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读书古代文化

当你挤眉弄眼说这个词的时候,那些诗哭了

2016-12-15  本文已影响2051人  子聿
当你挤眉弄眼说这个词的时候,那些诗哭了

01.

一千两百五十四年前的九月十日,还不是教师节。哦不对,这应该是农历的九月初十,一个饱经沧桑的老者登上了安徽当涂的龙山,他已经连续两天来到这里了。唐宋年间,九月初十被称为“小重阳”,所以前一天他来登高宴饮,今日又来喝酒赏菊。“采菊”是重阳节的重头戏,这位老者手中端着酒杯,极目远眺,看见漫山遍野的菊花已被摧残不堪,不禁苦吟到: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刚刚登高完毕,今朝又来举起酒杯,菊花为何要受这样的苦,竟遭到两个重阳节的采撷?这菊花不正是他吗?一生两次入长安,却都遭到了政治上的重创,赐金放还,流放夜郎。冥冥中,他与菊花物中有我,我中有物。这个人,就是李白。

不知道如果在今天,李白还敢不敢以菊花自拟。

02.

“江州司马青衫湿”的白居易,也曾在仕途上颠沛流离。那一年深秋的清晨,新霜轻轻地附着在头顶的青瓦上,昨日娇艳无比的芭蕉与风荷都已耐不住严寒,或折断,或歪斜。唯有东篱旁的菊花,在寒冷中依然傲立,金粟般耀眼的花蕊让这个清晨多了一缕幽香,让这个深秋多了一份灿烂。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咏菊》

白居易借菊花耐寒的精神,以及隽逸清香的品格,自况言志。换作今天,他大概也没这个勇气。

03.

元稹是白居易的好朋友,莫逆之交。对于菊花,他也喜欢得不得了。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

——《菊花》

东晋陶渊明因一句“采菊东篱下”成了“菊花全国后援会”的会长,以致后代的爱菊之人都要尊一尊陶老。元稹就是这样的。一丛丛秋菊围绕着屋舍好像到了陶渊明的家,我也像我的偶像那样围绕东篱观赏菊花。说真的,并不是我在群芳当中只喜欢菊花,只是在这深秋季节,菊花落后,便再也无花可赏了。

诗人口口声声说他并不是独爱菊花,可一句“此花开尽更无花”就流露出太多他对菊花的赞美和喜爱。元大诗人,如果你这首诗作在今天,大家会说你口味太重的。

04.

还有郁闷了一辈子的李商隐,他也咏菊。但他咏菊不是像陶渊明那样向往田园,而是渴望被采撷。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菊》

这是一个故事。公元839年的时候,李商隐考取功名,官拜秘书省校书郎。可仅仅过了几个月,他就莫名地被贬了官。在地方为任不久,又因为把死囚判为活罪触怒了长官,再遭罢官。幸好有一位老朋友出手相救,这才保住了职位。可李商隐对自己屈居县丞一事,总是不痛快。第二年,他岳父入朝为官,李商隐便告假入京,以求援引。这首诗便作于他人生的这个阶段。

幽暗的淡紫,明媚的金黄,它们既有陶渊明东篱边的色彩,又有罗含院子里的幽香。菊花不惧寒露的侵袭,却害怕夕阳的来临,愿早日被人采撷,浸在金制的鹦鹉杯中,来到富丽的厅堂之上。

李商隐也把自己比作一枝菊花,渴望被重用。

05.

不能落下李清照,她太多次吟咏过菊花,最有名的是哪一首。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公元1101年,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赵明诚。婚后两人幸福甜蜜,可好日子过了不久,赵明诚便“负笈远游”。寂寞深闺之中,又值重阳佳节,李清照黯然神伤。也仿着当年陶渊明的样子来到东篱欣赏菊花,可她看到的,是自己比这深秋的菊花还要消瘦。李清照填了这首词,便寄给了远方的老公。赵明诚读罢,一感李清照的柔情伤怀,二感自己妻子的才情是如此高不可及,遂决定回词一首。赵明诚闭门谢客三天,填词五十首,加上李清照的这一首,一共五十一首词交到一位老朋友的手中,让老友选一首最佳的。老友细读三日,乱发乌目来找赵明诚,说有一首词令他回味无穷,便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的才情里,有菊花的一份功劳。这个故事如果发生在今天,不知道要被人们传成什么样子。

还有郑思肖,还有唐伯虎,还有黄巢,还有许多许多诗人,他们都写过菊花,如今,不知道他们是否在天国里哭泣。我最想穿越的时候,就是每当我听到有人挤眉弄眼地说“菊花”这个词的时候,我想穿越回那个菊花还是菊花的年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