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减负要从孩子的书包瘦身开始(下)
文丨黄铭峰
主要研究领域:钱学森教育“世纪之问”的研究与探索,中外教育智库运营模式、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青少年生涯发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划、职业规划等。
通识智库结合前文记者采访的报告内容所总结的几点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设性意见仅供参考:
一、孩子书包“瘦身计划”首先应该从书包自身减重做起
1、书包的材料及制造工艺水平
从世界范围来看,学生的书包无论从产品设计、材料选择、制造工艺及功能设置方面,最好的首推日本的学生书包。
我们就以日本书包作为对比,作为中国学生书包未来的设计制造参考标准。
日本的学生书包,其特点是:用料考究(特殊的人造皮)、注重安全性(内置GPS定位系统、安全防护钢板、溺水地震防护、表面反光材料)、制造工艺复杂(将近300多道工序)、价格较高(3000-5000元/个)、质量高(使用时间久,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用到毕业,6年保质期。)、金属件使用合理(搭扣采用铝制件,坚固但价格高)、式样比较单一(男生黑色,女生红色、双肩背、造型朴素)等。
相比较而言,中国学生的书包最大的优势是:便宜。
有些便宜的书包只有几十元到一百多元。
虽然可选的式样很多,但无论从材料、工艺、质量、安全性上来说,都无法与日本学生书包相比。
通识智库建议:和日本学生书包设计的思路主要考虑到学生安全性的观念不同(日本多河湖和地震),中国学生书包的设计思路主要需要考虑到如何减重的问题。
国家需要考虑到书包的经济性和耐用性的高度结合,这样可以把中日学生书包两者之间的优点相结合,又能规避两者之间的不足。
比如,中国要放弃日本书包过于讲究材料和安全性的追求,可以考虑用类似于人造皮的耐用防磨轻质新材料,在不过多增加成本的情况下考虑学生安全的功能组件(如保留GPS定位功能,去掉不实用的防溺水、防震及表面反光材料、防护钢板和铝制件,用高强度塑料件替代等)。
这样能减少工艺流程,节约生产成本(控制在300-500元/个),并且可以连续使用多年,这比较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
中国的学生群体人数众多,国家有必要推出具有几款自主知识产权的学生专用型书包,扶持一些新型的专业学生书包生产厂家,通过大批量订单和工艺质量全程监督的方式,进一步压低成本,让更多的学生用上新型书包。
2、书包是否符合人体工学与工业设计要求
很明显,日本的学生书包的工业设计理念值得中国厂家借鉴。从书包的背部受力面来看,其设计能紧贴背部脊柱曲线,不至于过于松垮而增加负重力,符合人体工学要求。
除了借鉴以上的设计思路之外,通识智库认为还可以拓展思路,创新地做出一些更加符合中国学生的设计。
如考虑到书包的耐用性,可以适合各个年级的使用需要。在书包的两侧可仿造野外登山包的样式,从书包的双侧面和上下方做一些可伸缩式的设计,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更多的储存空间。
甚至,可以借鉴飞机为了增加航程的目的而携带副油箱的思路,设计出外挂式小包,作为绑在腰前的配套小包,里面可以放铅笔盒、练习本和教学工具之类的杂物,起到前后分散书包重量的作用。
通识智库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有成立学生书包的工业设计评估部门,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每隔几年就开展一次针对学生书包的工业设计大赛,并向社会公众公布书包的各项技术指标、工艺参数及指导价格。
通过社会投票的方式选出几种规格和价格的书包设计款式,并申请国家专利。
通过国家订货的方式下发到定点企业生产,在“零库存”的前提下利用大数据和电商的方式直接发货。
3、书包的结构设计与内部空间设计
日本学生书包虽然有很多优点,其不足之处也有不少。据一些中国家长购买使用的情况反馈,主要有以下的一些不符合中国国情的缺点,如书包的形状固定,材质比较硬无法按压,很难塞进中国学校的书桌里。
