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镖人》灭陈20万大将贺若弼和20年首席宰相高熲被杀真正原因
(文中使用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冒犯请告知作者第一时间删除)
国漫《镖人》第8话中,曾经出现了两位因为跪谏杨广而施以“虎弑”之刑的大臣:贺若弼(bi币)和高熲(jiong窘),杨广为什么要斩杀此二人呢?而许先哲老师为什么又要安排这两个角色出现在这一章呢?其中大有玄机。
首先,我们看这两位重臣的身世,和杨广要杀他们的真正原因。
皇位之争
根据《隋史》记载,高熲是先帝杨坚的重臣,能兵善战,曾经平叛过10万叛军,隋文帝称帝后,官职尚书左仆射(首席宰相、大司农),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虽然功高震主,不过这并不是杨广即位后杀他的主要理由。
杨广的哥哥杨勇一直是太子,而杨坚后来决定废长立幼,立杨广为太子,高熲的儿子高表仁是杨勇的女婿,在太子党(杨勇)与晋王党(杨广)的宫廷斗争中,睚眦必报的杨广在登基后绝对不会容忍旧太子党势力的重臣高熲,所以必下杀手。
夺爱之恨
在隋朝灭陈的战争中,晋王杨广是总帅,但实际上的军权掌握在高熲手中,大部分策略、以及各方将领的调遣都由高熲掌控,在班师回朝之时,杨坚甚至说出,很多大臣都认为高熲带兵灭陈之后会造反、佣兵自立。
俘虏陈后主的时候,同时还俘获了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杨广对张丽华垂涎三尺,但高熲却以谏言为名下令赐死张丽华,但却将陈后主的妹妹赏赐给部下将领,贺若弼就是其中之一。此举让杨广对高熲更添恨意。
锥舌慎言
贺若弼是隋朝的一员勇将,在灭陈战争中,贺军消灭了南陈的大部分有生力量,但是这一战也为贺若弼之死埋下伏笔。
在和大将韩擒虎等人包围陈都后,总帅杨广明令等待号令一起攻击,但是贺若弼知道此时的次子杨广不过是一个摆设,无视杨广将令率先攻击。
这一举动为贺若弼招来了杀身之祸,战后,杨广欲将违反军令的贺若弼捆赴隋都,不过却遭到父亲杨坚的反对,反而因为军功而将贺升官赐婚,将陈后主的妹妹赐给了贺若弼作为小妾,睚眦必报的杨广更将贺若弼当做眼中钉。
不仅如此,贺若弼和众将关系也颇不和,不只是在灭陈战争中,和大将韩擒虎争功冒进,在杨广面前,甚至直接贬低杨素、韩擒虎、史万岁三人而自抬身价。
自恃功高的贺若弼却不自知,还作诗发泄怨气,最后终于被杨广赐死。
有趣的是,贺若弼的父亲贺若敦也是因为口出怨言而被主上赐死,临死前曾一再叮嘱儿子,谨言慎行,甚至用锥子扎破了贺若弼的舌头,让他引以为鉴,可惜,然并卵。
欲加之罪
高熲其人执政清明,有文物大略,在当宰相期间可谓为隋朝建立了万丈功勋,之后的名臣魏征就特别称赞高熲,而在高熲已现必死之兆后,最后得到的罪名却颇为蹊跷。
607年(大业三年),杨广款待突厥使臣,高熲因为曾经参与过平息突厥作乱的战争,对突厥的本性十分熟悉,于是说了一句,“此虏颇知中国虚实,山川险易,恐为后患。”
为什么高熲会下如此定论?因为从581年开始,隋与突厥进行了三次大战、小战无数,一直保持着敌对关系,不幸被高熲言中,隋末杨广被突厥可汗十万骑兵围在雁门关,而后,凡是各地反叛的首领如薛举、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李密、高开道等,无不受到突厥的资助。
漫画铺垫
这一段是笔者的猜测,而非史书记载了,许先哲老师之所以安排高熲出现,正预示了即将为出场的裴世矩做铺垫。史书中采用攻心之策,让突厥内部争斗互相倾轧进而实力大减的正是当时经营西域的裴世矩,高熲、贺若弼二人虽然直谏杨广奢侈,但实因(借口)突厥来使而死,漫画中安排裴世矩与高贺二人同时出现,也有意指为二人报仇,剿灭突厥(漫画中的胡人五族)之意。
而裴世矩和隋朝让胡人内斗的办法,大都和漫画中如出一辙,婚约和亲、和权利的诱惑。
而贺若弼这一角色也预示了漫画中所没有写出来的游牧民族(胡人五族)的另一个结局,贺若家祖上曾经一直是游牧民族,因为北魏发动了持续的对游牧民族的战争,所以臣服朝廷而入朝为官。
不管是和伊玄的和伊族还是其他四族的胡人,即使归顺了中原朝廷,最后我行我素的他们,最终迎来的也会是贺若弼这个结局。
裴矩登场、内斗始开。
一场精彩的大戏在高贺二人的斩杀声中拉起了帷幕。寥寥数笔却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