怯的人可以变成一个人脉圈丰富、善于社交的人。光埋头做事是无法获得成功的,关系力的培养和展示也很重要。
2)为了实现梦想,我们要设定清晰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才不会迷失方向。而想要实现目标、实现梦想,又要制作具体的、清晰的计划。
为什么要明确目标?目标不明确时我感觉像迷路的羔羊一般原地踏步,但当我找到梦想时,我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并且开始向梦想奔跑。
如何找到梦想/目标?睁大眼睛,打开心扉,多读、多体验,发现你的人生目标。
然后呢?确定计划,开始实施。一旦做出了决定,就不要想太多,去做就好了。
3)不要自己将自己的梦想雪藏。要为事业全力以赴。

在婚姻和养育孩子的压力尚未真正出现之前,就让自己的事业减速,这是多么遗憾的选择。这会减少我们未来职业生涯中令人兴奋的机会。这是在将自己的梦想雪藏。
如果你现在全力以赴于你的事业,当你真正成为妈妈的时候,也许会发现你根本不用去减速,因为有那么多育儿方面的服务可以帮助你。或者,到那个时候你会选择减速,但是因为你已经拥有了相当的能力和声誉,即便你是在慢速路上,你仍然会有很多功成名就的机会。

崔律·30岁趣味主题的思维导图-by 幻雪

4.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5.任何想说的话:

工作后,我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喜欢读励志成长、心灵成长、传记类书籍,但是当时多是看过就完,没有太多地与自己的相关经验联系,没有去反思,没有去规划应用。但是崔律带着我们读这两本书的过程中,我感觉我有了更多的收获,这个专题虽然不是干货,但是很能触动人思考,去反思自己的现状,想要突破现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