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天: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2024.09.20 星期五 阴
今天,打雷了好些次,但硬是没有下雨,这台风的威力着实不敢小觑啊。隔壁有人去世,自中秋节开始,敲锣打鼓闹了整整快一周了,大清早开始,大半夜结束,真得很要人命。只是人死为大,又不好说些什么,最后的结果也就是硬生生的忍着。
所以,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我可以因为旅游喜欢一个城市,但是常驻了话似乎就非常难以喜欢的原因之一吧。前些天实在熬不住,多嘴问了一句房东,听说这地儿的习俗就是如此,之后头七还会如此一遭,我听得瑟瑟发抖。就我个人来说,一个人去世这么大费周章大可不必,欢天喜地的来,悄无声息的去在我看来是最好的。而这也是旁观者的观望角度来感慨,说不定就是如此闹腾,让所有人都知晓有人离世便是初衷呢?即使,你不知道这人是谁,但知道有人走了,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消失了,自此就是他人口中存在的一个人了。或许这样,活着的人会珍惜当下活着吧。
我向来认为所有习俗,不管是否陋习,既存在就一定合理,尤其在你无法撼动时,尽可能多去看到它积极的一面,若百害无一利,这实在有违人性,更多时候得益的不是我们罢了。有时候细细考究中国的乡镇的一些风俗,时常给我一种看到一个时代的微缩。又或者近来看了太多历史读物,越发觉得现代社会的历史好单薄,没有太多的厚度,以至于接不住人心的彷徨。人们好像正经历着一场洄游……
【原文】
我们可以“藏情”,把完成过、失败过的情爱像一幅卷轴一样卷起来,放在心灵的角落里,让它陈潜,让它褪色。在岁月的足迹走过来后打开来,看自己在卷抽空白处的落款,以及还鲜明如昔的刻印。
——林清玄《忘情也慈悲》
【仿写】
我们善于“隐痛”,把承受过、治愈过的伤痕,犹如一封信一样收起,深埋于心海底部的秘密箱中,让它愈合,让它淡化。在人生的潮起潮落后再拆封,看自己在信纸右下角的署名,以及还遒劲有力的字迹。
——木木子若
【原文】
凡是生命,就会活动,一活动就有流转、有生灭,有荣枯、有盛衰,仿佛走动的马灯,在灯影迷离之中,我们体验着得与失的无常,变动与打击的苦痛。
——林清玄《惜别的海岸》
【仿写】
凡是思想,就会碰撞,一碰撞就有启发、有创新,有融合、有分裂,好比山间回响的钟声,在空灵悠扬之余,我们意会到新与旧的角逐,较量与撞击的余音。
——木木子若
【原文】
泪,乃是爱之凝聚。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不会流泪,一种是完全没有爱,铁石心肠的人。一种是从爱中超脱出来,不被爱所束缚与刺伤的人。
——爱水
【仿写】
怒,乃正义之声鸣。在这纷繁世界中,有两种人几乎不现愤怒:一种是毫无道德感,冷血之徒;一种是在正义中找到平和,不怒自威的人。
——木木子若
【生活小确幸】
1.终于读完了《南京大屠杀》《慰安妇》两本书,文字和情感的穿透力超乎想象,那愤懑又不甘,至今仍刻骨铭心。
2.看了深圳10岁儿童被杀的消息,很难相信这是在和平时代会发生的事,难道我们真的会亲手摧毁先辈们创造的世界么?
3.原来写实的故事真的蛮难写的,因为知道是真实发生过,所以竟希望从未发生。
4.绘图好像慢慢有了起色,关注的人逐渐增多,想来是个好开始。
5.日更第32天,依旧在坚持,想看看自己到底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