书包外部看上去很大,很多是用于防护设计的需要(如增加了防护钢板,材质厚增加了重量)但内容量小,不适合中国学生的课本的放置量。
所以,针对这些不足,中国的学生书包设计要考虑到材料的柔软程度,以适应不同大小的课桌内部空间。
采用外形大、轻薄、耐磨损、可微折、仿皮或无纺布轻质材料,书包内部可做成上下双层设计,进一步增加书包的内部储存空间。
另外,在肩带的部位,肩带质量必须要好,松紧合度。可以采用弹性的加厚、加宽、加衬垫的设计,紧贴后背以保护学生的肩部紧贴不被磨坏。
在胸前部分,可以增加类似登山包的样式,在前胸位置,增加前面两个肩带之间的横向可调节胸带,用前胸支撑的力量分担一部分书包的重量。
在书包的下方部位,可以采用缓坠支撑,用上腰部力量支撑书包下坠的重量。
4、书包的耐用性与通用性
日本学生书包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耐用性较强,可以使用较长的时间。
这是和他们的制造工艺水平有关(涉及到300多道工艺程序),但因此书包的质量好,价格也高,但由于使用时间较长,相对来说性价比还不错。
相比较而言,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学生书包的价格不宜过高,要在考虑到兼顾耐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想办法降低生产成本。
至于如何能做到质量和经济性的最佳匹配性,通识智库的建议是:给书包装一个可随意拆卸的“袖套”。
这个思路来源于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当时中国比较困难的时期,周总理经常要伏案工作,他中山装的袖口和肘部经常会磨坏。
为了保护仅有的几件用于外交场合而定做的制服,周总理就让工作人员为他做了两副袖套。
因为有了袖套的保护,他的中山装就不会因为长期的伏案批改报告而磨坏袖口和肘部。
由这个“袖套”而带给我们的思路,为什么不能把学生书包做成可拆卸的模块呢?
比如把书包分解成不同的模块,如肩带部分、内衬部分、外层部分、零件部分等四个模块。
可以采用标准化、定制化、型号化生产的方式,由不同生产厂商分类生产。
特别是书包的内衬和外层部分,最好要有特殊的防磨和防刺穿涂层。
如果书包的内衬或外层部分磨损,肩带和零部件顺坏,都可以及时更换,这样既延长了书包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增强了通用性。
二、课本减重是关键点
说明:如果一个电梯要在不增加人数的情况下减少载重量,唯一可以考虑的是要选择矮小、偏瘦的人。同样的道理,学生书包的教材在数量上无法减少,那么通过缩小教材的体积,也可以达到书包减重的目的。
1、教材要体现出短、轻薄的理念,以不影响教学质量为前提。
所谓的书本要“短”,指的是教材的版面要缩小,教材版面缩小意味着体积同时减少。
目前小学课本都是32K大开本,连小学一、二年级都是如此。30年以前小学课本基本上是以16K小开本为主,和作业本大小相仿。
这样主要科目的课本缩小也意味着书包的外形可以做小,不存在书包过重的问题。
通识智库建议:把大版面的课本改成中等版面的课本,直接减重。在不影响学生阅读质量的前提下,书本里面的字体和图片跟着缩小,行距也可以缩小,这样可以有效节约纸张页数。
如果全国的小学基础性教材每本减少5张纸(10页内容),2017年全国小学生在校人数接近1亿,按语、数、英三门主课教材计算,仅全国小学主科目课本直接可以节约3亿张纸。
如果再加上辅课课本、各类教辅书、乃至初中和高中的课本一起瘦身,课本变小了,这就意味着可以节约大量的印刷费用,并把这部分经费用于最需要教育资源投入的边远贫困地区。
所谓的“轻薄”,是指纸张不选用厚度高,而是要选择轻薄型,这样可以达到书本瘦身的目的,印刷成本也比较低。中国在现阶段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教育经费虽然连年在增长,但是分摊到庞大的基础教育学生人数上平均数值仍低,在很多边远贫困地区依然存在着教育投入不足的情况。
通识智库建议:为了节约更多的教育资源用于中国广大的贫困地区,学生的教材的纸质质量不需要太好,只需要采用一般的纸张,能满足一学期基本的使用要求即可。这样可以大量减少整本书的重量,也不影响阅读体验。
为了保证教材质量,在不增加更多印刷成本的前提下,课本出厂前封面可以直接覆膜,减去额外塑料包书皮的分量,方便学生的使用。
当教材变得“短、轻薄”,自然而然书包中最需要减重的部分就可以达到“快速瘦身”的目的。既不影响教育质量,又环保经济,同时减少孩子肩上的负担,三全其美。
