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做什么,可在5年后受益匪浅?

2023-07-02  本文已影响0人  LY遇见小媛

学生时代的日子,总是让人怀念。

有青春正好的热情,有年少藏匿的忧伤,还有执于一念的遗憾……

往昔种种,再次回忆,像是打开了尘封的八音盒,旋律响起余音未散。

01 “20岁时,能力配不上野心的备考生活

20,身边挤满了考证、考研的同龄人。

开始思考:要不要像大家一样,加入考研大军?

似在问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努力,事实却是找不到方向的妥协。

即便有老师告诉我们:

“市场营销的学生,如果想从事本专业工作,最重要的是实践,而不是过于依赖理论知识。”

但我还是随大流,考研大军

那段日子,我在学校外面租房子,买了复习资料,就算是进入备考状态。

当时打算考“工商管理”,逃不开数学这门科目,实为痛苦

每天花一半时间在数学上,但“莱布尼茨公式、洛必达法则、罗尔定理”这些必考知识,就像碎片闪过我的脑海,无法拼接完整。

偶尔会半夜感慨,发条朋友圈:

又是被数学打败的一天,在熬夜做题,但题好像在嘲笑我像个“大傻子”。

两年学习的公共课,几个月又怎能“恶补”起来呢?

即便身边有朋友,给我制定了一张备考复习表也不过是打完“鸡血”管三天遇到考研真题依然会败下阵来

最后只能喊着“重在参与”的口号报了名,却又在研究生考试那天临阵脱逃

想想突然觉得,我也有过“向上深造”的念头,可能力配不上野心,只能向现实妥协。

有时,得不到就放弃,换个赛道或许更适合自己。

20岁那年,我没能用考研改变生活,但我依然在按照喜欢的方式过好每一天

02 “20岁时,我不敢对暗恋的人说‘喜欢’”

有人说,大学不只有学习,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才不会留遗憾。

可爱情,又是什么呢?

18岁时,我们可以为了和喜欢的人当同桌,拼命学习追上对方的步伐;

19岁时,我们能为了和喜欢的人在同一个城市,义无反顾地奔向对方。

但,20岁的我们,会有勇气为爱迈出第一步吗?

于我而言,自己做不了那个大胆的人,只能像一个“胆小鬼”,小心翼翼守护着那份暗恋。

20岁时,我在文学系的报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名叫《我在秋里,等风,也等你》。

当学妹拿着报纸告诉我时,她欢喜雀跃的表情,带着祝贺,眼睛里闪着好奇,更似想要探明写这篇文章的用意:

“学姐,你这篇散文,带着些许隐忍哦!可以展开说说吗?”

我有些犹豫,觉得不可能的感情,不必言说,可又心存一丝幻想将这份爱意分享给除了“他”的任何一个人。

因此,我把“暗恋”的故事,讲给了第一个听众

我和他,不在同一个专业,认识于上公共课的大教室。

他数学成绩好,但我不行。有一次,他坐在我前面,我鼓起勇气问他听懂了没,他点点头。

我就向他借了课堂笔记。

拿到笔记后,第一眼觉得他写的字很好看,比我那歪七竖八的草书好看多了。

那是我第一次对某个男生有好感,加上联系方式后,就一直关注对方的社交动态,没去打扰。

后来做出表示是什么时候呢?过程挺曲折的。

那年碰上做手术,返校后有点患得患失,害怕自己某天发生意外,再也无法表明心意,便选择给他送个杯子。

我依然没勇气站到他面前,只是找他同学,转交给他,还嘱咐道不要是我送的,只说哪个班的女生就行

可最后杯子被退回来了我哭了,也许没可能了。”

说完,我也放下了。

学妹不解地问:“那他知道是你送的吗?”

“我不知道。”

这四个字,可能是最后的期待,答案与否早已不重要。

我只记得,20岁那年,没有勇气说出的话,以后也不会了。因为,光是“喜欢你”,远远不够。

03 “20岁时,我不敢不努力了”

生活在继续,我也愈发成熟。

去长发,便是代表和之前的遗憾告别。

如果说,生活失意的部分让人枷锁,那我希望用梦想弥补对自己的亏欠。

20岁时,遇上一位老师,带我进入了自媒体行业,我开始接触“内容营销”。

正好与本科专业契合,我毫不犹豫踏上了新的跑道。

彼时,有数据统计:高校毕业人数达834万,其中,本科毕业生占比51.86%,硕士毕业生占比36.77%,普通高校中、专科毕业生占比11.37%

同龄人之间的竞争,用可视化的数据呈现,我才发现:

当下的自己,除了努力别无选择。

很多不被人理解的事情,可能一时看不到结果,但若专注过程,总能得到成长。

在自媒体导师的指导下,开通了不同自媒体平台的账号。

起初,收益几乎为零,到后来的几百上千,粉丝也从几十个,快速涨到十多万。

自媒体收益,加上兼职工资,每个月的收入足以支撑我做很多事:考证、娱乐、技能提升。

一点一点进步,让我在大好的时代,褪去了曾经的稚气,拥有了一份职业规划。

或许,那时的我,不够成熟,不够稳重,但历经失败后,也能在跌跌撞撞中寻得光亮。

坦然接受生活的不完美,努力活成想要的模样,是20岁的自己,学会的第一件事。

如此,也不负青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