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一名厨子一样来学习
对于接纳知识的各种途径可以类比于食物的摄取方法。
听——自助餐。噼里啪啦一股脑的扔给你,只要语言逻辑上没问题,所要传达的东西都能准确无误的到目的地——受众脑子里。为什么说像自助餐呢?从一个讲授者的角度来看能更加理解这个概念,你们有没有发现自己在传达一个观点的时候很少能非常顺畅的跟标准课本里解释的一样,都是一点一点来拼凑,慢慢把脑子里关于这块的东西扔给你,当然,因人而异也要分品质的优良,好点的自助餐价钱贵,东西品种多,能遇到你自己喜欢的食物的几率就大,这样你吃饱的过程变短了,也更加愉快。对于知识的接纳也一样,为什么要有名师之分,子曾经不是也说过吗——因材施教才是好老师。一个好的知识传达者会因人而异的制定方案来把知识用最有效率最轻松的方式放到你的脑子里,所以讲师的优劣之分也只是在传达过程的方式不同而已。
读——一盘一盘的正餐。为什么没有具体的概括“读”到底属于哪一类菜系呢?我觉得这跟上面的“听”一样,也是优劣品种之分,由于天朝文化的博大精深,光中餐的菜系都数不过来。川菜的辣麻的你欲罢不能,身体想停下来嘴里却不答应;湘菜的辣来的那么直接,一就是一,不跟你拐弯抹角;徽菜重,味重,色重,情味重;淮扬菜以精致闻名,江南水乡的那种温柔尔雅,不仅投射在江南美女的骨子里,连食物都带着气质;还有粤菜系闽菜系等等等等,要说完真的很难。擦干口水,回到正题,除了听老师讲以外最重要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就是阅读,而每一次阅读都是在品尝一桌的正餐,阅读的目的是得到知识,吃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在生理上不感到饥饿,在进餐的过程中心理上获得愉悦感,这两个概念其实本质都是一样。所以一本好书就跟一顿豪华大餐一样,不仅最终让你吃饱了,更重要的是你还很享受这个过程,吃完还不闹肚子最好了。而对于不同的知识就好比有不同的菜系一样,每个人的喜爱口味风格不一,有热爱法式大餐的,也有中意中餐的,只是目的地不变来的方式不一而已。伟大的要数这背后的烹饪者,大师的特质都是不慌不忙的,把你要的东西一点一点放到你的脑子里,那桌上一道一道的美食背后倾注的都是几十年积累的技艺的浓缩,那些细致的雕琢和对于火候的掌控等都了然于心。所以说,一本好书就如同一道美食,一个好的作者就好比一位大厨。
当我们来表达的时候,可以当做一顿自助餐来做,噼里啪啦的一点一点塞给他,你也可以精雕细琢的做一桌美食,一字一句的斟酌把想表达的放到文字里。而这些取决于你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能用文字表达肯定不只是你简单的搞懂,你得把脑子里东一块西一块的东西拿出来拼凑,最终拿出来的就是一个成品了,而通过对话来表达的方式是不需要直接呈现成品的,所以难度也就大大降低了。
所以说,知识的搬运工就好比厨子,一位会吃的吃客厨艺也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