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坠江事故媒体叕反转?不,我只是单纯不要脸!背后人性细思极恐!
01
坠江事故报道大反转:这只是验证媒体嗜血本性的又一个案例罢了
“救援进行时!大巴车与逆行轿车相撞后坠江,车载人数不明”
“重庆公交车与轿车相撞坠江:轿车女司机驾车逆行导致”
“重庆公交坠江已致2死,事发前轿车女车主逆行”
......
10月28日上午,个别媒体,甚至是拥有“主流”身份的媒体,纷纷发布重庆22公交车与轿车相撞坠江事故的报道。
奇怪的是,在警方初步调查结果还未出炉的情况下,这些媒体便以以上标题明确地指出事故原因:轿车逆行。
这样的措辞如果还算中立的话,那么“女司机”、“女车主”的表述方式,显然已经在刻意引导舆论,制造热点冲突。
目的,不言自明。
这些媒体的蛾子翅膀一扑扇,网络上便瞬间掀起全民声讨的惊涛骇浪:
“这个女司机一定要判死刑!让她一个人死就好了!干嘛连累那么多人!”
......
当事女司机已接近被网络暴民人肉的边缘。
进而,网络暴民们推而广之,大有一票干掉所有女司机的意思,也不管他自己的母亲、姊妹、妻女、朋友是否也在“女司机”之列。
然而,戏剧性的“反转”,在下午发生了:
重庆市公安局发布的警情通报显示,“经初步事故现场调查,系公交客车在行驶中突然越过中心实线,撞击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后冲上路沿,撞断护栏,坠入江中。”
一起惨痛的坠江事故,骤然演变成对“女司机”的舆论审判,最后竟发现“女司机”不是肇事者而是受害者!
而事故中那些尚沉溺在冰冷江水中的真正受害者们,却几乎被遗忘。
直到29日上午,持续关注事故救援进展的报道,相较前一天那些煽动性的事故报道,少之又少。微博热搜上置顶的话题,点开后也大多只是昨天事故报道的转发。
原因,还是不言自明。
值得庆幸的是,这个“反转”来得还算及时,否则那位轿车车主很可能已经被谩骂、诅咒和黑白颠倒的世道折磨崩溃。
我问这些媒体:这么离谱的“反转”你们不羞耻吗?不该道歉吗?
这些媒体说:哪儿有什么“反转”,我只是单纯不要脸!
是什么可以让这些媒体堂而皇之的不要脸呢?
答案只有一个:
无论多么惨烈的事件,对这些媒体而言只是“产品”,而把“产品”打造成“爆款”,无非夹带一点私货,添加一点煽动性而已。
坠江事故大反转,不过是无数个“产品”里只有6小时有效期的“爆款”。
的确,这只是验证媒体嗜血本性的又一个案例罢了。
02
太多的媒体人,情绪过剩,理性不足,而最可怕的,是目的不纯
类似这样的反转,公众早已见怪不怪。
真实、客观、良知和最小伤害,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最基本的新闻伦理和媒体道德。
但我既不想谈新闻伦理,也没什么信心讲媒体道德,因为这些,早已被一些媒体,一些媒体人践踏得体无完肤。
空姐滴滴遇害案刚刚过去不久,我们还能清楚地记得个别媒体曾把这样一桩惨案,赤裸裸写成一篇黄色读物,以极端变态的恶趣味作为他们所谓“新闻”的卖点!
而又有一些媒体,打着批判前者的旗号,扮演着愤慨的良知者,却以布道者的姿态,再次将那些描写恶心的媒体发文截图公布,无耻地当着婊子立着牌坊!
还有一些媒体,因为热点“蹭”得到家,而沾沾自喜。在面对公众的文章里饱含着对死者的惋惜,对家人的关心,对罪犯的鞭笞,和对广大女性的关爱。而在媒体圈内却大演“变脸”,为“百万加”的阅读量忘形得意,笑嫣如花,见人装人,见鬼做鬼!
死者还未安葬,生者尚悲痛欲绝,而这些媒体就像一群饥渴的恶狼,贪婪地蚕食着死者的血肉,撕咬着死者家人的心灵!
这哪里是新闻报道,哪里是追热点,分明是食人尸骨,毛发不留!
当年姚姓歌手病重弥留之际,一群所谓“媒体人”在病房门前焦急地等候着。
他们等候的,不是医学奇迹,而是歌手的死讯。
我看到的,俨然是这样一副画面:
那个饥饿濒死的小女孩,就是歌手,而等待着小女孩死亡的秃鹫,就是这些媒体人!
最让人百爪挠心,欲哭无泪的,是这幅照片的原作者,也是因为这幅作品获得1994普利策新闻奖的凯文·卡特,因人们“摄影师在当时为什么不去帮帮那个小女孩”的质疑自杀身亡;而闯进太平间,如获至宝一般,当着歌手家人的面直接拍摄死者遗容的所谓“记者”,却依然被标榜成敬业者,媒体事业风生水起!
的确,那一点点的良知,正一点点离我们远去!
一个人的目的不纯,尚可做沧海一粟,而一个机构,乃至一个行业的目的不纯,则是世界末日的开始!
03
媒体们在商言道德、言正义、言良知的虚伪,源自“幸灾乐祸”的人性
老周是一个普通的打工者,作为打工者,我和广大职场人一样,有着“在商言利”的坦率。
老周也是一个刚刚起步的自媒体作者,而作为自媒体人,我也必须承认,自己和所有媒体人一样,有着“在商言道德、言正义、言良知”的虚伪。而这种虚伪背后,是“幸灾乐祸”的人性。
台湾作家刘墉曾在《你不可不知的人性》里谈到过一个观点:
问:当你获知一个正在发生的惨烈灾难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我想很多读者的回答一定是难过、痛心、同情、祈福......
