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0.1697天:个人学习和现场学习的区别

2023-09-30  本文已影响0人  我的职业生涯

这段时间的学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心急。初学阶段还在打基本功的时候,就已经急于想知道后续的精进技能了:裘叔,怎么拆小说?裘叔,怎么拆电影?裘叔,怎么做拆书课?也就是所谓“还没学会走,就在想着跑”。虽说这种“速成”的心态,对于个人来说,并不是太好,不过,也算是有目标有想法吧,该鼓励还是要鼓励。

今天要探讨的问题是:“自我学习的便签法和引导现场学习的便签法,写法上有哪些差异?需要注意哪些侧重?”先来探讨第一个点。其实在训练营一开始的时候,教练就会和学员确认:你学习便签法,是打算用于自我学习,还是打算成为学习促进者?自我学习的便签法,从标题就能够知道,你所要面对的客户,就是“自己”。也就是对自己负责,所以在写自我学习的便签时:我不需要写的清清楚楚,详详细细,只要我自己能看懂就行;可以用关键词,可以用符号,可以用代码.……只要我能理解就足够;不需要详细的案例,只要一个标题,或是一句话,自己知道是什么事就行;3W1H3张便签,不存在的,我的学习我做主,用不用?用哪个?用多少?取决于我自己;举例,不存在的,自己明白就可以了,举什么例?

现场学习的便签法,所要面对的客户是谁?是现场参与学习的那些“学习者”。他们可能是拆书帮的会员,也可能是社会面的学习者,可能是职场小白,可能是学生,也可能是职场牛人,任何人都有可能。这种情况下,你想想,你需要去想些什么?这就好像你是一名电影导演,想要拍一部大家都喜欢看的电影,那么你需要怎么做?大家都喜欢什么类型或题材的电影?明确需求,大家感兴趣的书籍主题是什么。电影的剧情、故事是否能够打动观众?所选择片段能够解决的问题,是否能够引发学习者共鸣。把故事讲好。用故事和例子,替代概念、道理,少一点理论,多一点例子。将观众代入剧情。设计合适的互动,让学习者参与到学习中,自我反思,自我理解,自我学习。

一句话总结:要想拍出观众都喜欢的电影,就不能自嗨。自己一个人拍脑袋,觉得这个主题多么多么有价值,这个内容对学习者多么多么有帮助,最后搞出一个类似 《逐梦演艺圈》这样的东西。这不是我们要的,也不是学习者要的。所以,自我学习的便签法和现场学习的便签法,最大的区别,就是“目标客户”。多写多练多体会,打好基础,少点幻想。

本文来自裘叔,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