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简友广场心理

老袁

2023-09-25  本文已影响0人  大海波涛001

在中医院的西北角处,街东有几间沿街门面,在南北和东西路的连接处,有一15平米大小的门面房,面积虽然小,但卖的东西口味独特,顾客络绎不绝。

店主姓袁,看上去不到50岁,平头很精神,说起话来和蔼可亲,他刚开始是卖绝味鸭脖,加盟别人的店,去掉加盟费加上租金几乎挣不了多少钱,虽然看起来每天的人流量很大,老袁刚开始把价格定得很高,降下来之后就再也涨不上去了。

房租还有半年到期,他就开始盘算着再干些其它的。

四川的麻辣烫,还有给别人学的做油饼,这些老袁都尝试过,两个月之后自己盘点一下,还是挣不了几个钱。

他又舍不得这个店面。

他当初租这家店的时候,可是费了好大周折,这家店的上一家主人,是个卖水果的女人,因为生二胎家里忙不过来,把店关了两三个月,后来她老公又在其它的地方找了一家更大的店面。

这家小店老袁关注了近20多天,后来干脆多出些钱把这家水果店盘下。

老袁主要看准了这个地方的人流量,西边是医院,南边离学校也不远,北边是小区,位置绝佳。

没有多少生意经验的老袁,他只看到了人流量,并没有计算出他做生意的成本,所以忙来忙去并不挣钱。

做生意的人都讲究精打细算,老袁只要一闲下来,他就琢磨着怎样把自己的生意更加红火起来,把成本降低一些,把价钱再抬高一些,有了利润这店才能生存下去。

老袁的店每天8:30开门,还没有开门之前,一些卖蔬菜、鸡蛋的老人已经把自己的小摊支好了,这些老人大多是自家地里种的菜吃不完拿来换些零钱花,自己养一些家禽,下的蛋吃不完拿出来卖了总比在家里放坏的好。

老袁羡慕这些人,他们没有租金,也没有大的压力,卖多少除去成本几乎就收入多少,可他不一样,开门就要有上百元的费用等着他,想想这些,他就觉得压力挺大。

开这家店,他也不是没有收获。

他与在这里经常卖菜的常大爷混的挺熟,常大爷也不把他当外人,给他掏心窝子支了几招,比如说,你换一下的内容,什么挣钱卖什么。

还有就是不能光店面销售,还要想个办法,谈一两个大客户,或者有几个固定客户也行,那样的话,你店里的收入就有保障了。

老袁权衡再三,决定卖包子和稀饭,牛肉包一元一个,熬好的稀饭用塑料杯封好两元一杯,由于店面小,几乎坐不了多少人,所以他主打外卖,只要包子的口味好,应该是不愁没人买。

说干就干老袁两天的时间就制备齐了店内蒸包子用的一切器具,包子几乎很多人都会蒸,但是要把馅儿调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现在的人温饱都不成问题,大家吃的就是一个口味,如果口味上不去,那么这家包子店,也没有多大的生存空间。

原来常大爷的儿子在北京开包子铺,这些他并没有告诉老袁,他还去儿子的店里帮过忙呢,要不怎么说他对蒸包子既感兴趣又很熟悉。

在常大爷的略微指导一二,老袁很快学会了和面、调料馅、熬稀饭。

在调料的过程当中,老袁无论如何也去不掉牛肉的腥味,这确实把他难住了,蒸了几笼包子之后,总觉得不满意。

请教了多少亲朋好友,仍然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有一天常大爷卖完菜之后,从他店里买了两个包子,早晨没吃饭,饿坏了。搁平时他舍不得花两块钱买俩包子,今天的菜一是卖的快,二是价钱比昨天也提高了一些,他心情高兴。

常大爷尝了一口,感觉到味道不对,皱了一下眉头,老袁看到这时急忙上前询问常大爷,难道包子口味不行吗?

常大爷先是点了点头,接着微微的摇了摇头,你的包子的肉馅是上乘的,但是佐料没有配好,所以吃起来口感不佳。  常大爷没有把他当外人,他让老袁拿出纸和笔,哗哗哗在上写了一行字,照着这个配方去配就行了。没想到常大爷竟然把他掌握的包子的配料表给了老袁。

生意的火爆,出乎老袁和常大爷的意料,队伍排的很长。

两个月之后老袁嫌常大爷在自己的门前卖菜有些碍事,找个理由便不让他在那里卖菜了。

老袁开的秘方里面要求的酱油和料酒都是某个品牌的,老袁后来生意红火之后,便想办法换成其它牌子的,这一换不当紧味道起了变化,爱买包子的人少了,他又想到了常大爷,但是常大爷现在不卖菜了,去哪里找他?没留地址和电话,当然找不到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