而作者刘墉不以为然,他扪心自问,发现正常的第一反应是“幸灾乐祸”,但这里的“幸灾”,是自觉幸运未遭此灾;而“乐祸”,则是乐见此祸未及我身。
其后,才是后续的情感和想法。
对此,我深表认同,因为我也曾多次扪心自问过。
这,就是人性,你不可不知的人性。
如果人性不是如此,这些媒体何以能用一点点的煽动,便掀起舆论狂潮,开启网络暴民的狂欢呢?
而这种人性,也直接的促成了媒体的嗜血。
电影《独家腥闻》(又名《夜行者》),讲述了一个极端嗜血的媒体人通过满足观众“幸灾乐祸”的人性,而从一个偷鸡摸狗的混混,一路成为媒体大佬的恐怖历程。
之所以说“恐怖”,是因为主人公一步步突破道德底线的卑劣行径。
主人公Lou Bloom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loser,因为偷窃成性且习惯性满嘴跑火车,没人肯雇佣他。
偶然遇到的一次车祸,让他发现各种事故命案现场的第一手视频资料可以卖给电视台并获得高额回报,于是便用偷来的自行车换取了一台手持DV和一只警用对讲机,走上了新闻媒体从业之路。
为了获得独家新闻,他一次次抢在警察之前闯入案发现场,赤裸裸地拍摄死者惨状,甚至因为角度不佳或故事不够“精彩”,而随意摆弄死者尸体。
后来,更变本加厉,不惜制造新闻,一手导演了餐厅枪击案。
冷血、残暴,无所不用其极。
在豪宅凶杀案中,他故意让犯罪嫌疑人逃之夭夭,然后潜入豪宅拍摄惨烈现场,并对警察的询问满嘴跑火车,甚至设计残杀了自己的搭档,并把他死亡的画面拍摄下来……
因为这个“独家重磅”新闻,Lou一举成名,甩掉了自己之前合作的媒体公司,成立了自己的视频公司,从此财源滚滚。
影片最后,招兵买马已经完成的Lou,在清冷的月光下,用他擅长跑火车的大嘴给他的新员工们“洗脑”,并承诺员工:我永远都不会要求你们做连我自己都不会做的事情!
但员工们不知道的是,这世上已经没有Lou为了钱而不愿做的事了!
影片戛然而止,其中况味,引人深思。
这虽然是一个虚构的极端故事,但由此折射出的东西却细思极恐。
如果大众不认清媒体嗜血的本性和人类“幸灾乐祸”的人性,继续把它作为媒体人利用来捞取黑金的工具的话,Lou将很快出现在你我身边,并为更多的媒体人所效仿。
那一天,将比我们眼前看到的任何灾难恐怖百倍!
04
全民自媒体时代,我们更需要人性的光芒
想必大家对爆红歌曲《一百个可能》所配的那个“一箭穿心”MV都非常熟悉了。MV原版是来自俄罗斯的《投降吧》。
男主的心脏被一根近2米长的钢钎状“维纳斯之箭”洞穿。他强撑着身体,历尽痛楚,拼死跋涉,来到城市。他穿过地铁、街道,走过酒馆、小巷,只为再见自己的爱人一面。
路上遇到无数人,而他们无一例外地掏出手机,跟随着男主,不断地拍摄着,没有一个人关心男主的生死,更没有人对男主施以援手。
当男主终于见到女主时,女主奋不顾身地奔向男主,任由自己的身体也被“维纳斯之箭”洞穿。而两人丝毫不顾疼痛,也已然抛诸生死于脑后。这一刻只有忘情的拥吻,能表达他们对爱的理想与忠贞。
Sergey Lazarev《投降吧》MV_最潮异国风_腾讯视频
一场令人动容的殉情,引得无数网友慨叹,这才是真爱!
而短片在颂扬凄美爱情的同时,也一针见血地讽刺了全民自媒体时代下,每个人冷漠的自媒体思维。
但,无论人们如何冷漠,这场凄美的殉情,依然充满着爱的伟大,即便只是男女小爱。
而我坚信,无论是忘我的男女小爱还是舍身取义的人间大爱,都永远是人类社会的主流。
作为媒体,第一时间发布新闻是职责所在;作为自媒体人,我们也难免会借热点发发文,包括本文。但当我们用文字、声音、或者其他任何形式向社会发布任何内容时,我们应该扪心自问:你的内容是否散发出了人性的光芒,是否在用“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和追求真理的信念,去完成“正世道,暖人心”的理想?
虽然每次发问都微不足道,虽然我们谁都无法彻底摒除利益所产生的虚伪。
但,只要以上自问每次都能得到肯定的回答,我们便能守住底线。而守住底线,便是改变世界的开始。
我不是孙大圣,也不是崔永元,我没有“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的至勇与果敢。
但我,愿坚守底线,永不退却。
— End —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点赞分享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老周暇说」或搜索公众号:LZXS-2018
作者简介:
大家好我是本文作者老周未末,毕业于历史专业的资深营销人,全国首批商业地产“双微”运营推广及社群营销开辟者。错过自媒体蓝海时期,脑袋刚被驴踢醒,开号19天写出爆文的新锐自媒体作者。职场打拼十年,迷失多次后,终于找回自己,决定靠码字活出另一种样子的85尾有趣小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