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职场上什么样的人会越走越好?
互联网时代职场上什么样的人会越走越好?是否被机器人智能代替?是否可以一劳永逸?是否可以实现自身价值?或者是否……
回想自己5年前,对比一下,自己发生了什么,是不是会有一些感触。未来5年科技更加发达,那么在这个发达的社会怎么才能立足这个是我们一直要思考的。
未来5年,职业到底有什么趋势呢?
1.高性价比的高感性能力
日本的动漫产业已经占到其GDP的三分之一。电器、汽车行业都比不过动漫行业。这个时代已经从一个高理性时代逐渐变成充满科技和机器的高感性时代。对于职场人的要求从纯粹的高理性变成高感性。如果过去我们觉得程序员这样的工作很酷,这个时代的产品经理,运营更加酷。
2.个人需求升级,在热爱的领域努力地玩
在美国有一个现象很特别,美国毕业博士中40%都是心理学博士,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发现心理学可能是下一个能够创造让人幸福点的领域。未来5到10年如何让人的体验更好,感觉更好绝对是商业的全新蓝海,也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下一个5年,职场人都会思考哪些事情?
第一,有没有自主权。在工作中能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第二,精专。什么是精专?你会发现今天专业领导者越来越多,纯管理者越来越少。你是依靠权利,纯靠关系上位的,在公司里会越来越难,但是如果你不是依靠权利上位,而是本身能力就很强的话,你可能管理起来就很简单。好多离职的原因,钱不再是排在第一位,而是职业发展不好。所谓职业发展不好,就是看不到未来的可能性,学不到东西,所以今天成为一个专业人士比成为一个纯管理者而言要更有意义。因为今天整个世界都在追求更精专,更好,更强。
第三,意义感,我们不仅仅需要为了赚钱而工作,还需要知道这个工作有什么价值。
职场坐标升级,从职场为核心,到以职业为核心
我们过去定义一个人是通过行业+企业+职业。今天则不会,人们开始依附一个平台,未来一定是几个大平台上有无数个体。未来会不会成为平台加个体的时代呢?我认为并不会,个体在平台上PK依然是劣势。所以世界不可能是平台加个体,未来的世界是平台加小老板,大平台加小团队。
小团队之间互相PK还是干不过,这时候怎么办?小团队开始抱团,形成所谓的圈子。这个圈子在平台之上会形成稳定的竞争结构。圈子还有一个好处是什么?圈子的寿命比公司长,一个好的圈子可以维持15年、20年。公司则撑不了这么久,投资一个圈子比投资一个公司重要很多。我有一次听访谈讲到王朔、马未都、冯小刚是一个圈子。这个圈子里的一个人有所成就了另一个也会很快成功。
所有职场人,都应该问自己3个问题
1.我今天的工作5年后机器能做吗?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一位企业CFO说到可能3到5年之内中国所有出纳水平的会计会几乎全部灭亡。因为国家会在不久上线一套关于电子发票的软件,所有的发票通过电子发票都能解决掉,这个时候会计还有用吗?所以第一个问题你现在的工作5年以后机器能做吗?如果能做的话你一定要找到一种能跟机器合作的方式。未来5年可能最好的财务人才可以在巨量财务数据中间找到一些关键的点,并且用一种感性的方式,任何人都能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未来最核心的竞争力。
2.你现在的工作会不会被外包?
在一个大平台小团队的世界中很多工作都会被外包,你的工作会被外包吗?如果外包该怎么办?我的建议很清晰,还是拿财务来说,要么往这个公司上升发展成超级甲方,深度理解这个行业这个公司的各种财务秘密,关系,以至于机器没法替代。要么成为一个超级乙方。比如你就是技术控,成为一个极其强大的财务人员,很多厉害的财务外包人员收入非常高。
3.有没有哪些工作是时间的复利,越来越有价值?
你一定要创造基于个性的影响力和基于天赋的生产力。什么意思?所谓基于个性的影响力你没法装,今天想装得很有范,你不可能扮演谁,一定要拥有一个基于个性的影响力,做自己。所谓基于天赋的生产力,未来都是曾经的迭代更新,快速学习并不是优势,基于优势的快速学习才有可能是突围之道。
总的来说未来职业坐标也会重新升级,会从行业、企业和职业变成圈子、能力和价值观。从今天开始把以职场为核心转换到以职业为核心,而你的职业也需要转换到以自己为核心,只有这样才能持续输出高性价比的高感性。
小编认为,未来5年是一个个体崛起的年代,在那个年代最有竞争力的方式就是基于感性能力做自己,用天赋在热爱的领域努力玩。我相信在未来5年做自己是一个最有竞争力的活法,同时也是最经济的活法,这样的人能把工作过程本身变愉悦。未来5年什么人最抢手?应该是做自己的人会越走越好。
未来5年,不仅仅是做自己的人会越走越好,掌握情绪管理、职场沟通术、高效阅读能力的人也可以成为职场中的佼佼者。
微信公众号:iyouliao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