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哲思

好像忽然理解了什么是“不执着”

2021-03-01  本文已影响0人  9峰言峰语

《西游记》小的时候就特别爱看,现在也让自己的小孩特别的爱看。在陪她看《西游记》过程中,好像忽然对“不执着”有了一点理解。

“不执着”与“执着”相对。世人往往执着,秉执念,所以不得超脱,甚是苦恼。于是佛教提出“不执着”,勿执执念,方能得本相,得超脱。

从执着来看何为不执着,《西游记》中的两个片段可以窥见一斑。

第一个就是“三打白骨精”片段。

当年甚是不解,为什么悟空明明看出了是妖怪所化,三番几次救得唐僧免遭毒手,却被唐僧念紧箍咒,还被赶走。为悟空鸣不平,责怪唐僧不听人良言。

这番观看才突然明白,唐僧念其紧箍咒、将其赶走也不全然是错的,反而悟空也有问题。

悟空的问题是什么呢?

问题就是太执着于“我”看出来那是妖怪所化,是因为“我”有火眼金睛。关键的问题是唐僧看见的是人呀!

悟空看到的是实相,难道唐僧看到的就不是实相吗?

如果只是一味执着于自己看见的就是实相,掌握的就是真理,就可以采取理所当然的行动,那么置其他人于何境地呢?

第二个就是唐僧被黄眉老怪所抓。

唐僧看见“小雷音寺”就要进去朝拜,因为他的信念就是见佛就拜。这个时候唐僧也有了执念,就是看见佛就拜,而不管这是不是真的佛,是不是好的佛。

虽然这个时候悟空提醒师父,这“小雷音寺”不对劲,根据自身经验判断,应该是妖怪所化。但是唐僧根本不听他的。

此时,悟空也不恼怒,倒是破除了执念,并不因为自己发现了问题就一意孤行,而是提醒、建议师父。

拦不住唐僧,进去朝拜,果然是妖怪所化,并被妖怪抓住,受了一番苦头,唐僧这才意识到自己也被执念所误,如之前的悟空一样。

有时候所见并非实相,也有可能是假象。所以也不要执着于事物的表象,而被迷惑。

通过这样两个片段一看,原来我们真的很容易陷入自己的执念之中,就是通常所说的就觉得自己是对的,而别人好像是不对的。

其实,生活世界当中很多事情并不是完全由对错来决定的。不管执着于对,还是执着于错,都会让我们陷入一定的偏见之中,进而生烦恼,不得通透、圆润,以至于身心不安。

所以,“不执着”好像也是修行的过程与结果,更是一种人生状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