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魅力的人会发光

今天被一个女教授圈粉了。
她在学术界很有名,尤其是在法学C刊界。学术威望高,精品力作多,桃李满天下,这些法学大家的标配她都具备,但她独特的魅力在于——人格,谈话的过程中,她整个人都在发光啊!
她几年前得了乳腺癌,很严重的那种,医生说至少需要5-6次化疗。她经过一次化疗后,毅然决定放弃化疗。她说,眼睁睁看着同病房的病友化疗后陆续离开了这个世界,她心里很难受。亲人和朋友陆续到医院来看望她,那时她躺在病床上,脸色惨白,说话也没力气,看望她的朋友们都抹眼泪了。
但是强大的内心告诉她,相信自己的感觉,相信自己的身体。不要被癌症击倒,一定要站起来。她拒绝了第二次化疗,回到家静养。慢慢地,身体开始听从内心的召唤,一点一点开始好转。
我问她,目前身体情况怎样,癌症有治愈吗?
她指了指自己的额头:刚检查完身体,脑袋里长了一个肿瘤。或许,今天回家睡一觉,明天就醒不过来了。
看到我们很担忧的样子,她笑着说:我现在的生活态度就是向死而生。每一天都活得开心快乐,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说话。
她说时间宝贵,能说实话就别磨叽,能努力工作就别懈怠。
她说女人最有成就感的工作就是编辑,她非常热爱这个职业。这个职业日久弥香,在为他人做嫁衣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做学术,得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提升编辑业务,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守住学术底线。
这次谈话,她在工作上给了我很多启发:
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如果遇到好的选题,多和作者沟通探讨,反复修改,别怕浪费时间。因为在修改的过程中,你的编辑业务能力也会提升,你和作者的沟通能力也会变强。
持续学习。在本专业扎根下去,成为专业内的行家,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学者型编辑。
走出去,多和其他期刊的编辑交流,新时代要求多领域都精通的编辑。要和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多交流。目前,跨专业研究已经成了学术趋势,比如在审稿过程中经常遇到经济学和政治学交叉,法学和社会学交叉,马哲和政治学交叉。
关注学术热点。《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他们的选题就是学术的风向标,紧跟热点。
守住学术底线。因为平台的关系,会有很多作者慕名而来。要学会甄别,三观正、有学术底蕴的作者,可以做朋友。朋友是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