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唐赢中先生《望海潮.独游西湖》
望海潮 独游西湖
唐赢中
2019年11月于会议之暇
独怜寒水,怦然心动,匆匆寻忆深秋。斜雨淡烟,衔鱼鹭鸟,岸亭丝缓歌柔。念四海行舟,抚干苏白柳,无限心头。潋滟湖光,漪涟山影,意相留。
别离又是乡愁。记吴娃邂逅,苏小绸缪。荷芰舞风,羌箫静夜,晚来岳墓孤鸥。无月不登楼。算江花莺浪,桂落潮遒。鼎重泉方且忘,契日定重游。
赏析:
望海潮:词牌名。双调一百零七字,前段十一句五平韵,后段十一句六平韵。
唐赢中:中国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现就职于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2019年11月,唐赢中先生在杭州参加完一次学术会议,于下午独自去西湖游玩,留下了这首《望海潮.独游西湖》的佳作。
“独怜寒水,怦然心动,匆匆寻忆深秋。”在此深秋时节,于会议之暇,怦然心动间,就独自一人来到西湖。作者虽是一位科学家,但他对文学有着天生的热爱,每在闲暇,或于假日,便会走出书斋,寄情山水,游历世界大好河山。这次开完会,尽管天将暮,尽管曾经游历过西湖,尽管在没有准备的匆匆之间,乘还有那么一点时间,禁不住西湖胜景的诱惑,虽水寒天凉,还是来到美丽的西子湖畔,寻找一分记忆,寻找一分寄托,寻找一分灵感。
“斜雨淡烟,衔鱼鹭鸟,岸亭丝缓歌柔。”天空飘着丝丝细雨,水面上荡漾着一层薄雾。可谓天公不作美,但作者却被这样的景象而陶醉。正因斜雨淡烟,他人不愿随往,这或许正是作者独游的原因。在斜雨淡烟之中,鹭鸟不为雨雾而扰,依然在水中觅食,于是便有了衔鱼鹭鸟的美景。岸上亭子里,飘出的柔美歌声在此刻是那样的悦耳动听。此情此景,作者不由想起自己经历的所有。
“念四海行舟,抚干苏白柳,无限心头。”作者行走在西湖堤岸,停下脚步,抚摸着堤畔的水柳,无限往事涌上心头。为了知识,为了未知的海洋科技,在海外求知,在大洋彼岸探索,把学到的、探索到的东西带到祖国,从而在祖国怀抱里不停求索的历程,其中一件件、一幕幕都在眼前闪现。艰难困苦、酸甜苦辣,一切都融入到此时的景物之中。
“潋滟湖光,漪涟山影,意相留。 ”湖光潋滟,山影倒挂,风吹波动,荡起阵阵涟漪。湖光山色里,动静相宜,情趣盎然。身在其中,与山水同在,此时此刻与景色融为一体,让人留连忘返。想起四海行舟时,今在湖堤柳林,在潋滟湖光,涟漪山影的装点之下,只想留在此处,与美景同住。
“别离又是乡愁。”美景也好,丽容也罢,终会别离。只是离别后,生出的情愫就是乡愁。此处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感情,对祖国的依恋,对人民的付出。远离家乡,就是要实现梦想,实现人生的抱负。别离又是乡愁,又是一种转折。从而记忆起历史人物与事件。
“记吴娃邂逅,苏小绸缪。荷芰舞风,羌箫静夜,晚来岳墓孤鸥。”随着时间的流逝,天黑了,夜悄悄来临。寂静的夜中,历朝历代的故事在眼前浮动。吴娃在此处邂逅了赵王,苏小小在西湖边找到了如意郎君。吴娃与苏小小在钱塘江城都留下了太多的故事。历代文人墨客,也为她们倾注了太多的笔墨。此刻,传进耳鼓的音乐,映入眼帘的舞姿,似乎看到了吴娃与苏小小在跳着优美的舞蹈,在吹奏幽怨的羌箫曲。西湖北岸的岳飞墓,此时是多么静,一只孤鸥在坟前停留,一定是在帮我寄托哀思。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被奸人所害,躺在西湖岸边,被万千中华后人缅怀与祭拜。只是在此刻,歌舞升平与墓地荒凉亦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唏嘘与感叹。
“无月不登楼。”斜雨淡烟之夜,自然无月,在无月的夜晚,西湖之上,多少亭台楼阁,已不忍登临,无须登临了。若是在一个有月的夜晚,登楼凭吊一下岳飞英雄,也是很值得的。
“算江花莺浪,桂落潮遒。”只是岁月流转,英雄可以安静在此安息。你看,西湖与钱塘江的浪花一直在为英雄唱着赞歌,桂花依然在年复一年为英雄而开,亦为英雄而落,钱塘江那如奔马的潮汐拍打着堤岸,依然那么雄浑、那么地充满力量。
“鼎重泉方且忘,契日定重游。”作者身处当下,为了民族的复兴,科技的强盛,身上肩负着中兴中国海洋的重任,竭尽自己的能力。他忘记权力、忘记名利,只想着不负这个时代,不负自己的人生。听风拂柳,任雨浇身,与景相融,权与钱都已忘记。只是天太晚,终当归去,还有许多事去做。美丽的西湖,不由得让作者再约时日,来好好游历与感受。
整首词浑然大气,一气呵成。用西湖的美景,英雄的气势来衬托作者的雄心与志向。中华振兴,需要科技的强大,一位身处前沿的科学家,一位中华的赤子,从其作品中见大气,从其作品中见赤忱。
品读、赏析唐赢中的《望海潮.独游西湖》,让人充满感动,并能从中获取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