2、要合理删减课本中的图片,合理排版减少浪费空间
学生的教材主要以知识传播的功能为主,视觉美观是次要的。所以教材要突出内容,减少不必要的图片。通过对小学生教材的内容分析,我们发现有不少图片可以删减的空间。
通识智库建议:教材中有些用于分割文字部分的装饰性的图片,或者本身并无教育含义的图片可以采用彩色分割线替代。
有时一篇文章有2-3幅图片,是否可以考虑把一部分图片放到网络自学平台上,节省出更多的书本空间。
同时,结合书本的其他空间角落,国家的教材出版部门最好能配备专业的教材设计师团队,通过合理编排设计既做到实用美观,又能布局合理。
3、教材的再利用
每年学期结束之后,有大量使用过的教材被丢弃或当成废纸卖。虽然中国的教材价格并不高,但这样的浪费对于中国当前的教育环境下显然是不合适的。
通识智库建议:国家要在教育系统和学校内部倡议教材回收利用政策,学期结束后学校鼓励一部分学生捐献成色较新、内部无破损缺页、笔迹工整的教材,然后把这部分各年级的教材整理打包后,捐赠给国家相关教材回收部门用于对口支援边远贫困地区的学校。
如因新学期教材内容改动,这部分内容可以专门印刷简易增补页附书一起赠送,或在有网络条件的地区直接把增补内容放在国家性的教育官方网站上下载。
三、课本减重完成后,为课本以外的物品寻找寄居点
在以上书包和教材减重的工作完成之后,接下来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减少辅助学习用品的问题。
在学生的书包中,辅助学习用品所占用的空间也比较多,如果能给这些物品寻找到合适的摆放空间,也有利于学生书包“减负”的目的。
在对学生书包的辅助学习用品的观察中发现,这类物品数量也比较多,学校没有安置的空间,需要每天携带直接造成了书包重量无法减少。
通识智库建议:
1、老师应该允许孩子把一部分暂时不用的学习用品放置在课桌内,大部分的辅助学习工具如字典、铅笔盒、卷笔刀、跳绳等用学习用品学校和家庭各放一套,这样就不需要每天带着。
在课桌下方可以增加一块活动案板,下课放学后可以把案板放下,摆放字典、体育用具等大件学习物品。上课时可以把案板收起,不至于影响脚部活动空间。
2、老师要培养并鼓励孩子自己洗碗的动手能力,要做好相关的课程培训工作。
考虑到小学一、二年级的安全性(要接触到热水)和卫生(洗不干净,特别是夏天容易滋生细菌),不建议自己动手洗碗之外,小学三年级以上都要学会自己洗碗。
学校要有配置足够的洗碗池空间,课桌内可以允许收纳饭碗。这样就不至于每天把吃过的饭碗带回家洗,第二天又要背着到学校。水杯也可以放在学校课桌的固定位置,但要保证每天都清洗。
3、除了主课教材每天必带之外,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辅课的教材可以考虑备两套。
一套学生在家自用,一套是学校自备的公用教材,这些公用教材可以从每年学期结束后,从回收的教材中选取较新的教材,放置在固定的储藏柜中以供下一学期使用。
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教材使用管理由班级里每个科目的课代表负责。
除了每周固定的时间上课学生带上教材之外,如遇到临时调课或换课,学生没带教材可使用公用教材,两人合看一本。
在条件不好的地区,建议学生不备教材,学校自备一套共用教材,每次上课前由课代表配合辅课老师发放,下课后直接收上来放置在专用教材储物柜中。
以上的“书包瘦身”只是针对短期内书包减负的方案,只是一种在大的教育环境下自我调整的权宜之计。
虽能救一时之急,也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终究不是解决当下问题最好的方法。
通识智库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种渐进式的发展过程,有时会不免出现倒退现象,但只要社会在不停地发展,总体来说还是会向更好的方向上不断进步。
将来会不会有一天,学生的书包的平均重量在达到最高峰值后逐年下降,乃至有一天,学生不用再背着沉重的书包上学,书包在教育的历史上完成了重要的历史使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这是一个更大的社会进化和科技变革问题,这是一个可以努力的方向,需要做专门的研究讨论,以后通识智库会再接着论述相关的观念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