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被人工智能替代的职业是什么?
今年,吃瓜群众又被这几条新闻惊吓到了——Alpha Zero(谷歌下属公司Deepmind的新版程序。 采用了新的算法——强化学习算法。在每一次训练后,AlphaGo Zero都能根据训练结果,进一步优化其算法。)又拿下国际象棋。
小度(小度机器人诞生于百度自然语言处理部,能够自然流畅地与用户进行信息、服务、情感等多方面的交流。)战胜最强大脑选手。
阿特拉斯(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研发的世界最先进的人形机器人之一,身高约1.8米,体重150千克)完美后空翻。
阿里AI“鲁班”(人工智能海报机器人)每秒能制作8000张海报。
(图片文字代表了一众美工的心声)
的确,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的进化的确让我们有些措手不及,感觉很可能在某一天一不小心就会被取代。但是埃微觉得,就目前来说,能够被人工智能取代的仅限于部分行业和领域,通常这些能够被替代的,大多是一些目标固定,动作反重复,依靠简单重复性积累即可以完成的职业,比如流水线工作人员,高速收费员等,而有些职业需要凭借人类的社交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感知应对能力来完成的,是很难被人工智能替代的,下面埃微就举几个例子。
1.医生
《急诊科医生》也算是今年的热播剧了,很多人都一追到底,我们先来聊聊医生吧。
(图片源于网络)
首先看一下这条新闻——
来自美国的“智能医生”沃森首次在上海“上岗”,与一群本土肿瘤学教授针对一例结肠癌病例开展人机对话联合会诊。沃森仅用时10秒就阅读了3469本医学专著和10余万份临床报告,然后交出了一份详细的推荐方案和不推荐方案。
10秒,3469本医学专著,10余万份临床报告,这组数据乍一看还是让人挺震惊。但是如果让沃森直接执刀手术,恐怕没那么容易。
人工智能虽然可以有更多的经验和理论储备,但一时半会儿还很难达在手术中到快速准确的要求,在直觉和经验方面差的就更多了。每位病人的病灶在哪里不尽相同,能够通过望闻问切快速找到病灶,加以行之有效的治疗,凭的是直觉和经验,过程中还需随时应对突发情况,调整手术方案。他们必须分秒必争,早一秒人间,晚一秒地狱。人工智能在这时候可以作为医生的更得力的工具,但是谈及替代医生?估计很难。
设想一下,当一位病患躺在手术台上,一台或几台机器人走过来准备为他做手术,那心理阴影面积是……
2.管理者
埃微这里提到的管理者,不是放羊娃式的管理者——看好自己的羊,把他们养肥即可(当然这种管理者在社会并不少见)。这里所说的,是团队中“领着干”的领导者。
(图片源于网络)
他们不仅是一个团体的核心,更是团体的灵魂,像企业的CEO,或者职业经理人等,需要丰富的管理经验,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大局意识,能够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智商和情商,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社交能力的综合体现。但如果让我们跟着一台AI智能机器人干?不知道马云爸爸怎么看。
3.设计师
说到设计师的话题,有人会质疑:你上边不是已经说了,阿里的鲁班,每秒能制作8000张海报,这不是分分钟把设计人员秒杀的节奏?
其实我们要讨论的不是类似鲁班这样的,单纯进行图文排版的美工,如果埃微把鲁班称为设计师,大概会有一众的美术设计师们送来无数个白眼吧?我们要讨论的“设计师”是一个包含了美术设计师在内的统称,涵盖软件程序设计师、建筑设计师、动画设计师、服装设计师、珠宝设计师等等。
这些职业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经验,更需要灵感和激情,以及丰富的想象力。专业知识人工智能可以拥有,经验也可以通过专家系统实现,人类主观思考的能动性、审美、灵感和感性思维,人工智能无法匹敌。
所以埃微认为在这些往往有着众多天赋异禀的创意大神的设计领域,人工智能还是很难突破奇点的。
请输入图片描述
4.心理咨询师
有没有“情感”,是人与机器的重要区别。当患者面对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的时候,希望他能通过自己的表达(即使患者的思维和表达比较混乱,心理咨询师也可以根据牌子的逻辑推断能力明白其中的含义),透由同理心,理解患者的处境及微妙的情绪;然后根据对方的问题,加以分析,进行真心实意的关切和疏导,最终解决问题。
诚然,机器人可以用某些方法,将大量的数据导入,以针对人们的具体问题或表情,做出相对应的回答,但是他们本身无法诠释和理解“情绪”细枝末节的含义。人各有不同,如果用套路化的模板,和理性的对答来解决心理问题的话,估计效果会差很多,因为这类问题的解决更需要感性思维。
当然,通过人工智能辅助,进行访者基础情况测评等等工作,是更完美的组合。
请输入图片描述
5.演员
这个很好理解,一堆机器人演电影?这是在看……变形金刚?
影视剧演员、舞蹈演员、相声小品演员、杂技演员,以及歌手等这些职业,更多是通过肢体的表达,传递艺术与美,使受众能够产生思想上的碰撞以及心理上的共鸣。至于歌者,舞者埃微认为最打动观众的除了曼妙的舞姿、动人的歌喉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与观众的互动,而这是机器人很难做到的。
机器人跳钢管舞?这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图片源于网络)
总的来说,不仅仅是以上列举的几种职业,埃微认为,在当前的AI水平及可预期的发展范围内,目标具有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情况复杂多变,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决策的;创新性较强的;极感性的等需要人主观思考判断,以及涉及人类情感需即时应变的相关职业,都是人工智能比较难以替代的。人工智能可以在多个领域给予人类更好的辅助,甚至可以比人类做得更好,但是说到底,人工智能终归还是要为人类服务的,是一个工具。
当然,AI的所有智能处理,都是人所赋予,如果哪一天,AI被赋予了人权、感情、意识、灵魂、喜怒哀乐、自发的学习能力,还有什么AI不能取代的吗?不过这也就上升到了更高层面的道德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吃瓜群众无需多虑,即使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完善,会使更多的职业被替代,也会激发更新的职业产生,这是人类社会变革发展的必然历程。新事物的出现是自然进化的结果,改变意味着成长,我们应当适应并顺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