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付费文章

中国古代车辆简史

2018-03-15  本文已影响87人  费蜡斋

2017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为“车”,作为老司机,怎么能错过这个题目?

1、滚,是一大发明

人类进化到直立行走,就开始得寸进尺,想走得更加轻松。

当然,最初还是出于搬运货物的考虑,于是发明了一种工具,叫“木棒”。

不要小看木棒,一个人可以挑,俩人可以抬,运输点东西实在方便多了。

俩人抬的还叫木棒,一个人挑的叫“扁担”。

很显然,把重物挑起来是对体力的考验,更省事儿的方式当然是直接拖拽。

问题是,不规则的重物怎么拖拽?于是人类发明了一个支架,把重物放上去。不管什么形状的东西,只要放在支架上拖拽支架,就可有完成位移。

这个支架,叫“橇”。

单看这个“橇”字,好多人会蒙圈一下下,但要说“雪橇”,是不是很快就开悟了?

古人做得“橇”当然没有这么精致,大家领会一下精神就行了。

话说尽管主要是在能滑雪的地方,这“橇”直到现在还使用,但这可谓“车”的老祖宗。

问题又来了,假如重物足够重,拖拽也会相当费力气。

于是,人类学会了“滚”。

就是在支架下面垫上几个圆木,再拖拽支架,圆木交换使用,重物就被轻松拖走了。

说起来很简单,但第一次发明“滚”的人,脑洞必须非常大开才行啊。

比较麻烦的是,交替使用滚木,短距离位移还勉强,实在很不适合长途跋涉。

假如圆木能固定在支架上,那岂不方便多了?

不知道有人尝试过没有,一旦固定起来,圆木就不能转动了,真是寸步难行。

什么也阻挡不了人类追求懒惰的动力,于是人类发明了“轴”。

把轴固定在支架上,把圆木凿孔用轴穿起来。嘿,这办法妙极了!

聪明人又发现,圆木越大行走的效率就越高。于是,圆木变成了“辁”。

“辁”是啥?其实就是一块圆木板,你可以理解为没有“辐条”的“轮”。

不管叫什么吧,反正人类滚起来是越来越轻松了。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以上这一切发生在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

2、较早的车的结构

夏商时期,薛地有个部落首领叫奚仲,担任“车正”一职,专门负责车辆制造,才把“辁”改为中空而有辐的“轮”。这个改造,大大降低了车的自重。

从那一刻起,车轮的模样直到现在再也没发生太大的变化。

轮所负载的支架也做了改进,为了方便前拉后推,支架前后都伸出一个长长的木棍。

这个支架发展到现在这个模样,已经忘记自己叫“橇”了,有了一个新名字,叫“车”。

车发展到现在,人类已经不再满足于用车只做货物的运输了,开始变成乘人的交通工具。货车、客车的概念渐渐区分开来,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也就此分野。

慢,前后都伸出长长的木棍是什么样子?

难道你没有见过“车”字么?

中间贯通的这根大木,叫“辀”。辀,其实就是辕。只不过古人比较讲究,单根的叫“辀”,两根才叫“辕”。

也就是说,车最初是单辕的。

单辕前后的横木叫“衡”,是方便多人推拉的。后来干脆去掉后面的“衡”,因为没有后面的“衡”也不影响推啊。

所以,甲骨文里“车”字有好多写法,其中一种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车的细节结构,可比文字复杂得多。并且每个部件都堂堂正正有自己的名字,大家读古文会经常遇见。

单以车轮为例,我们看,轮子中间贯穿车轴的圆孔叫“毂”,四周的圆框叫“辋”,一根一根连接辋和毂的叫“辐”,辐都向车毂集中,这就叫“辐辏”。

辐条有多少根?看《老子》:“三十辐,共一毂。”除了三十根的,还有三十六根的,其实也没个准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