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无非伤或平淡于流年想法哲思

一个和书有关的春节

2021-02-17  本文已影响0人  赵可爸爸

四本书。

斯特凡•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加谬的《异乡人》,贾平凹的《暂坐》,安德鲁•希夫兄弟的《小岛经济学》。

这四本书怎么看,都是风马牛不相及之作,作者,题材,时代,主题,风格,互相都差了比西安到乌鲁木齐很远的距离,完全拉不到一起,可女儿春节回家,就带了这四本读物。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也符合女儿这一代孩子的性格和喜好,那就是无从捉摸。

这是很奇怪的事。大学毕业工作后,女儿时常问我,小的时候怎么没培养她读书的兴趣呢?导致她越来越感觉到她这方面的缺失太多。我总是无话可说。被她问得多了,我也只能回一句:你那时候也得喜欢读啊!女儿就说,看,这就是你们教育的问题。

女儿其实从小就是很跳脱的性子,可没想到工作了以后,却突然增加了去书店的爱好,以至于我们每次去西安,她都会拉着我们跑一趟书店,让我们给她做推荐。

最开始是没办法推荐的,对于阅读来说,她真的差了太多,虽然在乌鲁木齐的家里,堆着足够她读很多年的几百本书。她的胃口相当奇怪,对现当代中国文学没什么兴致,反而一开始就对毛姆感兴趣。《月亮和六便士》以及《刀锋》是她自己最早买的书,我就劝她,毛姆虽然是我极其喜爱的作家,但对于开始阅读的人,他并不算特别友好的入门。

但女儿竟然认真的看完了,然后告诉我说,非常好啊。我就很无语,至今都对于怎么给她推荐摸不着头脑。

这次回来,她告诉我,还是希望能在阅读中,补一补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功课,要不,就会总是在阅读时,一边看,一边用手机查阅书中某一个表达的具体意思。对此,我是很高兴的,因为我能感觉出来,她这样的改变,不是因为我们,而确实是因为她自己,就像这次和之前她回来,没事时,她都是在看书,而不是看手机,甚至经常会就书里的一些问题问我,搞得我也是颇为紧张,因为她已不再是小孩子了,随随便便的几句话已经打发不了她了。

因此我和妻子都对她说,挺好的,这对于你来说,真的是最好的消费和最有效的提升,我们绝对支持。但还是难,因为我和妻子都知道,阅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如果是强迫自己没兴趣的进行,那反而不如不做。

所以女儿回来的几天时间,有很多次,就是在女儿的要求下,我用我七倒八歪的水平,磕磕绊绊的为她做我能力范围的阅读普及。

今天三点,她就要飞回西安了。

早上收拾行李,妻子思来想去都找不出东西来填满女儿的行李箱,女儿看着家里的书柜突然说,我可以带几本书啊!

妻子就说,唉,以前怎么没想到啊,对你来说,这不就是最好的继续吗?以后就这样,回来一次带一次!

好吧,最终,我推荐,女儿自己挑选,拿走了九本书,唐浩明的《曾国藩》三本,《唐诗宋词选》一本,柏杨的《中国人史纲》,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宋鸿兵的《货币战争》,另一本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到机场后,女儿打来电话告诉我们,太悬了,行李称重十九公斤半,如果多一本书,就可能超重了。

我告诉她,对你来说,重量现在不是份量,也许等你完整阅读超过一百本书之后,你才能感受到书籍在你生命中真正的份量,才能感受到书籍对你一生的改变。

女儿说,理解。

挺好,就像如今的一句话,爱笑的孩子命不会差到哪去一样,我也想说,爱读书的孩子一样命不会差到哪里去。

凡尔赛就凡尔赛吧,毕竟,中国的父母,没有几个对自己的孩子喜欢读书不感到安慰。虽然最好的起点晚了若干年。

但任何时候开始,都是最好的时间,不是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