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领导布置了一份软件开发需求,不懂技术的你该想什么
互联网圈流传着一句话,叫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句话起源于当年前阿里高级产品经理苏杰老师出的一本书,名字就叫《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相传这本书当年在坊间,被很多刚刚入行的产品新人奉为宝典,至今热度不减。人人都能成为产品经理吗?这个命题太大,也并非我们今天讨论的要点。就此别过,转入正题,当你接到一份领导布置的软件开发任务,但又不懂软件开发,怎么办?只需想明白这5点,你就能算是个称职的“临时产品经理”。
1、静下来想一想,为什么做?
有这么一句话,从分工来讲,产品经理的职责是负责产品有用。怎么叫有用?
有人用;
能解决问题;
首先,领导布置的开发任务,不会脱离开现有业务基础,自然也就不会脱离业务的各干系人(确认业务,干系人);所以你要懂你的业务,懂每个参与人的业务,要明确开发的目的,明确开发的目的,明确开发的目的。
软件开发是要解决问题,问题分3种。
第一种,用户自己就能解决问题,不需要别人参与,比如PS软件,视频剪辑软件,这种产品叫做单点产品;
第二种,用户一个人使用软件,不能解决问题,还需要有个对应的人,比如网络电话,有拨打的人,也有接听的人,这种叫单边产品;
第三种,用户不能单独解决问题,软件上需要聚集很多的用户,比如携程,预定酒店房间,有预定的人,也有提供房源的人,这种叫多边产品。
现在大部分的软件,都是多边产品,就要把业务各干系人,用软件做什么明确开来。
第二点,明确了有几类干系人,现在要搞清楚,基于这个业务,会有多少人使用这个软件,他们用软件做什么,我要对他们在使用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哪些收集和反馈。
第三点,为什么做?真是的用户的刚性需求吗?使用频率高不高?软件对用户的唤起点有哪些?做个产品不难,做个没人用的产品,更不难。
第四点,通过这个软件,你的业务获得了哪些好处;效率提高(节省了成本)?(通过互联网,软件解决了上下游连接问题;纸质单据的电子化,存储,调用,编辑,显示结果更便捷);直接获得了收益?成功积累了粉丝和用户群?
2、扒拉扒拉资源,能不能做?
想到我们要开发一款软件,就有一种荷尔蒙飙升的兴奋感;进而发现功能越想越多,盘子越做越大,可最开始的实际业务需求呢?可能不是这样的。用有限的成本,开发收益最大的事情,是软件开发优先级最高的工作,抛开成本谈框架,简直就是耍流氓。所以看看自己手上的牌,收敛需求,区分优先级,确认收益;优先资源给开发难度小,收益高的早期版本,这也是试错的MVP版本,尝到甜头,再迭代到下一版本,后边会越来越顺。要知道,谁也不能不做电梯,就一下蹦到二楼,而商业世界,没什么电梯。
3、市面上有没有青睐的产品,直接抄,可行吗?
互联网发展的如火如荼,抛开顶尖科技公司不说,更多的传统企业,互联网+公司,要做的软件在市场上没有竞品,几乎是不可能。但是竞品分为几种,举个例子,当下仍然很火的短视频领域,有小咖秀,秒拍,美拍,快手,抖音,火山小视频,小影,还有很多不胜枚举。我只用过美拍,还是2014年,所以这些产品在我脑子里,我感觉功能应该是都一样的。
但真的是这样吗?市场营销学有位大师,他有本著作叫《定位》,定位其实有3步,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定位,英文缩写STP。我们能听到的产品,甚至还是家喻户晓的产品,他们一定都以定位为出发点,开始的万里长征。这样来看,若想抄它,似乎压力山大。
抄功能点其实不是难事儿,功能开发也不难,但是做出来没有用户用,就会很尴尬。基于现有业务展开,看看自己的资源,捋清业务逻辑,再抄点亮点功能,听起来还挺美妙的。
4、别光想现在,也看看未来
很多人,遇到一件事情会很头疼,想迭代产品了,但是在现有架构上无法实现,不重新开发,备不住说挂就挂,所有业务被迫下线;为什么会这样呢?后台把很多功能写死了,没办法扩展;如果你是业务的负责人,是不是都要气的跳起来,又要花多少心血,金钱和时间。
怎么会造成这种事情呢?可能就是因为,看中了具体要实现的功能,却忽略掉了全局的战略方向。这种时候,一定不要担心,不要害怕,多向领导请教,就是在帮领导未来躲过这坑。
5、拥抱全职的产品经理
就像之前说的,市面上没有一款产品是没有竞品的。不同行业的高阶产品经理,对各自圈里的产品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产品做到这份上,不复盘几个软件,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这个圈里混。这个全职的产品经理,会在你的业务基础上,给你基于行业的洞察,铺开你业务的战略图,并帮助你判断那些你认为可行的逻辑,实现你想要的,打造属于你,独一无二的产品。
所以,搞清楚你的业务逻辑,盘点好资源,确认清优先级,就去拥抱一个全职的产品经理吧,你已经很好的完成了临时产品经理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