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文艺,要么死
旅行的乐趣在于逃离,暂时告别现生活的世界,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会因为景色的迤逦而流连忘返,或者是置身于其中身心的快感。之所以要说快感,因为那种愉悦无法持续,踏上归程回归到你原来的生活,一切还得照旧,你每天工作10个小时每天累的跟狗一样每天像孙子一样的活着,对不起,回来之后你还是孙子。更有甚者旅行给某些人带来的只有到一个地方啪啪啪的照一堆的照片发到各种平台上向他人炫耀以得到自身的虚荣与满足。其心态就像孙猴子在如来的手指底下撒上一泡尿并写上到此一游一样的滑稽。
大隐隐于市,心中有恬静,处处都是竹林。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想要安静下来,真的是件很难的事情。我们看各类选秀,看一个人如何从一文不名到声名鹊起。我们看相亲节目,像榨干最后的一滴油水一样妄图从里面找到爱情的存在,并且在一些所谓的坚持里面感动的一塌糊涂。我们看几个明星如何带着儿女去各地旅行,完成一些任务并美其名曰成长。我们都像猴子一样被媒体耍的团团转,某某劈腿某某离婚某某招妓,我想说这些跟我们有毛线的关系。
【天雨花】中讲到,我思女子之中若通些文艺,必定脱俗。文艺不一定非要有多好的文笔写多美的文章,它是一种生活态度,坐在星巴克听着钢琴曲那不叫文艺,文艺的人即使身处陋室口饮黄连,也能在这当中品到诗意。君不见刘禹锡陋室铭中讲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为何虽然身处陋室扔能得到莫大的满足,道理简单,惟吾德馨。古人把德看的比生命还重要,这是一种文艺,不像现在某些人嘴上谈论着梵高莫奈,转身一口痰吐到大街上,这种人只能让人恶心。
如果旅行带来的只是一时的快感,读书则能散发出源源不断的光辉,我读陶渊明,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膝,说彼平生。翩翩飞鸟,息我庭柯。敛翮闲止,好声相和。一句好声相和感觉世界是如此的美妙,仿佛所有人都微笑的朝你走来,没有争吵猜忌,更没有战争贫穷,每每心情好时就会想到这句好声相和,越发的觉得世界美好。邀三五好友喝酒,喝到酣处,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顿觉人生之豪迈,好像今生今世的存在与意义都单单的为了这杯酒。心情不佳时喝酒,越喝越是孤独,欲把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这种孤独感与周遭的环境无关,越是热闹繁华,越是觉得人生之悲凉。想起某个友人回忆某个片段,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道尽了当中回不去的沧海桑田。酒酣必醉,这时最见不得没酒,只想把儿子呼将出来,五花马千金裘拿去换美酒。
说到读书不得不谈下【红楼梦】,虽然高中课本上就有,但当时只是当做课文去读,可恨中国的语文教育,糟蹋了这么多的好文章,当时但凡是书本上的东西都十分的厌恶,让语文老师再给你庖丁解牛的讲一遍,更加的索然无味。导致之后好多年再读到当时课本上的文章都惊的目瞪口呆,这么好的文章怎么就没印象。更甚像【项脊轩志】这类要求背诵的古文现在读来体会到其中的妙处,却仍旧印象全无。直到大学时才把【红楼梦】全本读了遍,自然也包括备受争议的后四十回,应该怎样描述第一次看的感受,像一个虔诚的基督教教众在精神荒芜中读到圣经般的心情,自己的梦想理想向往渴望总之一股脑的全部在里面得以实现。我读无风仍默默,不语亦萧萧。我读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有个朋友据说把红楼看了不下七遍,这个朋友就是那时认识的,那年发生了太多对之后影响深远的事情,遇见了那个让我为之在以后的七八年里不能释怀的小美女,那年她生日我送的礼物便是一本红楼梦。越是珍贵的东西越是不能同人分享,但当时就是单单的想让她也体会到其中的另一个宏大浩瀚的世界。有一天我会在店里的正前方挂上一个横轴,就写上主雅客来勤。我知道那些散发着相同气息有着同种律动的人看见它就会像看到自家门牌一样的亲切。
书必须常读,若有几天不读便觉面目可憎,字也要常写,虽不至于在写字前沐浴焚香,但一定要有一颗静下来的心。这样虽外界繁华喧嚣皆与我无关,体会那份难得的心境。人越长大成熟越离那个最初的自己渐行渐远,还好还没远到回忆不起来的距离,我们在这个世界卑微碌碌的活着,我们顶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为生计奔波前行,我们变得庸俗不堪,变得满脸的铜臭味,我们一无所有,我们不想就这样的碌碌下去,我们渴求改变,我们又害怕改变,我们过惯了这种生活就不再考虑其他的活法,我们旅行暂时的让自己做下稍微的调整,旅行回来一切照旧。你说世间很悲凉,悲凉到每天忙碌到没有时间看一看自己的灵魂。于是我们回忆泛滥,于是我们借助于其他介质帮助我们回忆,于是我们在回忆中泣不成声。人之所以烦恼就是因为记性太好,东邪西毒里面的台词,那是一部文艺泛滥的片子,你能在里面找到一切你想要的。
以前若有人说我文艺,我保准会反抗,因为贴上文艺的标签就等同于被人骂铅笔一样,现在想想何惧外界干扰,我就是文艺,要么文艺要么死。午觉后的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